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0-08-26
69 瀏覽
之前在Openrice覓食時, 竟然發現元朗都有間叫做麗聲的冰室. 以為是間已經開了很久的老店, 因為通常只有以前的店子才會用冰室這個名字, 現在全部都叫茶餐廳了. 我問由出生已經開始住在元朗的老婆, 她卻說不知道有這間冰室的存在. 這店的食評很少, 只有數個, 不過大緻上都不俗, 所以星期日那天, 和老婆一同到這間冰室試試.這間冰室, 位於教育路的尾段, 在元朗劇院和元朗大球場附近, 位置不太就腳, 完全不是元朗的繁忙地段. 人流跟頭中段相比實在差我很遠. 不過店子幸好還是很容易找到. 到達時, 看見那個白底紅字的招牌, 款式有些老土, 但是又很新淨, 心想它究竟是舊式冰室還是新開的茶餐廳呢?一進門, 人頭湧湧, 雖然沒有人在等位(除了我們外), 但都坐滿的. 跟老婆等位時, 我細心留意這間冰室, 它跟市區的著名傳統冰室如新華/金華不同, 很光猛, 全店顏色以白色為主, 以大白光管照明, 牆上掛了幾個紅底白字的大餐牌, 門前放了一個大玻璃冰櫃, 裏面放了很多現在已經很難找到的細支裝可樂, 雪碧, 和橙汁汽水, 以及一些不太吸引的蛋撻和卷旦蛋糕. 裝修極度簡單, 一邊是卡位, 另一邊是
這間冰室, 位於教育路的尾段, 在元朗劇院和元朗大球場附近, 位置不太就腳, 完全不是元朗的繁忙地段. 人流跟頭中段相比實在差我很遠. 不過店子幸好還是很容易找到. 到達時, 看見那個白底紅字的招牌, 款式有些老土, 但是又很新淨, 心想它究竟是舊式冰室還是新開的茶餐廳呢?
一進門, 人頭湧湧, 雖然沒有人在等位(除了我們外), 但都坐滿的. 跟老婆等位時, 我細心留意這間冰室, 它跟市區的著名傳統冰室如新華/金華不同, 很光猛, 全店顏色以白色為主, 以大白光管照明, 牆上掛了幾個紅底白字的大餐牌, 門前放了一個大玻璃冰櫃, 裏面放了很多現在已經很難找到的細支裝可樂, 雪碧, 和橙汁汽水, 以及一些不太吸引的蛋撻和卷旦蛋糕. 裝修極度簡單, 一邊是卡位, 另一邊是圓枱. 不過都不算很擠迫. 拿餐牌看時, 發覺食物的種類不多, 跟正統的冰室相似, 這裏只有意粉, 通粉和公仔麵之類的粉麵供應, 不設飯類. 不過, 它卻有很多市區冰廳不會有的牛腩, 雲吞等中式粉麵和油菜供應. 所以, 結合來說, 我覺我它其實應該是一間有元朗特色的冰室. 因為, 它一方面提供簡單的西式食物, 另一方面又照顧到元朗人喜歡食牛腩及雲吞麵的傳統.
等待的過程很快, 數分鐘後就有位了. 雖然不是卡座, 但都ok. 我們各點了一個常餐, 我的是鮮牛肉意粉+炒蛋厚多士, 老婆的是义燒意粉+煎蛋厚多士.
意粉先來, 我的鮮牛肉意粉味道非常好, 牛肉的質素不俗, 很鮮味, 肉質爽滑, 証明真的是用新鮮牛肉. 亦不會跟很多的餐廳般下極多的鬆肉粉, 難怪這裏常餐夠膽用鮮牛肉招徠而不是茶餐廳例牌的沙嗲牛肉! 意粉也頗爽口, 沒有煮得過淋. 而老婆的义燒同樣出色, 意粉質素跟我的相同, 但最難得的是意粉的义燒竟然意外地幾好味! 义燒的肉味及色澤還在, 不像絕大多數的餐廳般用雪藏到一睇就知毫無味道的义燒來做. 雖然跟真正新鮮义燒相比當然還有距離, 但已經很難得, 抵讚!
炒蛋厚多士則稍為遜色. 多士並不脆, 証明不是剛烤出來, 幸好加上牛油後味道還可以. 炒蛋的蛋味不足, 不夠香, 而且不滑, 証明技巧不足, 水準跟一般家裏的炒蛋分別不大. 至於老婆那碟的煎熟蛋, 味道跟我的炒蛋差不多, 都是沒有甚麼蛋味, 一般而已. 明顯所用的雞蛋質素並不高, 所以不論是炒蛋或煎蛋均不夠香.
在這種冰室的餐飲當然要試一試奶茶, 茶味是夠, 不過香滑度不足, 而且飲落有些少苦澀的感覺, 明顯水準不是十分出色, 跟一般的茶餐廳水平差不多.
食物的質素雖然不是極出色, 但這裏頗整潔, 地下沒有甚麼垃圾. 加上服務非常好, 尤其是老闆娘, 見到我們桌上的碟子太多, 好像不夠位, 在我們沒有主動提出時竟然自行把桌上的餐牌和份調味瓶拿開, 讓我們不用太迫, 收錢時又有說多謝, 實在值得欣賞. 加上價錢都算合理, 所以即使味道不至令人回味無窮, 我們還是會再來幫趁的.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