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4-12-05
2020 瀏覽
金田家,又一家來自日本的拉麵店數月前座落香港,選址登龍街豚王分店附近,勇氣可嘉,過江龍鬥本地薑,本以為好戲連場,可惜煞那間已見高下,豚王依然長龍,金田家雖然口啤不俗,但遠不及鄰居之受歡迎。香港有openrice,而日本就是Tabelog,據說每幾個日本人就有一個是Tabelog的用家,所以認受性非常高,而Tabelog 把金田家評分為4分,是九州第一,相信自有一番本領!可是,人人口味不同,何況是穿舟過洋到外地,雖說香港人喜歡日本美食,但從小習慣的口味總是改不了,相信不少過江龍皆難以決擇,是否需要略改烹調方法以迎合本地人口味!依我之見,日本巿場能夠支持衆多著名拉麵店是因為她們各有鮮明之個性,湯底以濃淡醬油分辨,配料以選材及自家配方,整體論配合,各省各區嗜好不一,自有喜好及地道個性。來到香港,因為市場細小,大眾口味不及日本廣泛,因此並非人人成功!話說過來,香港人消費能力高,生存尚可以,打出名堂,就不容易。周四七時半到達金田家,正門被人龍擋著,也許下班人仕等車之故,應該不是來自豚王,亦無意核實,只是打斷了我的大門照,只可以向上移。拉麵店玻璃大門上已有食物介紹,客人可以了解後方才決定光顧。踏入
香港有openrice,而日本就是Tabelog,據說每幾個日本人就有一個是Tabelog的用家,所以認受性非常高,而Tabelog 把金田家評分為4分,是九州第一,相信自有一番本領!可是,人人口味不同,何況是穿舟過洋到外地,雖說香港人喜歡日本美食,但從小習慣的口味總是改不了,相信不少過江龍皆難以決擇,是否需要略改烹調方法以迎合本地人口味!
依我之見,日本巿場能夠支持衆多著名拉麵店是因為她們各有鮮明之個性,湯底以濃淡醬油分辨,配料以選材及自家配方,整體論配合,各省各區嗜好不一,自有喜好及地道個性。來到香港,因為市場細小,大眾口味不及日本廣泛,因此並非人人成功!話說過來,香港人消費能力高,生存尚可以,打出名堂,就不容易。
拉麵店玻璃大門上已有食物介紹,客人可以了解後方才決定光顧。
一人晚餐,首次光顧,挑選了經典金田家叉燒拉麵,麵質是普通硬度,特意看看掛湯度,正常蔥量及追加溏心蛋。店員禮貌地告知可選熱水或冷水供應,是晩天氣急降至14度,當然是熱水適合,非常窩心 ,小店靈活地迎合天氣提供温水於怕寒的食客。
其他配菜方面,紫菜乾身香脆,黑木耳切幼絲爽口稱職。亦有試吃桌上的配菜,白芝麻生磨新鮮添香,蒜蓉添辛,少量加入拉麵得宜;酸蘿蔔呈紅色,味極酸宜作餐前吃,但非我杯茶;靜吃鹹菜極鹹宜辣,適合愛好者,我亦嚐試加了一些在拉麵中,看看味道有何分別。
繼續品嚐,瞬間完成所有材料,剩下四分一湯水時,其怪地開始覺得湯頭過鹹,是否因為自己加了漬鹹菜?而且腸胃叫停,湧現一陣過飽之泄感,無法把湯喝完 !也許在不知不覺中,未有察覺4片肥叉燒及濃郁豬骨湯之熱量,胃納有限,下次要嚐豬肩位了。
田舍家,水準不俗,每款食品皆到家,也許肥叉燒就是她的個性,喜歡與否,當然因人而異,但走到登龍街,又何需每次排隊豚王,旁邊亦有一家好選擇。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