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2-03-05
155 瀏覽
人人都懂得說甚麼香港精神,有時候看電視節目,內容是說一位每天工作十幾小時,日復日賣麵包的店主,說成刻苦耐勞,將整副精神放在這個頻臨絕種的小吃內,這就是香港精神。。。我想,未免濫情了一點吧,現今的傳媒是否圖窮匕現,甚麼也吹捧成香港精神一番,我想到早前某銀行的廣告,區區一個林欣彤,唱好就是香港精神,很兒嬉。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是艱苦,而又充滿機會的年代,所以,現今的街頭小吃,便是在那個年代發明出來,如車仔麵,碗仔翅之物。。當然,我們喜愛的牛雜,絕對少不了,想到北角的十三座牛雜,由屋村擺檔至揚威海外,雖然現今剩下一間店,說到底還是很成功。有時候坐船到北角轉車,路過十三座,總是忍不住停下來,吃一串牛雜才上路。這天與台北友人,西打哥等人吃罷阿鴻小吃後,拐個彎來品嚐十三座的街頭美味。哈哈,我對牛肺,與牛腸是有特別偏愛,喜歡牛肺的爽口帶彈牙感覺,還有牛腸的甘香豐朕。牛腸內的肥膏,是現代人之大敵,越高膽固醇的永遠是越美味,不過,我這串牛腸,內裡沒有甚麼肥膏,反而朋友們的牛腸,內璧滿佈肥膏。。牛肺還是很入味,爽口彈牙,今時今日,賣到$10一串,在現今通脹得厲害的今天,已經見怪不怪。當新光戲院得以用昂貴的租
我想,未免濫情了一點吧,現今的傳媒是否圖窮匕現,甚麼也吹捧成香港精神一番,我想到早前某銀行的廣告,區區一個林欣彤,唱好就是香港精神,很兒嬉。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是艱苦,而又充滿機會的年代,所以,現今的街頭小吃,便是在那個年代發明出來,如車仔麵,碗仔翅之物。。
當然,我們喜愛的牛雜,絕對少不了,想到北角的十三座牛雜,由屋村擺檔至揚威海外,雖然現今剩下一間店,說到底還是很成功。
這天與台北友人,西打哥等人吃罷阿鴻小吃後,拐個彎來品嚐十三座的街頭美味。
哈哈,我對牛肺,與牛腸是有特別偏愛,喜歡牛肺的爽口帶彈牙感覺,還有牛腸的甘香豐朕。
牛肺還是很入味,爽口彈牙,今時今日,賣到$10一串,在現今通脹得厲害的今天,已經見怪不怪。
當新光戲院得以用昂貴的租金續命,繼續吊鹽水活下去,旁邊的十三座牛雜,是代表著我們的美味,我們經常被批評對古蹟/老店不尊重,一間一間冰室魚蛋檔,陸續地倒下,究竟,我們的下一代,還會剩下甚麼?
希望,還有牛雜。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