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
12
7
等級4
日式吉列豬扒(とんかつ)好好食、好出名就好多人都知,吉列牛?乜料先?其實,吉列牛先至係日式吉列美食元祖,百幾年前已經喺東京銀座嘅日式西洋料理老字號「煉瓦亭」的餐牌上出現。不過,為遷就日本人口味,廚師將牛改為豚肉,而且越來越受歡迎,很快就蓋過元祖的吉列牛。吉列豬扒甚至成為地道日式美食,很多日本人已經忘記其實源自西洋料理。唔知點解,大約六七年前左右,吉列牛扒忽然再次在日本流行起來。這股旋風也在2016年吹到來香港。第一次在香港食吉列牛扒的地方正是香港第一間(印象中)供應吉列牛扒的「琥酌」,估唔到這間將吉列牛扒風氣從日本引入香港的餐廳竟然敵不過疫情,去年結業收場。記得2019年中,將軍澳東港城2樓某一角曾經出現「京都勝牛」的裝修圍板,一直非常期待,但等到年尾都未開幕;去到2020年初,甚至裝修圍板上的廣告照片都消失了。再過不久,舖位已變了另外一間餐廳。在差不多已經忘記了的時候,估唔到去到2020年底,「京都勝牛」終於繼台北及南韓之後,落戶香港,還要在銅鑼灣及將軍澳連開兩間分店。將軍澳分店由原計劃的東港城遷移至近一兩年已成為將軍澳的美食集中地 Monterey Place 。去到時已經有10幾
更多
日式吉列豬扒(とんかつ)好好食、好出名就好多人都知,吉列牛?乜料先?其實,吉列牛先至係日式吉列美食元祖,百幾年前已經喺東京銀座嘅日式西洋料理老字號「煉瓦亭」的餐牌上出現。不過,為遷就日本人口味,廚師將牛改為豚肉,而且越來越受歡迎,很快就蓋過元祖的吉列牛。吉列豬扒甚至成為地道日式美食,很多日本人已經忘記其實源自西洋料理。唔知點解,大約六七年前左右,吉列牛扒忽然再次在日本流行起來。這股旋風也在2016年吹到來香港。第一次在香港食吉列牛扒的地方正是香港第一間(印象中)供應吉列牛扒的「琥酌」,估唔到這間將吉列牛扒風氣從日本引入香港的餐廳竟然敵不過疫情,去年結業收場。

記得2019年中,將軍澳東港城2樓某一角曾經出現「京都勝牛」的裝修圍板,一直非常期待,但等到年尾都未開幕;去到2020年初,甚至裝修圍板上的廣告照片都消失了。再過不久,舖位已變了另外一間餐廳。在差不多已經忘記了的時候,估唔到去到2020年底,「京都勝牛」終於繼台北及南韓之後,落戶香港,還要在銅鑼灣及將軍澳連開兩間分店。
11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47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將軍澳分店由原計劃的東港城遷移至近一兩年已成為將軍澳的美食集中地 Monterey Place 。去到時已經有10幾人在排隊,旁邊是台灣過江龍「段純貞牛肉麵」,同銅鑼灣分店的安排一模一樣。原來兩間餐廳同樣由香港某餐飲集團以合作形式引入,唔怪得打孖拍住上。
42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典型日式餐廳佈局,門口櫥窗擺滿了仿真度極高的食物模型,將餐牌上的各款美食呈現出來,對懶得睇餐牌的人有很大幫助。
6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4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室內設計簡約,一望落去已經知道係日式餐廳。以淺色木材為主要裝修材料,牆上又裝裱了充滿東瀛風情的裝飾品及圖案掛畫。
25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49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餐牌內的選擇很多,除了主打的吉列牛之外,亦有吉列豬扒、吉列蝦、吉列蠔,甚至吉列三文魚柳!估唔到竟然還有大吟釀,但日本酒似乎同吉列豬扒唔係好合襯?
90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59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54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40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37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48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96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89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19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71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京都勝牛」創業歷史很短,第一間店於2014年才在京都駅前開業,但短短幾年,分店已經遍布全國主要城市。雖然分店數量同其他大型連鎖餐廳集團比較仍然有一段距離,但業務發展已經非常迅速。烹調技術有精準要求:麵衣用日本產麵粉、雞蛋及麵包糠配制;徹底沾滿整塊牛扒後,再用190度的高溫熱油,快炸60秒將麵衣炸至酥脆金黃,內裡則維持著3成熟的牛扒最佳鮮嫩熟度。另外一個賣點係搭配上7種不同的調料創造出獨特個人化吃法,其中以「元祖炸牛排」沾裹溫泉蛋的濃郁滋味最具人氣!
