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8
2
等級4
2016-10-10 7150 瀏覽
講起日本料理,筆者只知道在70年代尾,東京銀座)會席料理名店【金田中】窺準香港經濟開始起飛,進駐香港開設本地第一間正宗高級日本料理,並引進了江户前壽司。之後到了80年代初,本地資本開設了兩間著名港式日本料理【友和】及【水車屋】,當年香港除了部份五星級酒店之外,市面極少正宗日本料理,成就了後兩者在80年代中期開始,成為香港高級日本菜的代名詞,更是一眾香港明星的指定日本菜食府。那些年尚在求學階段的筆者,這兩間餐廳簡直是可望而不可及。再後一些時間,大概是1990年左右吧,【元祿】迴轉壽司引入香港,並越開越多分店。隨後,陸續有其他日本連鎖店以直資或專營權形式加入戰團;全部以大眾化價錢供應壽司。香港人多了接觸機會,也開始接受刺身。說來有點慚愧,當年筆者對正統江戶前壽司完全沒有認識,第一次接觸的也只是迴轉壽司中的魷魚、八爪魚,因為較易入口。到了大概2000年左右吧,香港人對壽司的要求越來越高,加上生活水平提高,市面開始出現一些由日籍壽司師傅開設的高級鮨店。自從第一次日本之旅後,筆者接觸了其他種類的刺身……感嘆刺身的美味,簡直可以說是開了竅,開始到處品嚐本地鮨店。直至近年,越來越多本地師傅主理的鮨店
更多
講起日本料理,筆者只知道在70年代尾,東京銀座)會席料理名店【金田中】窺準香港經濟開始起飛,進駐香港開設本地第一間正宗高級日本料理,並引進了江户前壽司。之後到了80年代初,本地資本開設了兩間著名港式日本料理【友和】及【水車屋】,當年香港除了部份五星級酒店之外,市面極少正宗日本料理,成就了後兩者在80年代中期開始,成為香港高級日本菜的代名詞,更是一眾香港明星的指定日本菜食府。那些年尚在求學階段的筆者,這兩間餐廳簡直是可望而不可及。

再後一些時間,大概是1990年左右吧,【元祿】迴轉壽司引入香港,並越開越多分店。隨後,陸續有其他日本連鎖店以直資或專營權形式加入戰團;全部以大眾化價錢供應壽司。香港人多了接觸機會,也開始接受刺身。說來有點慚愧,當年筆者對正統江戶前壽司完全沒有認識,第一次接觸的也只是迴轉壽司中的魷魚、八爪魚,因為較易入口。

到了大概2000年左右吧,香港人對壽司的要求越來越高,加上生活水平提高,市面開始出現一些由日籍壽司師傅開設的高級鮨店。自從第一次日本之旅後,筆者接觸了其他種類的刺身……感嘆刺身的美味,簡直可以說是開了竅,開始到處品嚐本地鮨店。直至近年,越來越多本地師傅主理的鮨店出現,質素與歷史較長、日籍師傅主理的鮨店不相伯仲。反之當年的名店【水車屋】及【友和】已經不復當年勇:【水車屋】淪落至供應日式放題,現已結業;【友和】則繼續抗爭下去,但已經不是趨之若鶩的高檔日本料理。

講了這麼長篇大論關於壽司店在香港的歷史,這篇食評當然是鮨店。在香港,除了少數三四間最頂級的鮨店之外,其他高級壽司店如果兼做午市,一定會供應其他熟食套餐。這種情況在日本當地一定不會出現;事關在日本,除了居酒屋之外,其他所有餐廳食肆,不論高中低檔次,一律只會專門烹調一款菜式,以保證質素穩定,這也是日本餐廳最吸引筆者的地方。但在香港,如果只單一供應刺身壽司作午餐,這種安排卻很難行得通,總有不少人是不喜歡食刺身壽司作午餐的。【鮨森】也沒有例外。
106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146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230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午市壽司套餐也有幾種不同級數選擇,最高檔次當然是鮨森推介十二貫(有點似 おまけせ);筆者揀了次一級的自選12件壽司套餐($400)。首先登場的當然是例牌的前菜、沙律及茶碗蒸。
3018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2653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前菜只是普通的漬物,稍有心思的刺身碎粒也欠奉,以這個價位的午市套餐來說,似乎是差了一點,銅鑼灣區其他相同級數甚至乎價位低一點的鮨店,也有更吸引的前菜;所以相片也沒有留下來。沙律同樣欠缺心思,賣相也欠缺精緻。
茶碗蒸、沙律
118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茶碗蒸也只是一般質素。蒸蛋表面缺少了一層薄薄的、啫喱狀的高湯,甚至乎起了一個白色的氣泡;很明顯蛋黃和蛋白尚未完全攪拌,而且還滲入了空氣,作為一間高級鮨店,可以說是不合格的出品。
