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3-11-09
5551 瀏覽
飲茶,是廣東人的固有文化。早上的早餐,有時候也喜歡到酒樓來個一盅兩件,食個點心,食個排骨飯,飲普洱茶,也可以為我工作的一天,補充精神及力量。是日,決定飲番個靚早茶才工作,在路途中,心想著要去拜訪一些老字號,想了又想之下,我決定前來西環,再一次拜訪這一家傳奇而又有點歷史的《叁去壹點心粉麵飯》。在香港,這一類型的舊式點心飯店,已經是買少見少。這一種大笪地酒樓,很平民,很簡陋,服務對像就是街坊老百姓。大家回想一下當年的香港社會,真真正正上茶樓飲茶,的確不是人人負擔得起。所以,平民點心茶檔,就成為了低收入老百姓的一個聚點,也就是《大飽易賣,大錢難撈。》的故事。而大家去一去拜訪一些位於街市熟食中心的點心茶檔,其根源都是同《叁去壹》一樣,服務平民。再者,以前的西環是貨運碼頭,這《叁去壹》也就是苦力們的食飯熱點。現今,老西環已經不再是當年的老香江了,但這一間《叁去壹》,依然保持了他的舊,保持了他的老香江味道。來者,大多是住在附近的老人家。不過,這一家小店曾經出現在電視台的飲食節目中,餐樓內,不乏一些冒名而來的年輕人,他們都同我一樣,一來到就拿起相機,到處拍,每一個食物都拍。在這類型的茶樓仔,飲茶開茶
是日,決定飲番個靚早茶才工作,在路途中,心想著要去拜訪一些老字號,想了又想之下,我決定前來西環,再一次拜訪這一家傳奇而又有點歷史的《叁去壹點心粉麵飯》。
現今,老西環已經不再是當年的老香江了,但這一間《叁去壹》,依然保持了他的舊,保持了他的老香江味道。來者,大多是住在附近的老人家。不過,這一家小店曾經出現在電視台的飲食節目中,餐樓內,不乏一些冒名而來的年輕人,他們都同我一樣,一來到就拿起相機,到處拍,每一個食物都拍。
《叁去壹》的燒賣,入口的感覺也是比較粗鞋,而且這是一個純豬肉的的肉餃。也證明了,窮人的確食不起海鮮,當時的窮苦力,有一舊粗粗鞋鞋的豬肉,已經是十分之美味,而《叁去壹》,的確是保留了當年當日的那一種味道。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