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
38
5
等級4
213
9
2014-03-19 8423 瀏覽
曾於開飯網留意過這間粿品,以家庭式作經營,而筆者從少喜愛粿品,一直都想到這間嘗試,剛巧另一半的朋友也有興趣,於是便決定到此一嚐。店舖的肥姨姨也屬家庭一份子,負責下單,與筆者提及炒潮式糕粿屬馳名小菜,於是替筆者拿主意,筆者當然歡迎至極。呈上炒潮式糕粿,香味隨之而來,最大功勞莫過於甜鼓油和雞蛋,糕粿經過鼓油炒香微甜,感覺似長方條狀的腸粉解釋最為貼切,而且加上半生熟的蛋汁,富蛋香之外蔥香味十足,為馳名小菜不足為奇。不過,最令筆者驚喜的是煎蠔餅,令筆者有點喜出望外,蠔餅煎得金黃色,餅薄料足,蠔鮮甜飽滿,而且街外蠔餅多以半油炸方式香煎,油份較多,但這個蠔餅油份適中,沒有太多油份剩餘在碟上。值得一試。到嚐試粿品…上方韭菜粿,雖然筆者對韭菜呼一般,不過外賣相已經清楚知道內裹餡料十足,另一半將韭菜粿咬口,濃濃韭菜味呼之欲出,喜愛韭菜者必要試。到左方糯米粿,是肥姨姨推介,淡淡紫色賣相,餡料卻是糯米飯,有蝦米碎、蔥花,香味十足,不過每件粿品份量頗大,所以建議分享,方能吃到不同口味。右方咸綠豆蓉粿,從賣相可以看到淡黃色綠豆蓉,豆蓉幼滑微咸,如果為甜食,筆者會更為喜愛。下方甜芋泥粿,芋頭蓉幼滑清香,甜點外皮較
更多
曾於開飯網留意過這間粿品,以家庭式作經營,而筆者從少喜愛粿品,一直都想到這間嘗試,剛巧另一半的朋友也有興趣,於是便決定到此一嚐。
218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237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炒潮式糕粿
345 瀏覽
2 讚好
0 留言
店舖的肥姨姨也屬家庭一份子,負責下單,與筆者提及炒潮式糕粿屬馳名小菜,於是替筆者拿主意,筆者當然歡迎至極。呈上炒潮式糕粿,香味隨之而來,最大功勞莫過於甜鼓油和雞蛋,糕粿經過鼓油炒香微甜,感覺似長方條狀的腸粉解釋最為貼切,而且加上半生熟的蛋汁,富蛋香之外蔥香味十足,為馳名小菜不足為奇。
煎蠔餅
421 瀏覽
4 讚好
0 留言
不過,最令筆者驚喜的是煎蠔餅,令筆者有點喜出望外,蠔餅煎得金黃色,餅薄料足,蠔鮮甜飽滿,而且街外蠔餅多以半油炸方式香煎,油份較多,但這個蠔餅油份適中,沒有太多油份剩餘在碟上。值得一試。
204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上韭菜粿、左咸芋頭粿、右咸綠豆蓉粿、下甜芋泥粿
272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到嚐試粿品…上方韭菜粿,雖然筆者對韭菜呼一般,不過外賣相已經清楚知道內裹餡料十足,另一半將韭菜粿咬口,濃濃韭菜味呼之欲出,喜愛韭菜者必要試。
到左方糯米粿,是肥姨姨推介,淡淡紫色賣相,餡料卻是糯米飯,有蝦米碎、蔥花,香味十足,不過每件粿品份量頗大,所以建議分享,方能吃到不同口味。

右方咸綠豆蓉粿,從賣相可以看到淡黃色綠豆蓉,豆蓉幼滑微咸,如果為甜食,筆者會更為喜愛。
下方甜芋泥粿,芋頭蓉幼滑清香,甜點外皮較為煙韌,類似湯圓外皮,十分有咬口,筆者吃得滋味,值得推介。
148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清心丸綠豆爽白果
289 瀏覽
3 讚好
0 留言
筆者本想點清心果綠豆爽作甜點,幸得肥姨姨提點,加白果份量會較多,適合筆者等三人分享,此甜點可為此午餐畫上完美句號,鵝黃色糖水底,白果、清心丸、綠豆均能清浙可見,糖水微甜,小小一碗實灰不夠筆者慢慢品嚐,唯有再外帶一碗,回家繼續享受。
118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另外,筆者再另點甜食黑桃粿和芋泥粿外帶回家,每件以腐皮作底,經香煎過後,賣相呈金黃色之外,外皮香脆,而內裹餡料十足之餘煙煙韌韌,有咬口。

家庭式作業在香港已經近快式微,今次有機會到此一嚐,富有人情味的肥姨姨在這頓午餐為筆者等帶來很好的回憶,看到不少老街坊即使搬離上環區亦都專程而來,閒話家常一番,如此,足以看到他們的吸引力,更不要以為他們的服務態度差,他們只是比起大型連鎖食店多了一份人情味而已。
257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題外話/補充資料: 肥姨姨得知筆者專程來一試粿品,及一欲試以往馳名小菜之一的家鄉粿品,但肥姨姨告知此食品已絕跡,不再售賣。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張貼
評分
味道
環境
服務
衛生
抵食
用餐日期
2014-03-08
用餐途徑
堂食
人均消費
$43 (午餐)
推介美食
煎蠔餅
上韭菜粿、左咸芋頭粿、右咸綠豆蓉粿、下甜芋泥粿
清心丸綠豆爽白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