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6
138
41
等級4
2015-12-22 3766 瀏覽
八月的新加坡行,說回來還未有時間整理及寫寫後感。反正只是一星期自由行,也沒有什麼時間限制,就等到真的長期有空才說吧。大鄉里出城,在新加坡也不時看到一些早有所聞的商號品牌。當中,一定不會少數已經進駐香港的數家過江龍。  樂天皇朝就是其中的表表者,記得當時去到新加坡本地的分店也見要等位。在香港都已經吃過,比起中菜,去到新加坡我會更想吃吃道地特色美食。換句話說,我沒在那邊嚐過原創地出品的水準。只是不知怎的,回到香港,卻會繼續不時去吃吃星馬菜。就算之前一星期經常吃,亦未感到飽滯厭倦,或者是時日問題吧。  當月的推廣就是大閘蟹相關菜式,正好合我媽的心意。自從上回來過一嚐,她就不時留意樂天皇朝的消息近況。要不是我說有時不如轉下口味,她應該會想以此作聚會基地了吧?麻醬拌手捲油麥菜 $52  先以清新蔬菜打響頭炮,反正未有嚐過,不如試試這款以新式創意製作的冷菜吧。其實打從樂天皇朝在香港開業,就不時看到一些友人會點選這款。無論是一句起兩句止的Instagram貼圖,或是詳細獨到的專業Blog文章。字裏行間大多會推薦這款看似單調寡味的前菜。  青翠碧綠的油麥菜捲得整齊不鬆散,以薄薄青瓜片紥起中間部分。咔嚓
更多
八月的新加坡行,說回來還未有時間整理及寫寫後感。反正只是一星期自由行,也沒有什麼時間限制,就等到真的長期有空才說吧。大鄉里出城,在新加坡也不時看到一些早有所聞的商號品牌。當中,一定不會少數已經進駐香港的數家過江龍。
68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88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177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樂天皇朝就是其中的表表者,記得當時去到新加坡本地的分店也見要等位。在香港都已經吃過,比起中菜,去到新加坡我會更想吃吃道地特色美食。換句話說,我沒在那邊嚐過原創地出品的水準。只是不知怎的,回到香港,卻會繼續不時去吃吃星馬菜。就算之前一星期經常吃,亦未感到飽滯厭倦,或者是時日問題吧。
902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當月的推廣就是大閘蟹相關菜式,正好合我媽的心意。自從上回來過一嚐,她就不時留意樂天皇朝的消息近況。要不是我說有時不如轉下口味,她應該會想以此作聚會基地了吧?
麻醬拌手捲油麥菜
$52
94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49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麻醬拌手捲油麥菜 $52
  先以清新蔬菜打響頭炮,反正未有嚐過,不如試試這款以新式創意製作的冷菜吧。其實打從樂天皇朝在香港開業,就不時看到一些友人會點選這款。無論是一句起兩句止的Instagram貼圖,或是詳細獨到的專業Blog文章。字裏行間大多會推薦這款看似單調寡味的前菜。
33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青翠碧綠的油麥菜捲得整齊不鬆散,以薄薄青瓜片紥起中間部分。咔嚓一聲,還以為是自己錯覺,明明不是瓜果的味道,怎會有那麼爽脆?細看之下……哦,原來是將菜莖部分包起,雪冰之後凍涼夾清。沾上稠度恰到好處的日本特級秘製麻醬,香濃帶微酸,開胃潤口不過。
南京金陵鹽水鴨
$58
238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32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南京金陵鹽水鴨 $58
  前菜想來份特別的,需要手工的,不要只是切過調味就算數那種。但是醉雞什麼的,早早就跟友人來趁下午茶半價時得以賞味。剩下的選擇,比較保險而值得一試的,大概就是這價位叫做相宜的鹽水鴨。
23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一份當中,表面的是片起的薄鴨肉片,是給懶人如我的淨肉部分。底下就有帶骨鴨件,要花多一點進食的時間及增添了去骨的步驟了。鹽水鴨其實頗為入味,那味道不只是鹽的自身鹹味,更是帶著輕微甜意的。鴨肉不算嫩稔香口,肉質部分主為瘦肉,未會變韌,仍是好嚼的程度。
