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4-06-26
1144 瀏覽
香港有一種特別的生態, 就是新舊交融, 在舊的東西加添了新的意念, 在新的東西滲入昔日情懷, 正是這個小地方的可愛之處, 而羅麥記正正彰顯這種香港精神!翻開餐牌, 很多都是富有”香港精神”的食物, 懷舊中帶創新: 磚頭焗豬扒飯, 千層朱古力西多…總是讓人很有衝動去點去試, 結果點了一檯的食物:蝦多士 ($50/5件)有別於一般以方包切件製成, 油淋淋的蝦多士, 這裡的蝦多士是以熱狗包斜切, 釀上蝦膠再煎, 比一般的更清爽香脆, 而不會太過油膩! 愛美又愛吃的女士最適合不過! 蝦膠用上越南海蝦而製成, 蝦味不濃但夠爽口, 撒上白芝麻, 很香口! 想多吃一件, 仲有冇?蔥油撈丁 ($42)煮一丁麵都要有技巧! 這裡的一丁麵煮得剛剛好, 不會煮得太過火而糊作一團, 條條麵都是爽口具彈性!配料方面, 有雞扒, 雞翼和豬扒可供選擇, 雞排皮脆肉嫩, 豬扒香口鬆化, 蔥油很香濃惹味, 與雞排比較匹配, 還是喜歡配雞排多一點!羅麥汁牛河 ($60)羅麥汁就是店方秘製的瑞士汁, 瑞士汁眾所周知就是甜豉油. 羅麥汁鹹甜有致, 與牛河特別匹配, 店方特意把瑞士汁澆上河粉上, 吃前要把河粉與羅麥汁拌勻, 頗
有別於一般以方包切件製成, 油淋淋的蝦多士, 這裡的蝦多士是以熱狗包斜切, 釀上蝦膠再煎, 比一般的更清爽香脆, 而不會太過油膩! 愛美又愛吃的女士最適合不過! 蝦膠用上越南海蝦而製成, 蝦味不濃但夠爽口, 撒上白芝麻, 很香口! 想多吃一件, 仲有冇? 蔥油撈丁 ($42)
煮一丁麵都要有技巧! 這裡的一丁麵煮得剛剛好, 不會煮得太過火而糊作一團, 條條麵都是爽口具彈性!
配料方面, 有雞扒, 雞翼和豬扒可供選擇, 雞排皮脆肉嫩, 豬扒香口鬆化, 蔥油很香濃惹味, 與雞排比較匹配, 還是喜歡配雞排多一點! 羅麥汁牛河 ($60)
羅麥汁就是店方秘製的瑞士汁, 瑞士汁眾所周知就是甜豉油. 羅麥汁鹹甜有致, 與牛河特別匹配, 店方特意把瑞士汁澆上河粉上, 吃前要把河粉與羅麥汁拌勻, 頗有濕炒河的感覺, 有少少貌合神離之感. 個人還是喜歡愛吃乾炒的, 醬汁和河粉會比較融和. 希望店子可以改用乾炒的做法啊! 磚頭焗豬扒飯 ($75)
厚多士! 厚多士! 厚多士! 厚多士都不夠眼前這個厚吧! 把原條方包切成開兩截, 把中間的白麵包部分挖空. 釀入蛋炒飯, 置上茄汁及豬扒, 再放入焗爐. 製作過程殊不簡單, 進食過程亦都是殊不簡單, 要將多士圍牆推倒, 才可以瓦解入面的炒飯. 由於炒飯和麵包都是澱粉質極重的食物, 吃了一半已經要投降了, 建議約多幾位朋友共享.
炒飯炒得乾身但不夠蛋香, 茄汁酸甜適中, 豬排鬆化可口. 厚多士沾上茄汁, 感覺有趣創新, 但是多士被浸得韌韌的, 有點可惜.
磚頭焗咖哩芝士蝦球飯 ($85)
與磚頭焗豬扒飯是異曲同工的, 但餸料換上咖哩芝士蝦球, 咖哩香濃而不辣, 無論蘸點多士及炒飯都是最適合不過的. 蝦球大大的一顆, 很爽口, 絕不欺場. 麥Sir乳鴿仔($46)
想不到茶餐廳連乳鴿都可以嚐到! 乳鴿很大的一只, 咬落啖啖肉, 鴿肉肉質結實有彈性, 想必用上了靚鴿來製成! 乳鴿用上瑞士汁煮完再炸, 味道鹹甜適中, 與乳鴿的味道很配合! 海南雞
採用雞脾的位置, 啖啖肉, 肉質滑滑溜. 而且熟度剛剛好, 骨位不會有血水滲出. 很多餐廳的海南雞都是無骨的, 但這裡的海南雞是帶骨的, 怕吐骨的小妹還是有點嫌麻煩(哈哈!).奉上的醬料有薑茸, 辣醬, 黑豉油, 很有”新加坡的感覺”, 最愛甜甜帶黏稠的黑豉油, 與鹹香的雞肉很匹配! 雪花西多 ($28) 千層朱古力西多 ($28)
雪花西多是因西多上灑上糖霜而得名. 西多切成四四方方, 一口一件, 一口盡嚐每一個部分的味道. 外層金黃香脆, 內層柔軟可口, 而且炸得乾爽, 不會油溼溼. 中央塗了近期大熱的咖央醬, 富有陣陣椰香和鴨蛋香, 很香甜, 只嫌咖央醬塗得太少, 味道還未夠出眾. 千層朱古力西多是在西多裡面塗了兩層朱古力醬, 其手工已經誠意可嘉, 上面再灑上朱古力醬, 有三層的朱古力滋味. 朱古力醬香濃細滑, 很不錯! 紅豆冰粒粒奶茶 ($36)- 是紅豆冰與奶茶的混合體, 紅豆煮得糜爛軟腍, 精華全都落到奶茶裡去, 每一口都很甜美! 因為紅豆霸道的甜蜜, 奶茶味道”唔夠出”, 如果茶味濃一點會較好! 味道可以較為平衡. 說說環境吧! 踏入羅麥記, 那些既熟悉又陌生的東西映入眼簾, 公雞茶壺, 線面美顏粉, 雙囍火柴盒, 轉盤電話…, 每樣都很別緻, 這些手工藝術已經被機械化, 系統化的社會逐漸遺忘, 這些充滿人情味的東西, 現在顯得格外珍貴, 可愛! 這統統都是店主努力搜羅而來的, 讓我們好像去了一趟歷史博物館似的! 這種小規模的保育, 我們還是要多多支持!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