茶碗蒸
180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沒有機會坐在壽司吧,所以是12貫壽司一整盤上枱。由右至左、上至下,分別是中とろ、右口(鰈)、真鯛、赤貝、平政、吞拿赤身、竹簽、金目鯛、海鰻、銀鱈、赤身漬、海膽。壽司飯用赤醋處理,顏色帶淺赤紅;坦白講,筆者分不出與普通白醋調味的壽司飯有何分別,反而覺得壽司飯的醋味偏淡。
自選12件壽司套餐
$400
54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18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28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31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中とろ不算肥美,脂肪分布也不夠明顯,沒有那種漂亮的粉紅色以及花斑斑的白色脂肪。放入口中細嚼,雖然仍然品嚐到油花,但卻缺少了那種入口即溶、滿口油香的滋味。
中とろ
23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赤身(吞拿)不夠鮮紅,肉質鬆散,一般而已。
赤身
23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赤身漬也是有點失望,並不是筆者預計內的暗紅色。一般的醬油漬赤身都是整條呑拿魚背肉浸漬在醬油內,待吸收了味道及加深顏色後再切片。至於面前的這件赤身漬,似乎先在表面略為火炙,然後才用醬油浸漬。由於赤身表面半熟,減弱了浸漬效果,所以顏色不夠深紅、也缺少了赤身漬應有的濃郁醬油鮮味。整體來說,三件吞拿魚壽司都只是一般水準,有點失望。
赤身漬
29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右口(鰈)配辣蘿蔔茸及日本香葱。無論是左口(鮃)、右口(鰈)或鯛,都是筆者喜歡的白身魚。魚味雖淡、油份也較低,但那種緊密的魚肉纖維口感,卻非其他魚種擁有。配上辣蘿蔔茸,可增加味道層次。
右口(鰈)
35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真鯛配海帶、平政,兩件都是味淡的壽司。看來是個錯誤的選擇,揀了太多白身魚,應該選擇其他味道較濃的魚,整個壽司午餐才會平衡。
真鯛
34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平政
18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赤貝𠝹花幼細,肉身順著切紋捲起來;顏色赤紅、有光澤,是新鮮即開貨色。肉厚、爽口、彈牙、鮮甜,雖然只是普通的貝殼類,但卻屬於高質貨源。
赤貝
20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竹簽魚表面有層薄薄的魚皮,師傅在表面𠝹上花紋,切開魚皮露出皮下魚脂,再略為燒炙後即滲出淡淡魚油香味。肉質偏乾爽、容易碎開,口感清爽、但又帶有相當濃厚的魚味;是十二件自選壽司之中最為特別的。
竹簽魚
26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金目鯛的切法有點怪,完全見不到漂亮的淡橙紅色魚肉,只見到去除了魚皮後的那一層略帶金色的真皮層,外觀有點難睇。細細咀嚼,雖然仍然是一片質素高的金目鯛,但食日本菜的其中一個重要環節,就是師傅手藝及精緻賣相;所以整體來說,仍然要扣分。
金目鯛
27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海鰻肉質應該鬆軟、味道鮮甜,畫龍點睛的重點是每家鮨店秘製的鰻魚汁。面前的海鰻壽司肉太實,也缺少了濃稠的醬汁;味道稍遜。
海鰻
23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第一次食銀鱈壽司。整件銀鱈魚肉稍稍煎香之後,再去皮切片;食落明顯有那種半生熟的口感、也品嚐到煎香受熱後的銀鱈魚滲出的油脂。黑蒜的香氣提升了味道之餘、也減輕了受熱而逼出來的油膩。全熟銀鱈的肉質非常嫰滑、也非常油潤,但半生熟的質感似乎同壽司有點格格不入,甚至有點擔心銀鱈是否可以生食?
