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0-01-17
45 瀏覽
經過聖誕一輪大飲大食以後,為免脂肪收入太過豐厚,特與友人們到大圍踏單車,誰知這次又變成增肥之旅...。我們一行7 人由大圍踩至大埔,又累又餓,一致決定到新達廣場品茗,到達後發現那裡有新開的酒家,於是大夥兒到那裡開餐。哈!那裡的食物果然不俗,大部份都材料新鮮,味道也好。特別喜歡那裡的腸粉,又薄又滑的腸粉固然頗考功力,再加上濃濃的米香就更難得了,因為證明店方在食材選擇下過功夫。燒腩仔又是另一滿意之作,燒肉皮又厚又脆,肉也香嫩味美,比不少老字號更好吃,證明只要用心做好菜就是能令食客得益。經過一輪狂風掃落葉,大家都吃得大半飽,再吃炒粉麵似乎太多,於是叫了個魚湯西洋菜餃米線,很多酒家對這些主食都不願下太多心思,但這個米線餃鮮湯甜米線有口感,可算是交足功課了。吃了整桌食物我們都飽得不得了,但看見鄰桌的「百寶袋」樣子可愛,細問待應後知道裡面的是芫荽和雜菌,用春卷皮包好再炸,於是又要了一客,雜菌以蠔油炒過並加入惹味的芫荽,用料普通但創意可嘉,好!在香港雖然酒家多過米鋪,但要找一間味道好就不容易了,希望店方能繼續努力,令食客得益。
哈!那裡的食物果然不俗,大部份都材料新鮮,味道也好。特別喜歡那裡的腸粉,又薄又滑的腸粉固然頗考功力,再加上濃濃的米香就更難得了,因為證明店方在食材選擇下過功夫。燒腩仔又是另一滿意之作,燒肉皮又厚又脆,肉也香嫩味美,比不少老字號更好吃,證明只要用心做好菜就是能令食客得益。經過一輪狂風掃落葉,大家都吃得大半飽,再吃炒粉麵似乎太多,於是叫了個魚湯西洋菜餃米線,很多酒家對這些主食都不願下太多心思,但這個米線餃鮮湯甜米線有口感,可算是交足功課了。吃了整桌食物我們都飽得不得了,但看見鄰桌的「百寶袋」樣子可愛,細問待應後知道裡面的是芫荽和雜菌,用春卷皮包好再炸,於是又要了一客,雜菌以蠔油炒過並加入惹味的芫荽,用料普通但創意可嘉,好!
在香港雖然酒家多過米鋪,但要找一間味道好就不容易了,希望店方能繼續努力,令食客得益。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