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1-10-05
116 瀏覽
手頭上有兩家新開的雞煲店未試,一家在西環,一家在旺角,以前常常在西環出沒,但現在可能一個月才會去一次,所以是日正好是假期,就趁時間充裕先去西環那家先。我沒有來過這個的熟食市場,只到過石塘咀那個,這邊有冷氣之餘又裝有固定的桌椅,看起來光猛又乾淨。一進去就看到大大隻「雞煲」二字,晚市時間已經坐了九成客,幾乎每一檯都有點雞煲。雞煲分兩種,有乾鍋 (大笪地雞煲)和火鍋 (麻辣雞煲),根據阿姐的解說:「乾鍋是當作一個小菜,想吃完雞打邊爐就點麻辣雞煲啦~」,所以我們就點了半隻麻辣雞煲。火鍋配料不算多,不過有很冷門的鱷魚片、鱷魚腩和鱷魚什,想起牠們的樣子就不太想吃。奉行我們的試水政策,還是先試試雞煲的水準才決定要不要加火鍋料。鬆弛對醬油很有研究,每次到訪一家新的火鍋店時,他總會先試試人家的火鍋豉油,不過很少聽到他說有什麼特別,但這次他竟然說這款豉油有鮮味,應該是用上比較好的牌子。雞煲用一個銀色鐵鑊上桌,湯底的顏色不算深,但傳來陣陣麻辣香。先試一口湯,很香濃的雞湯底,辣味不搶喉而是慢慢滲出來,麻味雖然不夠,但很有麻油香,是層次相當豐富的一個湯,而且有一種很特別的after taste,我跟鬆弛想來想去
奉行我們的試水政策,還是先試試雞煲的水準才決定要不要加火鍋料。 鬆弛對醬油很有研究,每次到訪一家新的 火鍋店時,他總會先試試人家的火鍋豉油,不過很少聽到他說有什麼特別,但這次他竟然說這款豉油有鮮味,應該是用上比較好的牌子。 雞煲用一個銀色鐵鑊上桌,湯底的顏色不算深,但傳來陣陣麻辣香。先試一口湯,很香濃的雞湯底,辣味不搶喉而是慢慢滲出來,麻味雖然不夠,但很有麻油香,是層次相當豐富的一個湯,而且有一種很特別的after taste,我跟鬆弛想來想去也想不起是什麼材料,但我覺得有點點像芋頭的味道。 這裡選用的雞是雞項,是指沒有生過蛋的母雞,恕我對雞的認識不多,我之前從來都未曾聽過這個名詞。雞項肉質嫩滑肥美,富有雞味,雖然只點了半隻,但份量不少,啖啖都是雞肉,而且這裡的雞件都事先醃過,不會單靠湯底把其煮熟,所以很夠味。另外 雞煲裡有大量的秀珍菇,如果覺得辣湯不適合淥菜的話,吃這些菇也足夠。
由於對雞煲的湯底很滿意,所以多點了幾款火鍋料和一碟涼拌萵荀。 涼拌汁是重慶酸辣粉的那種味道,帶點酸,調味上還可以,不過我覺得萵荀和酸味不太夾,蓋過了萵荀的爽甜,如果純以醬油和花椒油配搭會比較好。 吃辣鍋例牌會叫的金菇,份量不少。 自家製韮菜餃。上檯的時候是濕身而不是乾身上粉的,夾起的時候極黏,一不小心就會被餃皮弄爛。煮好的韮菜餃,令我想起一個新流行的潮語「hold住」,看看我咬了一口的餃,扁了,而且餃皮很厚,肉多菜少,實在是不合格。吃完第一隻之後鬆弛就覺得有點酸味,後來再吃一隻也有同樣的情況,所以整碟退回了。結帳的時候店員說可能是拿出來放久了所以有少許變壞,這方面一定要小心留神,萬一有客人吃完肚子痛就很不好了。 新鮮有膏鵝腸。 火鍋紙上是這樣寫著的,不過看看實物就知道到底有沒有膏啦!鬆弛超愛吃鵝腸,最肥最靚的鵝腸永遠在力奇才找到,這碟實在是錯誤描述。鵝腸雖然是爽口,但如果沒有膏的話就不會叫了,瘦的還是拿來豉椒炒好一點。 響鈴卷。只賣$18也不能期望是什麼上等貨色,裡面整夾雜著一些咬不斷的腐竹硬條,本來一咬到底的口感破壞了,還要忙著把硬塊吐出來。
麻辣雞煲是真的好吃,湯底獨特,用的雞質素又高,於我們而言可以位列雞煲三甲,只是火鍋料水準一般,幸好價錢便宜搭救。
上檯時滋滋聲,香噴噴的乾鍋也很吸引,應該會再來試試看。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