更多
2011-08-26
18 瀏覽
小時候,家人在和我在附近逛街之後,偶爾會帶我來這家始業於1963年的港式西餐廳吃個下午茶。當時自己年紀雖小,但對這間以「美而廉」為名的港式西餐廳印象十分深刻,覺得這間餐廳的名字可真是既簡潔,又易記,而且西餐也甚是滋味。到自己升上中學之後,有時候自己也會與同學來此吃個未必很美,尚算廉宜的午餐。轉眼多年,現在的我已經很久很久沒來光顧這間屹立不倒,但給自己留下不少難忘回憶的老店,每次路過,只覺得歲月雖在不經意間為它增加了風霜,除此以外,它似乎一切如舊,不過自己始終也未有再次光顧。直到這夜,自己又再獨個兒經過這裡,才終於再次幫襯,重拾舊日記憶,緬懷童年滋味。踏進這間歷史悠久,伴隨著自己成長的西餐廳,放眼望去,十年如一日的桌椅、陳設,仍像舊時一樣,一切彷如未變,變的是這裡老伙計的模樣,昔日的中年人,如今又已增添不少歲月的痕跡,成了真正的「老伙計」,歲月催人老,這話可是真的。這裡的生意是不錯的,幾乎所有卡座都有人佔據,當中應不乏已在此幫襯多年的老顧客吧!看看餐牌,這晚的A,B、C餐還不是跟往日的A,B、C餐大同小異,根本變化不大。呼喚其中一位老伙計替自己落單,老伙計雖已年紀不輕,下單可是夠勤快的,
說真的,這裡的餐湯與多士是一般典型港式茶餐廳的水準,「周打海鮮湯」味道偏鹹,所謂的海鮮無非是細碎得可以的魚肉和幾乎吃不出來的魷魚等,整個湯也過於稠身,幸好還未至於有未完全溶掉的忌廉在湯裡,總算不是太差。「蒜蓉多士」也不遑多讓,蒜蓉味不足,也不夠熱和脆,這兩道主菜前的頭盤可是夠自己失望的。 這天所揀的A餐,吃的是「煎豬扒火腿飯」。那被濃稠的醬汁覆蓋著的豬扒既大且厚,與既薄且細的火腿片相映成趣,加上大大碟的白飯與大量由黃粟米粒、紅蘿蔔粒、青豆等港式西餐廳經常可見的配菜,便成為一道雖未稱得上是十分美味,但卻一定連彪形大漢都可以吃得飽的港式碟頭西餐。 回憶也許總是美好的,特別是某些舊事舊物,即使未必能成為歷史遺產,也未必能成為眾人心裡的集體回憶,但在曾於某一時空中身處其中的人的心目中,即使昔日的印象和現時的光景難免會有一定的落差,童年的美味到了今時今日也許亦已變得稀鬆平常,但偶然探望一下久未光顧的「舊朋友」,重溫久未再嚐的滋味,撫今追昔,緬懷一番,不也是一件難能可貴的事嗎?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