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27
10
等級4
2016-11-05 2371 瀏覽
前言:食過拉麵後不夠一個星期,還未寫完這篇食評,拉麵店已經搬遷至登龍街現址。登龍街的商廈除了是眾所周知的美食集中地之外,地舖則被越來越多的拉麵店所佔據,逐漸變成《拉麵格鬥場一條街》。既然舊店已經搬遷,這篇食評只好搬到新店來。阿媽話想食日式拉麵,「一聲令下,莫敢不從」,立即搵間人氣之選,當然不是港式日本料理的拉麵或「味X拉麵」之流。講起「味X」,想當年進駐香港,打正旗號宣傳為日本九州熊本市的著名拉麵店,並採用九州風味的馳名豚骨湯底,還要宣稱每日新鮮熬煮。當年在沒有其他選擇下,其門如市,之後分店越開越多。後來,被傳媒踢爆只是以濃縮湯底開水,再加上很多更高質素的日本拉麵店過江龍進軍香港市場,終於認識到什麼叫做真正高手;香港的「味X」也逐漸淪為快餐店級數拉麵。講番「媽打」指令,近兩三年實在太多日本拉麵店打入香港市場,每間都有其特色,食評也有彈有讃。在沒有絕對性優劣情況下,決定選擇一間位處旺區、但又離開核心地段的拉麵店,取其有點秘店的感覺;最終揀了「松壱家」。「松壱家」在現址開業接近三年,舖位前身也是拉麵店。門面裝修以鮮紅色為主調,很顯眼。以拉麵店來説,「松壱家」算是相當大了,有數量不少的四人枱
更多
前言:食過拉麵後不夠一個星期,還未寫完這篇食評,拉麵店已經搬遷至登龍街現址。登龍街的商廈除了是眾所周知的美食集中地之外,地舖則被越來越多的拉麵店所佔據,逐漸變成《拉麵格鬥場一條街》。既然舊店已經搬遷,這篇食評只好搬到新店來。

阿媽話想食日式拉麵,「一聲令下,莫敢不從」,立即搵間人氣之選,當然不是港式日本料理的拉麵或「味X拉麵」之流。講起「味X」,想當年進駐香港,打正旗號宣傳為日本九州熊本市的著名拉麵店,並採用九州風味的馳名豚骨湯底,還要宣稱每日新鮮熬煮。當年在沒有其他選擇下,其門如市,之後分店越開越多。後來,被傳媒踢爆只是以濃縮湯底開水,再加上很多更高質素的日本拉麵店過江龍進軍香港市場,終於認識到什麼叫做真正高手;香港的「味X」也逐漸淪為快餐店級數拉麵。

講番「媽打」指令,近兩三年實在太多日本拉麵店打入香港市場,每間都有其特色,食評也有彈有讃。在沒有絕對性優劣情況下,決定選擇一間位處旺區、但又離開核心地段的拉麵店,取其有點秘店的感覺;最終揀了「松壱家」「松壱家」在現址開業接近三年,舖位前身也是拉麵店。門面裝修以鮮紅色為主調,很顯眼。
62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以拉麵店來説,「松壱家」算是相當大了,有數量不少的四人枱,並不是預算中的細細間的拉麵店。可能因為店舖面積較大,需要一個大一點的廚房,所以也沒有開放式廚房,只有一個玻璃分隔的封閉式廚房。雖然可以隱約看到師傅在廚房內準備拉麵的過程,但卻沒有了師傅與客人之間的直接交流,總是好像欠缺了一些甚麼。
46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牆壁上的一張大海報介紹了「松壱家」日本分店的分佈情況,分店數量不算太多。其實,分店數量少一些更能有效控制拉麵質素,這也是為什麼在日本著名飲食網站 tabelog.com 排名前列的拉麵店全部都是獨立經營的個體店,這樣才能夠創製充滿個性的湯底及麵條,不用考慮市場因素。「松壱家」銳意發展成一個大型連鎖拉麵集團,所以,在日本的幾十間分店中,只有幾間是直營店,其餘都是加盟店。至於香港的舊店及搬遷後的店址,到底是加盟店抑或是直營店?
48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有別於香港其他的著名日本過江龍拉麵店,落單的方式並不是靠一張冇圖片的小紙張剔選,而是利用每個座位枱面上的墊枱紙,有新意!
301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墊枱紙同時作為一個簡單的餐牌,圖文並茂。落單方法就是利用餐廳提供的箱頭筆,直接在墊枱紙上剔選拉麵、小吃、追加單品等。「松壱家」也秉承了傳統日本拉麵店的堅持,沒有麵條麵質(硬 / 軟 / 普通)、湯底濃度(濃 / 淡 / 普通)、油膩度(濃 / 淡 / 普通)等等選項,幫襯的客人必須完完全全接受拉麵店的原創湯底味道及麵質。
123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125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拉麵的價錢一點也不便宜,索價 $86 至 $125。這也是香港其他的日本過江龍拉麵店的經營策略,計算兌換率,平均每碗拉麵要 ¥1,200,價錢肯定貴過日本當地。

