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2-05-01
144 瀏覽
紅磡有一條老龍坑街,毗鄰的就是那兩間「屍家酒店」,附近有各大吉儀店舖,對老一輩人來說,那邊陰氣重,沒必要也不會前往。僱偏街上就有食肆數間,入夜後的生意也是不俗,當中的老坑火鍋或隔鄰的膏蟹粥,更是備受網上食壇談論的「熱店」...........與同事說好了的火鍋之旅,由言起、籌備、改期直至成事,差不多用上一年時間,恰好近日本人壽辰,論這樣的生日飯,也真是「別開生面」了。攄負責攪手的同事所言,預訂時也想坐在戶外,不計舖內單位,由街外以及店內暗巷所擺成的椅桌,恰好組成為一個"L"字陣勢,看場面也是熱鬧。其實與這班嘩鬼一眾,先後已光顧過任飲任食及實惠散叫的火鍋食肆,但既然來得這特別之地域,自然要也要來一點新意思,基於生意不憂的情況下,自然不會是任飲任食,而每款生料,最平的也要近四十元一碟,加上一眾也是咀刁,啤酒也要點Asahi,預計這一晚的帳單,可甚為「和味」........不想了,還是吃了才算。既然送來啤酒,乃就先來兩款小吃,滷水鴨舌來得入味,汁底內的香料及藥材亦調教得宜,配上軟熟而彈身的鴨舌肉,有骨落地之下,自然成為送酒之選。此外還有薑蔥魚皮,論鯇魚皮的質感也是爽脆,雖然食味略淡,但經拖水
與同事說好了的火鍋之旅,由言起、籌備、改期直至成事,差不多用上一年時間,恰好近日本人壽辰,論這樣的生日飯,也真是「別開生面」了。攄負責攪手的同事所言,預訂時也想坐在戶外,不計舖內單位,由街外以及店內暗巷所擺成的椅桌,恰好組成為一個"L"字陣勢,看場面也是熱鬧。 其實與這班嘩鬼一眾,先後已光顧過任飲任食及實惠散叫的 火鍋食肆,但既然來得這特別之地域,自然要也要來一點新意思,基於生意不憂的情況下,自然不會是任飲任食,而每款生料,最平的也要近四十元一碟,加上一眾也是咀刁,啤酒也要點Asahi,預計這一晚的帳單,可甚為「和味」........不想了,還是吃了才算。 既然送來啤酒,乃就先來兩款小吃,滷水鴨舌來得入味,汁底內的香料及藥材亦調教得宜,配上軟熟而彈身的鴨舌肉,有骨落地之下,自然成為送酒之選。此外還有薑蔥魚皮,論鯇魚皮的質感也是爽脆,雖然食味略淡,但經拖水之後,再伴上薑蔥絲及醬油混過一番後,亦不失為一項美味小吃。 至於當晚的湯底,看過同仁們的撰文,知道店內有馳名的蕃茄鍋,只不過其中一位同事不太愛蕃茄,經考慮之後,最後來上一個芫茜豆腐大魚鍋,配料有豆腐、芫茜、腐竹等,再加入一件煎過的大魚於湯鍋內,本身鮮味之餘,亦是下火之選。 吃火窩自不免來一碟牛肉,既然一場來到,如果仍是普通的冷藏牛肉的話,倒有點「如入寶山空手回」的感覺。點了一大碟本地手切牛肉,甚麼部位可不太清楚,看表面的油花亦不算重,只是經淺灼之後,當中的肉質來說,於軟熟之中亦略帶嚼頭,雖然味道未致於十分濃厚,呈現的鮮味仍是不俗,不愧為「靚貨」之選。
其餘的生料也是以古靈精怪為題,節錄如下: 用豬粉腸作上 火鍋生料,倒是第一次遇見,只是這物也不容易熟透,加上同事們喜歡低溫煮食,最後還是一併地放入鍋內。熟後的質感還是偏向軟熟,加上內裡的腸壁已被煮至「起砂」,喜歡粉糯的口感不妨一試。至於同場的牛心碇,據說是牛心臟的主血管,這個嘛........任你怎麼煮也是極為硬實,食味也不是甚佳,算是見識一場。
這裡的鵝腸亦夠肥美,內裡肥羔甚多,灼後的質感可爽脆而有其彈性,稍沾點醬油已是佳物。至於同時奉上的豬白肺,則以腍滑為主,食後的感覺倒是軟綿綿的,鮮味是有一點的,倒不是甚有印象。 個人喜歡的還是鯇魚鰾,這本屬魚攤的下欄貨,攤開後可是呈現厚身之狀,可能有人認為口感上帶點韌身,其實也不是太難嚼開,尤其喜歡淡水魚的,可嚐出豐滿的鮮味,其實鮮與腥,也不過是一線之間。 另一款個人心水為豬腳筋肉,用的是豬隻的大腿內側,連筋帶肉的一碟生料,又是一道考驗耐性之物,將原碟放下後,,到接近熟成,足足近四十分鐘那麼多,出來的肉質有其嚼感而不過韌,不需太大牙力已可吃上來,當中鮮味亦足,不失為美味之物。最後意猶未盡下,再來一碟鮮宰田雞,雖有點於心不忍,上桌時確仍是「生猛」地掙扎著,肥厚的肉質確是呈現彈性,至於內裡的鮮甜之味,還需多大細說嗎?!
加上啤酒之後,最後四個人約千餘元離開,價錢倒是預算之內,食味來說還是偏向不俗,平心而論,生料的質素確來得新鮮,只是所吃的款式也稍為「怪」了一點,莫非身處這特別的地點,生死交襲之下效應?!再想深一點,死亡本是平常事,人始終也要往另一邊去,如屬笑喪者,何不帶點「黑色幽默」看待?! 想當氣氛亦算熱鬧,牛頭馬面也不會看中我們吧!是時候離開了,我們也要動身至「另一站」去..............
(待續)
陵之微調:B+
用餐於二零一二年四月廿一日晚上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