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7-11-06
857 瀏覽
近年來,走在香港某些小街小巷,會容易看到多了日式簡潔風的店面,它們大多都不起眼,快步走更加有機會略過而看不見。若果不是有朋友推介,我應該不會貿然走到這條小巷,去敲上被街泊汽車阻擋了的門面。慢慢地推開門,踏進這家朋友曾說過吃完飽足到「反艇」既日式小店,想起了一年前吃過OMASAKE,心情不其然又興奮起來。女店員是香港人,操流利日語和廣東話,擔任著重要的翻譯角色,指示我到吧檯前對著師傅的座位。眼前映入的竟然是我訂檯時候留的名字,而且是人手手工摺出的,有一種專屬且被重視既感覺。Omasake 按份量、價錢分成3款,初來報道還是從低食起好~ NAMI SET 內容算是合理,份量中規中矩,最重要是價錢都會按比例地便宜一點。看著師傅駕輕就熟地在我前面準備食材,頭盤毫不費勁就已經可以奉桌了。從左至右望去,前排是煎海帶蛋卷,三文魚明太子,松前漬,雜錦魚卷;後排是豚肉露筍卷,螢光魷魚,金山寺味噌配青瓜。最喜歡OMASAKE有不同款式,每樣一小件,可以試到的款比平時自己點餐多十幾倍。頭盤當中最愛三文魚明太子,其咸鮮既味道很想再來多幾口,其次是螢光魷魚,嫰滑爽脆配上惹味既煮汁,兩口又怎樣夠喉。Sashimi
慢慢地推開門,踏進這家朋友曾說過吃完飽足到「反艇」既日式小店,想起了一年前吃過OMASAKE,心情不其然又興奮起來。
女店員是香港人,操流利日語和廣東話,擔任著重要的翻譯角色,指示我到吧檯前對著師傅的座位。眼前映入的竟然是我訂檯時候留的名字,而且是人手手工摺出的,有一種專屬且被重視既感覺。
看著師傅駕輕就熟地在我前面準備食材,頭盤毫不費勁就已經可以奉桌了。
Sashimi鰹魚,NAMI SET 只有一款SASHIMI,但份量是完整的一份,今次獲得鰹魚,肉質呈深紅色,非常新鮮而帶鮮甜,伴碟的食用花都非常有心思,菊花、紫蘇花、雞冠草,全部勻可食到胃裡去。那一株紫蘇花可以逐粒摘下放到醬油裡,沾上少許到魚生片上食用,味道帶少計辛口回甘,很特別。
Nami Set 壽司都有6款之多,都是用上新鮮的海鮮食材,順著次序逐件在你面前製作,赤身吞拿魚、左口魚、火炙梳子魚(上面放上香口的蔥粒芝麻,味道更香)、天使蝦(還用上了蝦頭內的蝦膏放上剌身上在用火烘一烘)、鯖魚(師傅將每層魚片中間都放入少量紫蘇葉碎,再用昆布把整件壽司綑好)、筋子。
平常吃到的壽司要定型綑好大多會用上紫菜,這裡師傅會較著重味道,像是最尾的筋子,直接用湯匙端上。原來三文魚子在工場加工前的正名就是筋子,吃起來會有一份較海洋的味道,而且咸味淡口一點。
這6件壽司司傅都預先在壽司飯裡伴上醬油,不多也不少,很貼心。
茶碗蒸,每次都是最令我期待的一環,這款蒸物用料非常簡單,有家常料理既感覺,內裡有肉粒,菇,香菜在面,蛋蒸得恰到好處,保持著最滑的狀態,不是坊間常遇到的布丁質感,所以連咀嚼也可以省掉。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