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1-09-02
31 瀏覽
在香港,吃腸粉的地方多的是,一般酒樓、粥舖由朝到晚都有供應,但在芸芸點心之中,腸粉從來只是配角,廣州則剛剛相反,不論是人氣店銀記或街坊店新聯,每朝早皆人頭湧湧,以拉腸為主、粥品為副,說出了兩地飲食文化的差異。除渡船街堂記外,最近太子砵蘭街出現另一間腸粉專門店,名為「第一」,位置就在大記攦粉的對面,地方小小,卻打正招牌賣即拉腸粉,莫非是香港銀記?非也,這裡賣的腸粉外表普通,特色在於供應不同口味的餡料,包括鴨絲、豬潤、魚片等,其實真的有點堂記影子。先來蜜汁叉燒拉腸 ($17),拉腸皮軟糯帶黏性,據知是沒加澄麵之故,口感跟平日吃的滑溜大為不同,可惜內裡的叉燒實在太失敗,色雅亦欠蜜味,一味軟腍非常單調,如不是出色的豉油搭夠,絕對是個不合格。接著是押上店名的招牌第一腸粉 ($17),以菜甫和豬肉燥作餡,後者味道香濃,雖然略嫌有點搶味,但配合菜甫吃,的確挺有新意的!地方細,裝修簡單,做的是街坊生意,服務就不要有甚麼期望,反正食完印象也不會深,至於店名「第一」的意思,或者係指太子「第一間」腸粉專門店卦 ...
除渡船街堂記外,最近太子砵蘭街出現另一間腸粉專門店,名為「第一」,位置就在大記攦粉的對面,地方小小,卻打正招牌賣即拉腸粉,莫非是香港銀記?
非也,這裡賣的腸粉外表普通,特色在於供應不同口味的餡料,包括鴨絲、豬潤、魚片等,其實真的有點堂記影子。
先來蜜汁叉燒拉腸 ($17),拉腸皮軟糯帶黏性,據知是沒加澄麵之故,口感跟平日吃的滑溜大為不同,可惜內裡的叉燒實在太失敗,色雅亦欠蜜味,一味軟腍非常單調,如不是出色的豉油搭夠,絕對是個不合格。
接著是押上店名的招牌第一腸粉 ($17),以菜甫和豬肉燥作餡,後者味道香濃,雖然略嫌有點搶味,但配合菜甫吃,的確挺有新意的!
地方細,裝修簡單,做的是街坊生意,服務就不要有甚麼期望,反正食完印象也不會深,至於店名「第一」的意思,或者係指太子「第一間」腸粉專門店卦 ...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