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09-05-06
30 瀏覽
這一期真的是大局連連,在上個星期和女友吃過鳳城後,這天又應惡男兄的邀請,和女友來到這間隠於銅記與天后之間的酒店內的中菜館,來半價試菜,而在菜牌上所寫的所謂小局,其真也有六十多人,是絕對不少人的小局。而在開圍前也吃吃它的小吃,是黏滿糖粒的腰果,吃下去很好吃,腰果沒有油膉味,糖粒更加是各位一粒吃完又一粒的原因,所以見到眾食友也是吃得津津有味,但為了留肚吃更多的菜式,也只好吃數粒了事。今晚的菜式非常豐富,有湯有涼菜有小吃有各式主菜及甜品,涼菜分別有花鵰醉鴿子及雪菜豆瓣酥,而小吃有桂花糯米藕片、焗釀生拆蟹蓋及椒鹽雞軟骨,再來的湯是西瓜老鴨燉湯,主菜分別有稻草炆西施骨、百花片皮雞、煎釀土鯪魚、子蘿咕嚕肉、沙拉蝦球、鰽白蒸肉餅及四喜花素,而單尾有飯品荷葉飯,而甜品是芒果布甸,聽起來已經是很豐富,很夠吃的了。先來的是涼菜,是花鵰醉鴿子及雪菜豆瓣酥,先談雪菜豆瓣酥,惡男兄一早已預言是吩咐師傅加入了苔條,在上菜時如食友所言,看上去好像是一堆山葵,而上面好像是假髮似的,但不要就此看輕此品,那堆山葵狀的東西是豆瓣酥,磨得粉粉的,絕對不是即刨山葵的質感,而其中也有豆殼的存在,而且吃下去的味道很夠,完全能抵銷豆
這一期真的是大局連連,在上個星期和女友吃過鳳城後,這天又應惡男兄的邀請,和女友來到這間隠於銅記與天后之間的酒店內的中菜館,來半價試菜,而在菜牌上所寫的所謂小局,其真也有六十多人,是絕對不少人的小局。
而在開圍前也吃吃它的小吃,是黏滿糖粒的腰果,吃下去很好吃,腰果沒有油膉味,糖粒更加是各位一粒吃完又一粒的原因,所以見到眾食友也是吃得津津有味,但為了留肚吃更多的菜式,也只好吃數粒了事。
今晚的菜式非常豐富,有湯有涼菜有小吃有各式主菜及甜品,涼菜分別有花鵰醉鴿子及雪菜豆瓣酥,而小吃有桂花糯米藕片、焗釀生拆蟹蓋及椒鹽雞軟骨,再來的湯是西瓜老鴨燉湯,主菜分別有稻草炆西施骨、百花片皮雞、煎釀土鯪魚、子蘿咕嚕肉、沙拉蝦球、鰽白蒸肉餅及四喜花素,而單尾有飯品荷葉飯,而甜品是芒果布甸,聽起來已經是很豐富,很夠吃的了。
先來的是涼菜,是花鵰醉鴿子及雪菜豆瓣酥,先談雪菜豆瓣酥,惡男兄一早已預言是吩咐師傅加入了苔條,在上菜時如食友所言,看上去好像是一堆山葵,而上面好像是假髮似的,但不要就此看輕此品,那堆山葵狀的東西是豆瓣酥,磨得粉粉的,絕對不是即刨山葵的質感,而其中也有豆殼的存在,而且吃下去的味道很夠,完全能抵銷豆的飽滯感,加上苔條來吃,更是有獨特的香味,不錯!
再來的是花鵰醉鴿子,一碟也有兩隻完整的鴿子,很抵吃,鴿子的肉有點兒過鬆了,口感是不太好的了,而此碟涼菜的另外一個靈魂花鵰也有欠醇香,淡淡的沒太大的酒味,很明顯所用的花鵰不是太好了,唯一可以折衷及經濟一點的解決此問題的方法是下多一點鹽提味吧,但其實此品在香港也還有很多其他上海館子是做得不錯的。
大家繼續吃小吃,接着的是炸得也很通透的椒鹽雞軟骨,而椒鹽也下得很足,所以個人覺得是鹹了一丁點,而且在其表面也還剩頗多的油份,但用來下酒,也真的是一流的。
再來的小吃是桂花糯米藕片,切得不厚不薄的藕片在其中空的位置釀入桂花及糯米,然後再炸起,個人愛吃桂花,所有有桂花香的物事也會愛吃,今天的也真的沒有失望,很明顯有適中的桂花味,也吃到軟糯的糯米,而藕片也能剛好在爽與粉之間取得平衡,整體很好吃的,唯一要彈的就只有及是那表面過多的油份。
跟上的是湯品了,那焗釀生拆蟹蓋在稍後才出場,今天喝的是這兒的特式湯,西瓜老鴨燉湯,吃起來此西瓜的質感是軟軟而潺潺滑滑的,正當本人懷疑此西瓜是否真的是在夏天大家愛吃的西瓜之際,問問惡男,肯定了是大家認識的水果西瓜,所以此湯喝起來很甜,而且也不光光只有甜味,當中也很有肉香的,但看起來及吃起來也不大像鴨肉,比較似豬展一點。
