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
22
5
等級4
2007-02-24 43 瀏覽
早前已經與食友談過這裡的椒鹽元蹄,聞說炸得香脆惹味,就趁開年飯局,與一班喜歡到處吃的食友來寧波「開飯喇!」先來幾味冷盤,是醉雞、醉豬手、烤夫、炸鱔、海蜇頭,試過老上海、天香樓、留園幾間菜館後,不得不拿出來作比較,醉菜:雞、醉豬手不期望會做到留園、天香樓的水準,亦不期望用花鵰將豬手浸過夜待其入味,但吃得出酒肉分離的感覺,是做得幾行貨;炸鱔,較天香樓的少了些炸漿、較老上海的厚身少少,香脆得來帶半分鮮味;海蜇頭切得薄身爽口,加了醬料吊味,微酸開胃。滬菜又是少不得燻蛋,心目中的靚蛋,是將鴨蛋燻得金金黃黃,先要將鴨蛋滾至半生熟呈糖心狀,然後用茶燻至微微茶香,是晚吃了一只半,一隻是熟過火而味濃得緊的,另外半隻是半紅半白的半生熟蛋,席間吃過留園的朋友,相信是返唔到轉頭。趁喉嚨還是清白時先吃個清炒蝦仁,較手指尾尾節還要細,好處是細細粒爽口易食...厚而微cream的欠汁,水準一般。之後的臭豆腐兩味(炸、毛豆蒸),席間最為雀躍的相信是E.T,聽她形容蒸臭豆腐的形容詞時,食友聽得哭笑不得,金磚般的炸臭豆腐,感覺極似旺角街邊貨式,是嗅到有少少臭,但食完飲啖湯足夠去味,與早前到北京吃的扁身臭豆腐比,此品的af
更多
早前已經與食友談過這裡的椒鹽元蹄,聞說炸得香脆惹味,就趁開年飯局,與一班喜歡到處吃的食友來寧波「開飯喇!」

先來幾味冷盤,是醉雞、醉豬手、烤夫、炸鱔、海蜇頭,試過老上海、天香樓、留園幾間菜館後,不得不拿出來作比較,醉菜:雞、醉豬手不期望會做到留園、天香樓的水準,亦不期望用花鵰將豬手浸過夜待其入味,但吃得出酒肉分離的感覺,是做得幾行貨;炸鱔,較天香樓的少了些炸漿、較老上海的厚身少少,香脆得來帶半分鮮味;海蜇頭切得薄身爽口,加了醬料吊味,微酸開胃。

滬菜又是少不得燻蛋,心目中的靚蛋,是將鴨蛋燻得金金黃黃,先要將鴨蛋滾至半生熟呈糖心狀,然後用茶燻至微微茶香,是晚吃了一只半,一隻是熟過火而味濃得緊的,另外半隻是半紅半白的半生熟蛋,席間吃過留園的朋友,相信是返唔到轉頭。

趁喉嚨還是清白時先吃個清炒蝦仁,較手指尾尾節還要細,好處是細細粒爽口易食...厚而微cream的欠汁,水準一般。

之後的臭豆腐兩味(炸、毛豆蒸),席間最為雀躍的相信是E.T,聽她形容蒸臭豆腐的形容詞時,食友聽得哭笑不得,金磚般的炸臭豆腐,感覺極似旺角街邊貨式,是嗅到有少少臭,但食完飲啖湯足夠去味,與早前到北京吃的扁身臭豆腐比,此品的after taste認真麻麻。而蒸臭豆腐,老頭子一來便問貴刁火候如何,地道小吃自然難不到她,賣相與味道成正比,食完無留下深刻印象,反而毛豆是幾好食的...

寧波菜中,最近磅的相信是清燉獅子頭,起源有待詳查,單看賣相,肥瘦比好似去到1:9,影完相轉完一圈後,返到來時就剩下少量時蔬,同紅燒比,好似又無咁膩。

寧波的招牌菜,椒鹽元蹄,賣點是皮厚肉嫩,炸後皮脆甘香,而吃得到個人最愛的膠質感,較之地道的紅燒,少了分油膩的感覺,炸這個技巧,能將油膩演化為甘香,絕對是中菜的特色。此品,皮是炸得幾香脆,但總覺得油脂方便不夠實淨,再加上超重的鹹味,吃半件已覺得幾膩,反而伴碟的川椒葉是多多益善。

是晚味道配搭特別的,要數奶油津白,鮮嫩得來又加了少少火腿提味,普通但吃得幾滋味的一道菜。

僅餘的記憶中對家常餅印象是較深刻的,可能近排吃pizza吃不少,對於「外脆內軟」的感覺,是幾敏感的,亦特別留意用焗的方法做的餡餅,芝麻及蔥的味道極似蔥油餅,但口感方面是夠軟熟而外層微脆,若非還有高力豆沙、桂花湯圓、年糕幾味打著來,是可以吃多兩件的。

是晚菜式,感覺真的鹹到頂,不知是否師傅的holiday mood未過,水準方面是呃唔到喜歡吃的食友,作為搞手這方面是要說聲抱歉的,食物之外氣氛與食友的參與更為重要,期待下一局,亦祝大家新年快樂、食得健康!


P.S
-由於事忙怕未能準時出席,有勞老頭子提早來到安排打點,亦多謝開年利事~
-謝Superbaby帶來全場惟一靚酒~
-謝尖東公關帶來的芒果糯米滋

開年回憶:
http://www.imagestation.com/album/pictures.html?id=2095217687
38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張貼
評分
味道
環境
服務
衛生
抵食
人均消費
$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