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10
2
等級4
2015-09-08 2718 瀏覽
之前提及過武士拉麵,前身是東京アグラ,師父回日本後徒弟在原址改名武士拉麵。早前師父回歸,在灣仔重開東京アグラ,當然要去試試。師徒較量,到底勝負誰屬?兩師徒的鋪頭也不是很大,但師父的多了幾張四人方枱,牆身的木板很有親切感…跟我家的地板很像﹗(笑)這裡午飯時間可以加錢換購炸雞或餃子,不過拉麵一碗其實很飽,沒理由辛苦自己。打開餐牌,只有文字沒圖片,還好字沒有很密。拉麵沾麵以外,還有較少見的油拌麵。除了可以加麵加配料更飽肚外,還可以點碗飯和飯糰,還是飯比較吸引呢?本來想吃豚骨魚介鹽味檸檬沾麵,但想到要和徒弟的出品比併,選特製豚骨魚介醬油沾麵會比公平,其他口味就留待日後再試吧。師父可能見沒甚麼客人,好像有點嘆慢板,反正我也不急就是了。先吃麵條,師父的質素反而較遜色,徒弟的麵條因混和了麻油,味道香濃而惹味。這邊的麵條少了麻油,暴露出麵條不夠蛋香或麥香的缺點,另外麵條彈性亦稍弱一點,可能是過冷河工序做法有異吧?今次的沾汁油花不少,本以為很油膩,但味道比想像中的來得清淡,魚介的鮮甜味相對突出,並帶醬油的鹹香,入口不會覺得很漿,加上大量的青蔥,這種清新的味道很不錯。裡面的配料除了叉燒粒外,還有不少的洋蔥
更多
之前提及過武士拉麵,前身是東京アグラ,師父回日本後徒弟在原址改名武士拉麵。早前師父回歸,在灣仔重開東京アグラ,當然要去試試。師徒較量,到底勝負誰屬?
106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兩師徒的鋪頭也不是很大,但師父的多了幾張四人方枱,牆身的木板很有親切感…跟我家的地板很像﹗(笑)
105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84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這裡午飯時間可以加錢換購炸雞或餃子,不過拉麵一碗其實很飽,沒理由辛苦自己。
168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打開餐牌,只有文字沒圖片,還好字沒有很密。拉麵沾麵以外,還有較少見的油拌麵。除了可以加麵加配料更飽肚外,還可以點碗飯和飯糰,還是飯比較吸引呢?本來想吃豚骨魚介鹽味檸檬沾麵,但想到要和徒弟的出品比併,選特製豚骨魚介醬油沾麵會比公平,其他口味就留待日後再試吧。
152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師父可能見沒甚麼客人,好像有點嘆慢板,反正我也不急就是了。
特製豚骨魚介醬油沾麵
$105
71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先吃麵條,師父的質素反而較遜色,徒弟的麵條因混和了麻油,味道香濃而惹味。這邊的麵條少了麻油,暴露出麵條不夠蛋香或麥香的缺點,另外麵條彈性亦稍弱一點,可能是過冷河工序做法有異吧?
沾麵
44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今次的沾汁油花不少,本以為很油膩,但味道比想像中的來得清淡,魚介的鮮甜味相對突出,並帶醬油的鹹香,入口不會覺得很漿,加上大量的青蔥,這種清新的味道很不錯。
沾汁
49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裡面的配料除了叉燒粒外,還有不少的洋蔥粒,中和了濃郁又肥膩的豬骨湯底,又令湯底增添甜香。
47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叉燒這裡有兩款,就先吃薄切的一款。師傅的刀工很好,切得薄如蟬翼。色澤淡白的肉片味道也清淡,有點像火腿肉的感覺。而上面又大灑上了鹽花和黑胡椒,簡單的調味卻起了很好的化學作用,此完美的組合讓看似平凡的叉燒肉有著不平凡的味蕾。(抽水要註明)
叉燒
49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而另一款叉燒是我們熟悉的五花腩肉,肥瘦相間的叉燒,味道與台灣滷肉相近,帶有甜味,一咬下去軟淋而滲出油香,相當不錯,若能在上菜前先烤熱一下就更吸引。
叉燒
67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甚麼是好的溏心蛋?這隻蛋,外層結實帶醬油香,內裡的蛋白卻滑溜如豆花。蛋黃呈半凝固,鹹香相當濃郁。此三層溏心蛋,絕對是香港數一數二的珍品。
溏心蛋
69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筍乾色澤淺棕色,外表泛著光澤,吃下去是濃郁的麻油香氣,口感爽脆,一向不愛筍乾的我也覺得還不錯。
筍乾
51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吃畢後著師傅再加點湯,再次加上滾熱的豬骨湯和青香蔥花,自然比變涼了的沾汁好喝,但由於本身的魚介味不算很強,就變得像一碗豬骨湯了。由於湯底的油膩度不高, 對於習慣了濃厚高脂肪豬骨湯的香港人來說,喝起來似乎會覺得淡了一些,就當為自己的健康著想吧?
79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欣賞徒弟的擺碟和麵條,但更欣賞師父的湯底和溏心蛋,加上價錢上師父可說是完勝,作為徒弟要努力呢﹗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張貼
評分
味道
環境
服務
衛生
抵食
用餐途徑
堂食
人均消費
$105 (午餐)
推介美食
特製豚骨魚介醬油沾麵
$ 105
沾汁
叉燒
叉燒
溏心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