再來的已是主菜出場了,先來的是萬眾期待的稻草炆西施骨,真的多謝女友幫我拍下拆草分骨的過程,原來出場時是以稻草緊緊包裹着在內的西施骨,西施骨在稻草懷抱下,一起渡過了在爐口的日子,除了被炆得軟腍外,也深深的被稻草感染了,所以吃下去其汁及肉也是充滿了稻草的味道,而表頭原來的紅黃綠椒也只是配角而已,有食友說不吃其汁吃不到味道,但個人覺得只吃肉也可吃得到那獨特的草味,而汁,真的是放棄了,因為煮得如漿糊狀的,一大討好的茨汁而已,但也真的不能不讚嘆廚師何以想到以稻草入饌,創意分絕對是抵俾的,所以也不瘋狂的取了一小口的稻草來吃,當然最後沒有吃下肚,畢竟人類的腸胃是消化不了的,但單單的吸味也是很特別的經驗。
吃過精彩的稻草炆西施骨後,再補回焗釀生拆蟹蓋,在蟹蓋除了有生拆的蟹肉外,也混入了洋葱、麵粉、牛油、忌廉及菇粒等拌在一起,再釀回在蟹蓋內,再撒上麵包糠,在焗爐焗過後,即成,蟹蓋焗得熱騰騰,味道也調得好,加上真的是有蟹肉的,也沒有理由難吃的,但小弟也沒有能耐,未能吃得出以上的材料,在釀回蟹蓋前有否先炒香過,但怎麼說也是好吃及有心機之作。
百花片皮雞是本人第一次吃過的菜,很特別的,雞隻被片皮後再釀上蝦膠,也完全是功夫菜來的,而另一邊的蝦膠黏上芝麻粒後,再淋滾油至煮熟,吃起來的感覺是雞皮很脆,雖然說是片皮雞,但也還吃得出殘存的一點雞肉,而蝦膠也可說是彈牙,但絕對是有進步的空間的,蝦膠其實也可以釀得稍為薄一點。
煎釀土鯪魚又是一道功夫菜,如惡男兄所言,一尾鯪魚有幾貴呢,問題是要起肉手打至起膠,打得出今晚彈牙而又有咬口的,也很難,至少是比之前嶺南及鳳城吃的彈,但個汁比前兩者也要差,開始發覺廚房在處理茨汁方面的功夫有點需要改善。
子蘿咕嚕肉,不久前吃過陸羽的,也難免拿來作比較,肉也還可算炸得透,雜椒也煮得軟而爽,但那個咕嚕汁好像也是弄得滿碟也是漿糊,更加証實了自己以上所說凡感覺,而聽食友紅叮說德龍的咕嚕肉,是可以炒至收哂汁的,真的是令人仰慕呢!
沙拉蝦球的碟邊伴有大量的西蘭花,先吃點菜下肚,發覺是硬及寡了一點,可以的話,先炒過再放上碟會更好,但畢竟它也只是配角而已,所以也沒理由如此苛刻吧,再談主角蝦球,在先蘸上炸漿後,炸完後再與沙律醬同炒的,也如之前的炸物一樣好像是有點美中不足,雖說蝦球的肉質也是爽爽的,但其炸漿在沾上沙律醬後,已是變得軟軟的,不香不脆口而且也過厚,剝了那層皮吃後,更好吃。
鰽白蒸肉餅來了,大家也認為要叫白飯吃的,也有趣的全枱人分吃一個白飯,真的是有趣的經驗,說回此肉餅,豬肉吃起來也有咬口,但吃起來沒有太甘美的感覺,可能是不夠多肥肉吧,而且肉餅也真的是壓得過實了,肉餅是要鬆一點更好,但抵讚的是,今晚吃到的鰽白鹹魚,真的很有咸香,加上薑蔥下飯,真的是鹹魚白菜也好好味。
四喜花素,是以四款簡單的素菜冬菇、草菇、小棠菜及菜心煮過後,再淋上上湯茨而成,四種素以普通的方法煮熟的,要好吃也唯有靠那上湯茨了,雖說理論上應該是上湯,但理想跟現實往往是有距離的,此汁也真的是不大有味道,而且是大家以匙羹攪拌兩三下也是水汪汪的,又是茨汁惹的禍。
單尾再來一點澱粉質,是荷葉飯,一揭開荷葉,也嗅得出濃濃的荷香,飯粒乾身,粒粒分明有荷香,很好吃,很飽的也吃了兩碗。
最後來一道有名的甜品,是鯉魚形的芒果布甸,不談其外形,只談其內涵,芒果是酸的,而且是太少了,而其布甸又久芒果味,而蛋香及奶香也去了那兒呢,此芒果布甸令我覺得還是媽媽的好。
今晚也吃到一些特別的菜式,但在很多地方,還是有改善的空間,尤其是在炸功及茨汁方面的功夫,希望店家會留意留意。
雖然菜式及功夫上還有很多進步的空間,但整晚吃了那麼多的菜式,也只是每人二百三十元,惡男兄真的是冇得頂,安排上是一百分,無可挑剔,所以在此再三謝過他的邀請及安排。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