特松醬油豬骨拉麵($118)材料包括調味雞蛋、菠菜、辣味白葱、筍乾、海苔、鵪鶉蛋及叉燒。「特松」代表加大,與普通版醬油豬骨拉麵($86)比較,多了幾片叉燒及幾片海苔、以及一整隻並沒有切開的調味雞蛋,麵條份量相同。
特松醬油豬骨拉麵
$118
29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每碗拉麵的精髓,首要條件在於湯底。豬骨湯味道濃厚、膠質重,但又未至於黏稠至糊著口腔舌頭的程度;湯底又加入了特選醬油,顏色呈淺啡,並帶有醬油醇香。若論日本拉麵湯底偏鹹的特色(以香港人的口味標準來說),「松壱家」的豬骨湯底已經算是清淡了,難得的是油份也不算高;總算是一般健康的拉麵。
24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調味雞蛋用另外一個小碟盛載,用筷子剖開兩半,蛋黃原來非常大個、蛋白又薄。雞蛋用醬油浸泡了一段時間,蛋白充分吸收醬油的味道及顏色,提升了原本淡而無味的雞蛋白;雞蛋黃又呈半流心狀態。調味蛋白連同充滿蛋香的雞蛋黃一齊咀嚼,相當不錯。如果蛋黃能夠生啲啲、再多啲流心,將會更佳。
21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那幾片放在湯碗邊緣的海苔,只有極少部份浸在豬骨湯內,因為需要黏在碗邊;海苔依然保持脆口,既可以凈食、又唔可以因應個人喜好浸一些豬骨湯以提升味道。日式叉燒肥瘦相間,因為多了脂肪夾雜在瘦肉之間,肉質非常軟滑。
7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除了最基本的豬骨湯底之外,日本每間拉麵店都會有自己的特製出品,「松壱家」就有終極雞湯拉麵($92)。 雖然「松壱家」本店在神奈川縣,卻選用了九州鹿兒島的地雞熬煮成濃湯,湯頭顏色奶白、帶有雞油的淡黃色。與豬骨湯底比較,膠質較少、濃稠度不算高,品道也較淡,以突出雞湯的鮮甜。
終極雞湯拉麵
$92
11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16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材料包括調味雞蛋(半隻)、白菜、青蔥、辣味白葱、炸洋葱末及叉燒。切開兩半的雞蛋,一眼見到大大個的蛋黃、蛋白夠薄,賣相吸引,只可惜蛋黃也是稍為過熟。
8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麵條粗幼度算是中等,有不少日本拉麵都有鹼水味去除不夠徹底的毛病。「松壱家」選用的麵條基本上只有極淡的殘餘鹼水味,絕對可以接受;麵條仍然保持彈牙,軟硬都算是適中。
17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國豬骨拉麵($92)所包括的材料與醬油豬骨拉麵基本相同,只是缺少了海苔,最大分別在於湯底。兩者都是以豬骨濃湯作為基礎,有別於醬油豬骨拉麵的特選醬油,國豬骨拉麵加入了黑芝麻油及特製辛辣醬料。兩種味道特別香濃的調味料進一步增加豬骨湯底味道的複雜性,更加刺激味蕾。為突顯拉麵的個性,特別選用紅色的湯碗,一睇就知味道特別刺激、也帶辛辣。

叉燒飯($33)睇相以為好大碗,但其實非常細碗,飯碗尺寸大約與一般中式粵菜酒樓的白飯飯碗一樣,而且米飯份量還要再少一些。由於細細碗,只需要四、五塊細叉燒已經可以鋪滿飯面,賣相相當震撼、好似好抵;但諗深一層,咁細碗飯,其實並不是真的很着數。與廣東叉燒飯最大分別是:第一,用日式叉燒;第二,用日本國產米。
叉燒飯
$33
16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叉燒與拉麵所採用的材料一樣,有別於廣東的蜜汁叉燒,日式叉燒表面一貫較乾,本來可以依靠拉麵湯底略增加濕潤,但叉燒飯卻沒有辦法了。咬落去,叉燒肉質依然軟腍、依然好味,也有脂肪的香滑,唯獨就是比較乾身,蘸一點拉麵湯底更加好食。
17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不知道什麼原因,印象中,無論是居酒屋或者日式拉麵店,餃子很多時候都是一客五隻。講真個句,差不多要 $40 五隻餃子一點也不便宜,香港的名牌雲吞麵店也不需要 $8一隻雲吞(還要是全蝦肉)。餃子皮煎得不夠香脆,但勝在夠薄皮;豬肉餡料沒有驚喜,肉汁也不算多。這碟餃子只是非常一般。
餃子
$38
15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結語:有前言,當然要要有結語。食評評分為舊店的用餐經驗,搬到新店後仍然未有機會一試出品,但以日本人的作風,只要是直營店(但如果是加盟店的話,還要是海外 ⋯⋯?),質素應該維持不變。但根據到現時為止僅有的兩篇 openrice 食評,新址的「松壱家」面積細了、出品款式好像也少了、特色的落單方法也好似沒有了,反而增加了麵條麵質、湯底濃度、油膩度的選項。希望只是暫時,到稍後時間新店一齊安頓妥當之後,會有所改善。
15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張貼
評分
味道
環境
服務
衛生
抵食
用餐日期
2016-10-10
用餐途徑
堂食
人均消費
$140 (午餐)
推介美食
特松醬油豬骨拉麵
$ 118
終極雞湯拉麵
$ 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