蟹粉白玉盅
$78
49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47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蟹粉白玉盅 $78

  只點了一盅試試,過過癮而已,本身一人一盅,但怕膩口就作罷。蟹粉的香氣輕輕溢出,呈現橙黃原色的湯羹中不見大量食材。不是以材料豐盛作噱頭,製作所用的就是蟹粉及豆腐,加點點蔥花,添上青綠點綴。
71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湯羹黏稠度得宜,蟹粉的點點鮮味混合滲透,細緻香口。有如以前吃過的蟹粉菜式,它不是完全化開,只留色澤而不留縱影的。當中還有少許實身呈塊狀的,微微粉感更為帶香,也稍為有點質感對比。豆腐粒切得非常細,滑嫩不韌,跟湯的稠厚沒大差異,一下子滑進喉頭。
蟹粉蝦仁
$188
50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32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蟹粉蝦仁 $188
  第二道的時令蟹粉菜,本想嚐嚐蟹粉豆腐,但白玉盅已含豆腐,還是另擇好了。以小碟盛上,蝦仁部分看上去佔碟子的一半也未有,平鋪的話就足夠。橙黃閃亮的蟹粉一下子獨霸視線,底下的蝦仁就算幾晶瑩都只可作綠葉。
32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蟹粉量頗多,比起白玉盅,這個無疑是香濃鮮味得多。微微的絲感帶粉,鮮甜獨特的蟹粉叫人齒頰留香,只少我們吃到這碟的蟹粉是不錯的。蝦仁粒粒略帶粉嫩,晶瑩透亮澤,不是煮熟到乾哂水霉爛那模樣。爽口,彈牙,可惜蝦味及鮮甜不重,換個角度想,正正更加任由蟹粉專美。
麻婆豆腐烤桂魚
$238
37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麻婆豆腐烤桂魚 $238
  上次來樂天時,我們本來選了松子桂魚,但店家又說售罄。結果轉點豆酥桂魚,可是豆酥未及細緻鬆碎,魚肉更是有點腥味。所之上回吃完固然有馬上跟店方反映,寫文的時候都有如實相告。這次新推出了麻婆豆腐烤桂魚,老實說有點擔心會中伏,然而麻婆豆腐又是她所愛……
34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二話不說,手腳不要慢,同時不要急,最緊要快,否則擔心放涼後腥味來襲。扒開魚皮,中間盈亮白晢的魚肉漸漸受到醬汁的侵入,變成淡淡的橙紅。魚肉滑嫩不過,鮮味雅緻,喝水清清,再挖出未有調味的魚肉,也完全不腥。連我媽都不禁微微點頭質同,而且配上香辣惹味,又有少許麻感的醬汁,就更對胃口。麻婆豆腐每粒外層熟韌好嚼,內裏嫩得不行,叫我忍不住趁我媽用手機時吃了一半。
39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下午茶時段人少少,其後經理路過也稍問我們意見。對於這份新品,我們都讚不絕口,甚至認為應該考慮列入恆常菜單。就著腥味這點,提起之前跟這款的分別,經理就稍為作出解釋。據說師傅烤桂魚是由生烤到熟,不是半路出家,所以完完全全吸收配料的香氣去腥。說實話我至小都不太吃魚,只是最近幾年會肯去食魚柳之外的鮮魚。對魚的話興趣未至於會去研究般深入,懂得入口的感覺,背後功夫就單有小常識而已。
糖醋雞球
$72
35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18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糖醋雞球 $72
  小時候不喜歡吃這個,就算身邊親友大讚,看上十分辣就卻步了。自從小一小二的時候,在我爸的循循善誘之下,終於吃了第一件糖醋雞球。那一刻,我想搶走他整個大__套餐(忘了是哪家快餐店。其後就不斷不斷吃糖醋咕嚕菜式,多年如是,跟家人吃中菜時他們都會自動波點好。可是當年一嚐驚艷的感覺不復存在,只因製法有別,更會不時吃到油膩浸軟的。看到餐牌上的參考圖,圓滾滾的雞球跟記憶之中的完全一樣,怎會不試?