銀鱈
36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銀鱈
21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海膽絕對是筆者最愛的壽司。面前這件海膽軍艦份量滿瀉、味道鮮美,紫菜夠香脆。即使整件海膽壽司呑嚥之後,仍然有陣陣回甘。
77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海膽
22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另外要了一個二重丼(迷你飯六選二)($260),六款迷你飯分別為照燒牛扒、天婦羅、滑蛋雞肉、鰻魚、碎魚生及吞拿魚;要遷就B女,揀了照燒牛扒,由於已經要了壽司套餐,所以另一個迷你飯㨂了鳗魚。比較失望的是這個二重丼午餐並沒有筆者最喜愛的茶碗蒸,只有沙律及前菜。
2596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為配合 B女口味,要求侍應不要將偏甜的照燒汁淋在牛扒上面,分開用一個小碗另上。話明係迷你丼,牛扒份量較少,而且不夠厚身;但用上了美國肉眼,肉味濃、夠軟身,再加上炸香的蒜蓉;是一個好吃的牛扒飯。日本醬汁一向偏甜,不是筆者的那杯茶,所以也只是輕嚐了那個照燒汁。
照燒牛扒迷你丼
22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19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18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筆者一向不喜歡偏甜的日本醬汁,唯一例外是鰻魚飯。始終不是鰻魚飯專門店(其實,香港也沒有一家正宗日式鰻魚飯專門店),也不會是白燒活鰻魚,只是採用已經燒熟、並預先塗上醬汁的即食鰻魚;因此缺少了鰻魚的香氣,鰻魚皮也不夠香脆;較為奇怪的更是加了一些煎蛋皮,與鰻魚飯有點格格不入。雖然沒有辦法與日本當地的百年鰻魚飯老店比較,但以香港本地所能食到的鰻魚飯來說,已經算是相當不錯。
鳗魚迷你丼
17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16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各款午市套餐都可以從味噌湯、烏冬及蕎麥麵之中任選其一。烏冬採用的是較為粗身的讚岐烏冬,湯底很清淡、味道一般,而且不夠熱燙;烏冬偏軟腍,不夠煙韌彈牙。
烏冬
18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17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凍蕎麥麵的質素則有驚喜。跟足日本處理方法,蕎麥麵上面放了一小撮紫菜絲,凍汁用另外一個小湯杯盛載,並有一隻放了蔥花及一枚生鵪鶉蛋的小碟覆蓋湯杯。將適量蔥花、紫菜及鵪鶉蛋混入凍汁內,再夾起一箸箸麵沾上凍汁進食。
凍蕎麥麵
11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66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蕎麥麵條是混和了蕎麥粒傳統蕎麥麵,較為硬身爽口。配上味道較濃的凍汁,味道相當不錯,後悔為什麼不叫兩份凍蕎麥麵。
28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甜品揀了雲呢拿雪糕及桃味雪芭。本來對桃味雪芭很有期望,但味道太過人工化、也沒有桃肉粒。
雲呢拿雪糕(右)、桃味雪芭(左)
74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鮨森】壽司午餐套餐定價在同級鮨店屬於偏高,但無論前菜、茶碗蒸以致壽司的質素,都在筆者期望之下,自選的12貫壽司的質素更是好壞參半;反而熟食二重丼有驚喜,無論款式選擇、味道及份量,實在是相當不錯。但是,作為一間近幾年名氣高企的鮨店,壽司才是重點、質素也實在尚有改進空間;如果是因為午市套餐價錢較便宜而將貨就價,那就不能接受了。
100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張貼
評分
味道
環境
服務
衛生
抵食
用餐日期
2016-07-24
用餐途徑
堂食
人均消費
$360 (午餐)
推介美食
海膽
赤貝
凍蕎麥麵
竹簽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