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2-06-17
66 瀏覽
別誤會,這題目可沒政治意味,雖然自從回歸後,一股政治勢(請用曹仁超國語讀出)力在西環越來越強,甚至有蓋過中環之勢.其實不只政壇,飲食界也有同樣趨勢.從前找地方吃飯,我們會想:去蘇豪,中環,還是尖沙咀?但隨著越來越多高質素的餐廳在西環駐腳,蘇豪甚有西移之勢.一例,就是開業兩個月,老闆曾在蘇豪經營西班牙餐廳Comida Grill的西班牙小廚房,Tapaella Grill.餐廳設於厚和街,別看這街好像橫街窄巷,其實餐廳林立,無論白天夜晚都人流十足.最棒的是這條小街像把幾個世界融合:一邊是有歷史的廣東茶檔,對面是泰國菜館,旁邊是薄餅店,前一點還有日式爐端燒小店.現在加進一間西班牙餐廳,為這條食街添加新元素.店子調得燈光極暗,加上四目可見的西班牙女郎圖片,是想把餐廳從外面的舊樓羣隔開掉?但聽那音樂,外國人居多的客人,加上滿屋炭燒香,誰還會相信這裡是西環?眼看有白領在hh,猜想他們是從別區搬來西環的年輕中產吧.西環在變,但變的不但只樓價,設施,交通,更有整個文化.區外人帶來的不只是越滾越高的樓價,更有對居住環境的要求.你看酒吧林立的海徬和吉席街? 這晚不知是否我們走運,碰巧塞渠,水漏得滿地也是
一例,就是開業兩個月,老闆曾在蘇豪經營西班牙餐廳Comida Grill的西班牙小廚房,Tapaella Grill.
這晚不知是否我們走運,碰巧塞渠,水漏得滿地也是,幸好沒臭味,否則這晚餐廳肯定total-loss.涉水到已預訂而窄小的枱,老闆和侍應因為水而忙得快瘋掉.
飲飽食醉,更覺身處的暗室不像西環,而在蘇豪的某處.
誰說西環老餅?這區正在變天.將來,此區的樓價,地位,都只會越來越高.
只希望新潮的能和老舊的一套融洽共處,別把這裡獨有的歷史文化人情風土驅趕掉,就好了.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