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3-07-26
639 瀏覽
在香港,港式日本菜很多,但走真正日式路線的也有,然而大部分都是樓上小店,主力做日本人生意,分分鐘店員只會講日文,所以除非和一大班日本文化愛好者或者和日本人一起,在下很少去那些地方,因為會為不好此道的朋友帶來焗促的感覺。Dining Kitchen Vegi 過去曾在尖沙咀開店,名為 Farm Kitchen Vegi,在下有光顧過,算是比較能做到日式感覺的大眾化餐廳,特別是全場八成都是OL這一點極似日本同類食店。早前打算再光顧,但發現已經停業,上網看到原來在銅鑼灣有另分店,就決定來試試。假日的晚上,本來想去吃 Cafe & Meal MUJI,但去到發現壞了爐頭只有冷盤,臨時打電話去 Dining Kitchen Vegi 訂座都仍然有位,看來生意不算十分好。而且接電話的不懂中文,英文聽起來有明顯的日文口音。上到去,環境和尖沙咀開揚廣闊的格局很不同很細小,只有三張四人桌,其他就是吧台位。此外還有戶外空間方便吸煙,但在夏天還是免了。感覺讓人想起樓上居酒屋,果然名字由「Farm」變成「Dining」是有玄機的。餐牌內外設計皆十分精緻,甚有日式風格,連是日精選的手寫黑板都寫得十分漂亮,盡顯日
Dining Kitchen Vegi 過去曾在尖沙咀開店,名為 Farm Kitchen Vegi,在下有光顧過,算是比較能做到日式感覺的大眾化餐廳,特別是全場八成都是OL這一點極似日本同類食店。早前打算再光顧,但發現已經停業,上網看到原來在銅鑼灣有另分店,就決定來試試。
上到去,環境和尖沙咀開揚廣闊的格局很不同很細小,只有三張四人桌,其他就是吧台位。此外還有戶外空間方便吸煙,但在夏天還是免了。感覺讓人想起樓上居酒屋,果然名字由「Farm」變成「Dining」是有玄機的。
吧店正前方是開放式廚房,當然煎炒煮炸在更裡面做,這裡就用來做沙律或倒湯倒汁,並留意到雖然主廚是日本人,負責做沙律及廚房的人卻講廣東話。
相比起大阪燒,這個以日本山芋為主要材料,口感輕盈得多,配合醬汁又有一定的香濃,吃著吃著也不會覺得膩,很快就全部KO。
來一口飯,豆香濃郁,玄米粒粒飽滿又有咬口像意大利飯,水準比很多意大利餐廳的Risotto還高。
甜品有紅豆白玉 ($48),雖然在下愛日文飲食文化,但對日本傳統甜品不感興趣,特別是紅豆和白玉的口感,所以Pass。
打開後賣相像芝麻糊,吃入口似是更軟更滑的布丁,和在下所認識的慕絲有相當距離,然而不太甜有淡淡的芝麻香味,是清新不會膩滯的甜品。
用餐過程中店員頻頻添水,而且因為整家店內其他客人全部都是日本人,大家都懂得小聲說話不會嘈吵,讓小小的店也能保持寧靜舒適的環境。
和尖沙咀店比較,這裡因為變成小店,沒有 Farm 那樣多人和嘈吵,顧客少亦有助保持品質的控制,是為兩大優點。埋單每人約$250,而且是剛剛飽,追求份量的朋友可能會覺得份量較少。此外看似素菜的菜色,例如山芋燒餅及豆奶煮茄子玄米焗飯,其實都有肉在內,素食者光顧時要加倍留意。
整體來說,這間 Dining Kitchen Vegi 完全帶出傳統日本食店的特色,包括環境寧靜舒適,菜色賣相精緻,食物水準甚高,服務勤快有禮。如你喜歡傳統日式料理的精緻和水準,地點方便又小巧的 Dining Kitchen Vegi 是值得你一去的好選擇。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