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0-04-02
67 瀏覽
志蓮淨苑座落於鑽石山志蓮道,是香港難得一見饒富中國佛寺建築風格特色的寺院。一九三四年由葦庵法師與覺一法師創寺,是香港一個佛教非牟利慈善團體。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期,為配合沙田與東九龍的規劃,因而作出重大重修工程,並得到著名建築學家暨梁思成學生俞宗翹的協助設計,以及日本古建築學者瀧川昭雄的施工方案,十年之間,終由一個僧侶清修的寺場,搖身轉變為一個中外觸目的仿唐大型佛寺木構建築群。佔地共三萬平方尺的志蓮淨苑,以中國唐代傳統木構建築為藍本,採用天然建材,殿堂的木構件,均以榫接方式結合,比例和諧優美。殿堂供奉的佛菩薩像,依據佛經描述並參照盛唐造像風格,其造型、手印、執持法器各異,彰顯諸佛菩薩特有的願力和德行。「志蓮素齋」是淨苑內的素菜館,位於園池東北角的龍門樓。樓高三層,樓中有露台和瀑布,並由植物環抱。素菜館選用新鮮食材,以低油、低鹽、低糖,無味精、低膽固醇的健康烹調法,做出味道清鮮的清心素菜。平時慣被俗務纏身,多為瑣事煩擾的我們,試試找個週末來這裏逛一逛吃吃素菜,不失為一個調適身心與味覺的好選擇。志蓮素齋室內裝潢以拱頂燈槽最特別,配以木材所做的桌椅,加上大型玻璃窗外的瀑布作背景,營造自然中國風格
佔地共三萬平方尺的志蓮淨苑,以中國唐代傳統木構建築為藍本,採用天然建材,殿堂的木構件,均以榫接方式結合,比例和諧優美。殿堂供奉的佛菩薩像,依據佛經描述並參照盛唐造像風格,其造型、手印、執持法器各異,彰顯諸佛菩薩特有的願力和德行。
「志蓮素齋」是淨苑內的素菜館,位於園池東北角的龍門樓。樓高三層,樓中有露台和瀑布,並由植物環抱。素菜館選用新鮮食材,以低油、低鹽、低糖,無味精、低膽固醇的健康烹調法,做出味道清鮮的清心素菜。平時慣被俗務纏身,多為瑣事煩擾的我們,試試找個週末來這裏逛一逛吃吃素菜,不失為一個調適身心與味覺的好選擇。
志蓮素齋室內裝潢以拱頂燈槽最特別,配以木材所做的桌椅,加上大型玻璃窗外的瀑布作背景,營造自然中國風格。此店給我最深刻的印象,並非它的素菜,而是這裏年輕侍應門的專業、勤快和笑容,以及那杯有著清香果味(侍應不欲透露用了甚麼水果,但味覺告訴我應該是龍眼或荔枝之類的)的免費開水。其實,志蓮素齋是免茶芥的,不過奉客的就只有普洱一種。今天因為有病在身,所以在喝完一杯熱茶後,就請侍應給我一杯開水來送藥。結果,這杯看來沒有甚麼特別的免費開水,令我喜出望外。一般食店頂多在所提供的免費水內加檸檬片,以喚醒食客的味蕾,但此店卻更見心思地用特別的材料來為食客提供不一樣的免費開水,誠意及創意都值得嘉許。各位若到志蓮素齋吃素的話,不妨跟侍應要開水,試試它的不平凡吧!說回食物,今天點了柚子醋粉皮、黃耳竹笙羹、直菇夾麵根煲和翡翠素粒芙蓉角。
柚子醋粉皮 – 讚: 清新無油、微酸的醋味很醒胃、沒有太多的調味夠自然; 彈: 青瓜帶疏菜的「青味」、柚子醋的柚子味道不夠突出。
黃耳竹笙羹 - 讚: 黃耳味濃、切碎的黃耳和竹笙咬起來很有口感; 彈: 整體味道沒有甚麼特別。
直菇夾麵根煲 - 讚: 直菇的口感很特別,外面爽口內裏嫩滑,中間夾有麵根,非常特別、烤麩沒有膱味,而且又入味,又有豆香,又不會過軟,豆腐很有豆香,又夠滑; 彈: 菜的「色」方面較單調,如能加入紅蘿蔔的話會更加吸引。
翡翠素粒芙蓉角 - 讚: 以腐皮做成三角形的袋子,裝著切得很細的紅蘿蔔力粒、榨菜粒、麵根粒等,手工精細、食味清甜; 彈: 腐皮沒有豆香,菜的「色」方面也較單調。
這是一家令你吃得開心、清心的素菜館,不過價錢以素菜來說是走中高檔的店子。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