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3-11-19
2244 瀏覽
小時跟家人出外用膳都是吃西餐的多,因為家裡也會煮中菜,而且父母都愛偶爾鋸鋸扒。說的西餐不是現在大商場常見的連鎖餐廳,也不是中環蘇豪堆滿外國人臉孔的外國菜館,而是香港獨有,多國菜混合而成的豉油西餐。喜歡這種美食混血兒,連在日本時也常吃洋食。偏偏港式豉油西餐卻越來越少見,比較有名的老店想來就只剩下荃灣的莎樂美、佐敦的太平館、土瓜灣的哥登堡、太子的金鳳和這家名寶石了。門口以中菜廳常用的大銀框架展示菜單,菜單設計若茶餐廳,跟內容一樣中西合壁、多元化。餐廳分了兩層,要到上層登記等候安排入座。我們二人星期天晚上來到,人頭湧湧的,不過等了十多分鐘便可入座。美極、辣椒仔甚至李派林喼汁都放了在桌上,不過就沒有近日城中大熱的May姐必備品。餐前麵包是放了在紙杯中烘焗的餐包,新鮮柔軟得很。伴上坊間茶記快餐都用的Anchor軟植物牛油,一切來得太親切。紅白湯我們各要了一客。羅宋湯橙紅色豔,酸辛味調得恰好。舀一匙便見滿是湯料,甘筍、椰菜、西芹、洋蔥、馬鈴薯和牛肉等,還有想必已煮得融化掉的蕃茄,如此豐盛,怎能不好喝?忌廉湯濃稠剛好,入口順滑,又是滿是雞絲、磨菇、火腿絲和洋蔥等湯料。光是湯品就製作得如此一絲不苟,叫
喜歡這種美食混血兒,連在日本時也常吃洋食。偏偏港式豉油西餐卻越來越少見,比較有名的老店想來就只剩下荃灣的莎樂美、佐敦的太平館、土瓜灣的哥登堡、太子的金鳳和這家名寶石了。
近日從食友得知上月吃過不俗的海鮮茶檔永豐現已易手,不單菜價飈升,水準亦一落千丈,心頭如臨噩耗。港式美食是我們的文化瑰寶之一,求求名寶石在時代巨輪下,還是要繼續閃爍生輝下去。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