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1-06-06
321 瀏覽
今天是公眾假期,先不厭其煩恭祝各位食友端午節快樂,既然佳節當前,也順勢談談粽子,今次就不談粵式的出品,而是一些屬於江南的風味。如有拜讀過金庸先生的鹿鼎記,當知道韋小寶初遇其可愛的丫環雙兒之時,就能品嚐到她親手包製的粽子,單憑文字敍述已教人垂涎,書內所言的是聞名的湖州粽子,經網上考證之下,應該是指現今的上海粽。身為祖藉浙江的查大俠,除了有深厚的文筆之外,私底下也是老饕一名,對其飲食心得,應有一定的可信性。正值無心算有心,週六下有事去了銅鑼灣一躺,記起區內有名的南貨店老三陽,因扺受不住業主的大幅加租,最後要放棄了原本位於利園山道的舖位,轉戰於附近的白沙道。雖然有點無奈,這傳統的南貨風情總得以倖存,不致淪為超市的上架貨。既然有點時間,也就到了這新舖買上一至贡兩隻。購客比想像中為多,更出現了一條小人龍,當中不少更屬年青一族,好應驗「古老當時興」這句老話。看門口處置有多種味道款式,有嘉慶鮮肉、桂花、鹹肉、甚至貴價的鮑魚瑤柱等。既然要吃傳統的風味,就依照當年韋爵爺的心水口味,先來一隻梘水豆沙,再選一隻金華火腿味,期間侍者也落點咀頭,也揀了有鹹蛋黃的,兩雙承惠共四十四元。隔天找家人翻蒸作早餐之用,看
如有拜讀過金庸先生的鹿鼎記,當知道韋小寶初遇其可愛的丫環雙兒之時,就能品嚐到她親手包製的粽子,單憑文字敍述已教人垂涎,書內所言的是聞名的湖州粽子,經網上考證之下,應該是指現今的上海粽。身為祖藉浙江的查大俠,除了有深厚的文筆之外,私底下也是老饕一名,對其飲食心得,應有一定的可信性。
以味道來說,這火腿粽就很對我家的脾胃,一隻已足夠四人享用,反正大家也懼怕過滯,少吃反而多滋味。米身來得軟糯之餘,表層亦有足夠的油潤度,再嚐其味道,既有醬油漬過的味香,亦嚐著豬油的香氣,進食時侯可是帶點開胃的。其火腿是切粒後混入米身的,所以內裡亦夾雜了鹹香之味,反而蛋黃其實可有可無,華東一帶不像廣州,非要油水金沙不可;當年在華東嚐到的小粽子,內裡的是一塊完整的火腿肉,未及考證下,唯有視為另一風格。
看這兩隻粽子總算來得美味,如吃厭了廣式的鹹肉裹蒸,亦可選擇這江南味道,某程度上可多了一份香氣。至於正宗與否的問題,始終經歷時日也有所演變,加上位處華洋雜處的本港,少不免有點走樣。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