87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101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91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每份套餐都包括無限添加的味噌湯、椰菜絲沙律及麥飯。
81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第一次幫襯一定要揀元祖炸牛扒套餐($158)試吓最基本的味道。看到眼前這份外皮炸得酥脆,裏面卻是剛剛好3成熟、粉嫩無比的牛扒,足以令人垂涎三尺,不得不驚嘆日本人對於油炸溫度與時間掌控的準繩度,甚至可以控制海外分店的質素也要跟足日本店的要求。
元祖炸牛扒套餐
$158
82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元祖炸牛扒套餐
$158
15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162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4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享用之前當然要睇睇指令説明,原來每種醬汁 / 調料各有特色。隨定食奉上只有5種牛カツ醬汁 / 調料綠芥末咖喱醬招牌牛扒醬鰹魚和風露新口味山椒鹽七味唐辛子玫瑰鹽則放在餐桌上;至於日式溫泉蛋($15)就要額外加錢 ⋯⋯ 原來總共有8種牛カツ醬汁 / 調料。至於椰菜絲沙律就有胡麻醬及和風沙律醬(即是日式柚子沙律醋)兩種典型配搭,同吉列豬扒店一樣。招牌牛扒醬以 Worcestershire sauce(喼汁)為底,加入芝麻蓉及蔬菜熬煮,增添香氣以及清甜,味道獨特。鰹魚和風露顏色金黃透明,味道混合了鹹香鮮。
29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29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2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元祖牛カツ套餐選用翼板牛(Chuck flap),油花均勻,肉質口感有彈性、亦有少少嚼勁;入口表面香脆,咬落牛味濃郁。嚐過3成熟的牛肉鮮味後,可以將牛排放在小酒精烤爐上,煎牛扒之前先利用沙漏睇時間,預熱烤爐 1分鐘。每邊加熱幾秒,剛剛好煎到外脆內軟的五成熟口感。牛扒變得熱辣辣,多了肉香;油脂受熱溶化滲出,牛香更加明顯 ⋯⋯ 又是另一番滋味的吉列牛扒!
15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16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9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餐牌推介三款較為貴價的吉列和牛。本來想叫每日限定嘅特選日本黑毛和牛西冷($348),但今日已經售罄,而鹿兒島A4 黑毛和牛西冷($438)又唔係好抵食。退而求其次,只好揀極上和牛M9牛腰脊套餐($285),喺分級方法,就知道係澳洲和牛。
30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31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41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再一次要佩服廚房出品質素的穩定,澳洲 M9和牛腰脊同樣是外皮炸得酥脆,裏面卻是剛剛好3成熟、粉嫩無比的牛扒。有比較之下,澳洲 M9和牛明顯較元祖炸牛扒套餐的美國翼板牛更多油花、牛味更香濃、肉質更鬆軟。就算未食,肉眼都可以分辨出兩者的脂肪分布及肉質紋理有所不同。
極上和牛M9牛腰脊套餐
$285
12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2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0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用烤爐稍稍煎香牛扒,蘸一點咖喱汁。日式咖喱獨特的、帶有蔬菜清甜的香辣,估唔到與吉列牛扒也相當配搭。剩下來的咖喱醬用來撈麥飯也相當好味道,就似是食緊日式咖喱。
7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6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3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加了日式溫泉蛋($15)。一如推介的人氣品嚐方法,牛扒沾裹溫泉蛋果然滋味濃郁,牛香加上蛋香,美味無窮,食完一件馬上要食第二件!剩下來的溫泉蛋又可以用來撈麥飯!
3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8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5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還揀了一個兒童餐($88),包括薯條、炸雞、忌廉蟹餅、北海道忌廉泡芙及果汁一杯。忌廉蟹餅及北海道忌廉泡芙味道相當好,拍得住吉列牛扒的質素;炸雞就令人失望。以為日式料理的炸雞質素一定有返咁上下,點知原來唔係炸雞件,只係類似麥當勞質素的麥樂雞 ⋯⋯ 對比其他出品,可以用難食去形容。
兒童餐
$88
0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9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15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吉列牛扒的確好味道,同吉列豬扒比較又是另一番滋味;兩者各有各的美味。唯一美中不足就是一如其他日本過江龍餐廳,香港分店的價錢比起日本店貴40至50%,覺得有點被騙、唔抵食。
11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張貼
評分
味道
環境
服務
衛生
抵食
用餐日期
2021-05-15
等候時間
15 分鐘 (堂食)
人均消費
$200 (午餐)
推介美食
元祖炸牛扒套餐
$ 158
元祖炸牛扒套餐
$ 158
極上和牛M9牛腰脊套餐
$ 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