22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雞球飽滿圓潤,跟參考圖跟腦海想像一致,真的一秒也不想久等。外皮硬脆香口,沒有半點油膩,想不到竟然在這兒找到當年的驚艷食感。先製作成圓球,再去炸香,多了不少功夫,因此坊間所見的均是裹好食材就炸。雞肉香稔,當中帶些少脂肪位都不膩口,也沒有腥味雪味。酸甜到位的糖醋汁稠度剛好,未會漿口過黏,倒是醒胃。且有不少蔬菜作配料,要是膩的話吃來清清,那就最好不過。
生煎南瓜餅
$32
39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33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生煎南瓜餅 $32
  我媽最喜歡的一款甜品,是以南瓜作主題,賣相一如參考圖的橙亮奪目的甜煎餅。脹鼓鼓的外型能欺騙世人,我媽開頭還以為是這樣大件紥實。一開始就已經認定會飽到吃不完,在我看來就當然能應付自如。
28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一口咬下,薄脆香口的面層隨即塌下,黏著後變成韌實的微厚煎餅。南瓜甜意沒有版糖粉蓋過,嚐得出的點點南瓜香味,倒是要抖抖過量的糖份才對。香韌富嚼感,不過不會好似橡皮那麼嚼而無味,也未會硬實至咬不開的地步。每一下咀嚼咬碎的時候,南瓜味道輕淡自然地滲出,不濃不突出,夠清怡。
擂沙湯丸
$38
37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31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擂沙湯丸 $38

  比較有趣的份量,因為餐牌之中規定好的多是三件作一份。雖說多了一件,我們更方便均分,但就猜不透為何不固定一下餐點份量。一時三一時四,若果有個標準,在客人立場而言,分食也許愈加便捷。
61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黃豆粉香口不過,沾上的份量點到即止,薄薄一層,食時不會太狼狽。芝麻餡豐潤飽滿,已經事先趁熱吃了一伴,流心的澎湃是無從抗拒的。這次想說的,反而是放涼之後餡料結塊的食感。芝麻餡略帶炒過的香氣,甜,但不是死甜,有著香濃的芝麻香味伴隨左右。凍左之後,外皮依舊香糯軟韌,薄身不爛,厚度均勻,怎能不讚?
高麗豆沙
$38
74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31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高麗豆沙 $38
  終得一嚐樂天皇朝製作的高麗豆沙,希望不會讓我失望吧。以往嚐過幾家傳統中菜的高麗豆沙,可是大多是油得過份不合理。就如炸好後置放過久,面頭全滲油的樣子,歷歷在目。
48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幸好這邊奉上來的是外表乾爽的高麗豆沙,灑上糖粉後也沒有怎樣受潮的痕跡。一挾就馬上散掉氣孔之間的空氣,變得扁身但餡足。輕輕咬開一角打算拍拍照,但外層的鬆綿緻密,以及輕微的蛋白香及炸物香氣叫人不捨。不會炸到太燶或是過韌,中間夾著的香蕉片及紅豆蓉均沒有變得帶酸,恰如其分。
  來過三次,未知午市如何,而下午茶時段或是晚餐時段水準則是相約,可說穩定。而且不時會有月份限定的數款主題特色菜式供應,新鮮感十足。個人認為小籠包也算是一個噱頭,未有停步,再訪時吃到的比起第一次要好得多。雖然覺得其他菜式比較吸引,但不斷追求進步及新意這些方面確要一讚。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張貼
評分
味道
環境
服務
衛生
抵食
用餐途徑
堂食
人均消費
$400
推介美食
麻醬拌手捲油麥菜
$ 52
高麗豆沙
$ 38
擂沙湯丸
$ 38
糖醋雞球
$ 72
蟹粉白玉盅
$ 78
麻婆豆腐烤桂魚
$ 238
蟹粉蝦仁
$ 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