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3-07-16
63 瀏覽
香港的日式拉麵店早就多過米舖,數目直逼快餐店,當中有不為人識的本地小店,也有來自日本的過江龍。話說早前有一位食友提及尖沙咀開了一間來自日本的拉麵店,某天在下到附近並剛好有空,就前往一試這一家「烏骨雞拉麵 龍」。事前已先在 OPENRICE 看了食評,當時看到試食報告佔了總食評的一半。自己也去過類似的飯局,知道寫評者或多或少都會留手,可參考的真正顧客不算多,也反映出光顧的人不多。先來官方介紹,來自九州福岡的「烏骨雞拉麵 龍」,在日本的名字叫「烏骨鶏らーめん 龍」,是有廿多間分店的連鎖店,賣點是用烏骨雞來做湯的材料,就是中藥常見的材料竹絲雞,據聞可以養陰潤胃、健脾益氣之效,看似十分健康。這些表面東西之外,在下自行深入看看這店的客觀資料。在日本著名食評網站 tabelog,此店的得分大約是中等不算高,更重要的是食評不多,每家分店平均不及一蘭的1/10,即表示光顧的人很少。 再看看其官網,一般拉麵店的官網最大賣點是食物,然而這店的官網首頁卻大賣「加盟制度」,講明付出100萬日圓就能得到專利,可以準備開店,還詳細列明開支收入,讓瀏覽者覺得加盟此店會比其他拉麵連鎖店收入更高。 整個網
事前已先在 OPENRICE 看了食評,當時看到試食報告佔了總食評的一半。自己也去過類似的飯局,知道寫評者或多或少都會留手,可參考的真正顧客不算多,也反映出光顧的人不多。
先來官方介紹,來自九州福岡的「烏骨雞拉麵 龍」,在日本的名字叫「烏骨鶏らーめん 龍」,是有廿多間分店的連鎖店,賣點是用烏骨雞來做湯的材料,就是中藥常見的材料竹絲雞,據聞可以養陰潤胃、健脾益氣之效,看似十分健康。
這些表面東西之外,在下自行深入看看這店的客觀資料。在日本著名食評網站 tabelog,此店的得分大約是中等不算高,更重要的是食評不多,每家分店平均不及一蘭的1/10,即表示光顧的人很少。
再看看其官網,一般拉麵店的官網最大賣點是食物,然而這店的官網首頁卻大賣「加盟制度」,講明付出100萬日圓就能得到專利,可以準備開店,還詳細列明開支收入,讓瀏覽者覺得加盟此店會比其他拉麵連鎖店收入更高。
整個網站給在下的感覺,是賣「一盤生意」多過賣「一碗拉麵」,比起一蘭及香港一風堂更流水作業。在下本身比較喜歡專注食物的拉麵小店,因為徹底商業化的品牌,往往因為沒有料理職人的「心」而影響品質。
然而店的水準始終是靠食物本身去判斷,所以在下就決定親身一試,用自己的味蕾去判斷好壞。
店內只有兩張窄窄的桌和一排面壁吧台位,只能容納十多個客人,格局有點像銅鑼灣的豚王,但因為人客不多沒那麼擠逼。
牆上有日文字句和圖畫,令人想起現時暫停營業的銅鑼灣「廣島沾麵本舖爆彈屋」,不過這裡就較為兒童向,算是有點特色。
吧台位桌下有勾給客人掛袋,和旁邊的東京AGURA一樣,在下還是愛一風堂的籃子設計。
拉麵有幾款,包括「味噌拉麵」、「辣味噌拉麵」、「屋台豚骨拉麵」、「辛子高菜屋台豚骨拉麵」、「醬油拉麵」、「鹽拉麵」、「叉燒油麵」,種類不少,很符合其商業化的路線,也很適合香港人,但亦代表專注度不高。
等待時喝麥茶,在下是麥茶的粉絲,這杯夠冰涼但麥味太淡感覺一般。
先來一口湯,湯底味噌濃厚,雖然和在下於東京吃過的味噌名家「純蓮」有一段距離,但單計香港這味噌湯底算是不俗,然而也因此掩蓋了豚骨和雞的味道,湯底也沒有雞湯獨有的順滑感,也許要吃較淡的豚骨拉麵才能感受到。
相反半熟蛋是最好的一環,無論是流心度及蛋香皆有水準,不過近來在下已少見香港有名拉麵店有低水準的半熟蛋了。
筍條方面亦覺可以,厚度適中,浸湯到最後仍有一定的爽口感,也沒有渣。
另外有獨特的炸洋蔥,在下本身大愛洋蔥,炸香的更惹味,能提供爽脆的口感,但味道很濃很搶,是否適合配拉麵,真的見仁見智。
這個拉麵售價$98,和旁邊東京AGURA的價錢差不多,但這裡不收加一之餘,用手機顯示Like店家的Facebook Page更有九折優惠。同時鄰店卻要收加一,來回價錢相差超過20%,再考慮到材料份量,是頗大的差距。
整體來說,這店的拉麵雖然未到香港最高水平,所謂的烏骨雞健康賣點,在濃厚多油的情況下其實可以無視,但看價錢和份量,其實性價比也不差,但最近店方做了另一步讓在下降低評價減分。
就算是名氣一般的店,像上文提及找飲食博客來試食寫評,提供Facebook Like折扣,再加上一些傳媒報導,其實已經很足夠,走到團購這步實在是太Over。其實只要稍為做一下市場調查,就會知道過去曾做過團購的拉麵店,絕大部分都是水準一般,又何必自降身價呢?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