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09-07-07
24 瀏覽
試新店有趣的地方是很多時候新店的食客未算太多, 可以很店主交流一下, 有問題可以問, 又有時店主會分享個別"小故事"等等.早前看著這裡開了, 午市人山人海的, 心想OR應該早有食友光顧了, 是日到來, 連食家蔡瀾的相片都登上了. 坐在比較擠的店子裡, 看餐牌見有"金牌撈麵", 有十多款配料可選5款. 店主見我還未選好, 主動跟我說原來"任選5款"的食客指定的, 其實如果選不了, 可以"每樣要d". 好多時唔係menu 上面就少d人問咁話... 先端上一碗熱湯, 蒸氣帶著濃郁的豬骨和雞的香味. 湯是現煲現賣的. 用上了豬骨和雞, 加上比較西式的甘筍和西芹煮成. 味道幾濃, 湯裡的白蘿蔔清甜腍軟, 另有一隻餃子, 原來是此店的另一招牌菜. 相片中的就是蔡瀾一口氣清了一碗8隻餃子. 肉餡用了新鮮剁碎的豬肉, 混合了娃娃菜包起的. (另有白菜/韭菜). 餃子沒有一般的鹹, 在清淡中更有"homemade"的感覺. 撈麵上的時候擺得很美, 樣樣餸料放滿一碟. 幾乎是看不到麵的. 店主見我吃辣, 特地拿來自家製的四川辣椒油. 用的是最辣的辣椒炒成, 當他說開店至今未有人能把四川辣椒油吃完, 對
先端上一碗熱湯, 蒸氣帶著濃郁的豬骨和雞的香味. 湯是現煲現賣的. 用上了豬骨和雞, 加上比較西式的甘筍和西芹煮成. 味道幾濃, 湯裡的白蘿蔔清甜腍軟, 另有一隻餃子, 原來是此店的另一招牌菜. 相片中的就是蔡瀾一口氣清了一碗8隻餃子. 肉餡用了新鮮剁碎的豬肉, 混合了娃娃菜包起的. (另有白菜/韭菜). 餃子沒有一般的鹹, 在清淡中更有"homemade"的感覺.
撈麵上的時候擺得很美, 樣樣餸料放滿一碟. 幾乎是看不到麵的. 店主見我吃辣, 特地拿來自家製的四川辣椒油. 用的是最辣的辣椒炒成, 當他說開店至今未有人能把四川辣椒油吃完, 對嗜辣的我急不及待試試. 數一數配料, 一共有10樣, 雖然各款只有一件, 但深信"貴精不貴多"的我當然沒有介意. 魚蛋, 墨魚丸, 和"鮑片" 都是夠味的, 鹵水雞翼和冬菇同樣都炆得夠腍, 軟熟並且入味, 只是唔太夠熱. 煎釀3寶(茄子, 青椒, 豆卜)煎得幾香脆, 魚肉亦有點點的果皮香. 牛腩是出色之作, 炆的時間長但沒有散開成為"牛腩碎", 而且柱侯醬味幾濃. 榨菜肉絲是全部配料中最濃味的. 只吃榨菜有點鹹, 但配上麵則是剛剛好.
撈的麵我選了粗麵, 做得是沒有楊記麵家的"薄"且帶點脆, 但此店的麵質的確不錯. 配麵的汁亦是經調味過的甜豉油. 不經不覺辣油已一點點給吃下了. 其實也是因為吃慣了麻辣才不覺得辣度有升級吧! 臨走前店主特地給我試試"金牌撈麵"上沒有的豬手. 也是入味腍滑之作, 跟店主約定了, 下次來試豬手麵和餃子, 配上另一'自家製品'的四川泡椒.
另有酸辣粉供應, 用的是米粉, 並非紅薯粉. 而配料則有不常見的金針, 雲耳和酸菜等. 舖面座位不多, 外賣亦是好的選擇,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