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2-12-07
5064 瀏覽
益新美食館大名如雷貫耳, 自己不是港島人, 不是對很多食店很熟悉。不過這店在它搬到了利舞臺就已知道, 雖不是很久, 但已時大名鼎鼎。素知該店著重古法廣東菜, 亦是以小菜起家, 故雖已搬到了灣仔也一直希望來試上一試。但又知該店是名人飯堂, 不少達官貴人都是這裡的常客, 越說越癢。 正好友人訂位, 一行九個壯丁闖一闖關。我是第二個到埗的, 見店舖招牌光鮮, 甚有派頭。一室木器裝潢, 枱面放得疏落, 牆壁兩旁放滿舊照, 極盡名人飯堂格局及氣派。七時未滿, 見餐廳每桌都有人, 心知餐廳的受歡迎程度。坐下, 與朋友一輪抬槓; 人齊, 便隨友人點菜論食。友人們都如數家珍般道出這裡的招牌菜, 我便一一點頭, 一心試試就裡。見侍應好不生趣的跟我們點菜, 亦邊說邊走的跟我們留起部分菜式, 可見餐廳的招牌菜是多麽的搶手, 亦加強了我的期待。而第一味到來的是金錢雞, 這味古法燒味菜式, 香港難找。因為識做的人少, 而常吃這味膽固醇高企菜式的人不多, 所以漸漸便淡出了。現在能找到比較好的, 可能要到澳門了。 不過吃到這樣的金錢雞都是第一次, 我從來沒有吃過如此硬實的一件金錢雞。 珍肝硬得粗糙, 肥豬肉不甘香。
我是第二個到埗的, 見店舖招牌光鮮, 甚有派頭。一室木器裝潢, 枱面放得疏落, 牆壁兩旁放滿舊照, 極盡名人飯堂格局及氣派。七時未滿, 見餐廳每桌都有人, 心知餐廳的受歡迎程度。坐下, 與朋友一輪抬槓; 人齊, 便隨友人點菜論食。
老實說, 寫食評百篇, 從未對一家餐廳每一味菜式都如此苛刻。名人飯堂? 好友聚會的好場所? 難免令人覺得名人們來是為工事商務討論, 費寢忘餐而食不知髓。好友聚頭都只是話當年而非食好菜, 其實順手拈來一家可能比這裡好。而餐廳這樣的服務與食物表現與這樣的收費, 真是過不了自己的口中的味蕾。在競爭激烈的灣仔食肆, 要企得住腳, 除名氣外, 持久高企的食物與服務質素才是餐廳長青的不二法門, 還請餐廳先重。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