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09-05-12
17 瀏覽
跑友恩物「骨膠原」有分「高級版」及「平民版」,吃不起「高級版」花膠魚肚的我,當然是要在坊間尋找「平民版」來進補。多次在「玉葉甜品」與「民園麵家」之間作決擇,最後也因同行友人的關係而傾向了前者,今天自己一個人來,終可來個自己話事。時間不早不晏,剛好在午市高峰時段前半小時,其實店內已坐滿了人,但又不想在天氣開始又熱又濕又曬的中午在後巷進餐。幸運地有位顧客離開,位置正好在冷氣風口位下的風水位,認真好彩。店員正在忙著招呼近大門的一整檯食客,我趁此空檔環顧一下四周。店子確實是細小,如不計室外坐位,只能容納十五人左右。但在盛夏的日子,相信不會有太多人喜歡在露天地方吃一碗滾熱辣的麵食。經過對店子的一輪打量後,店員將目標轉向我,點了「豉油豬手牛筋撈麵」($34.00),等了數分鐘,清湯跟主菜同時送到。湯底夠清澈,有數十顆蔥花在湯中浮沉,先呷一口湯,夠清甜,是沒有特別但正宗的湯底,而剛巧在旁的那位男食客向店員要求多添一碗。「骨膠孖寶」中先試牛筋,味道濃郁,膠口腍身,咀巴有點被黏著。豬手瘦了點,皮有嚼勁而沒香,還好關節位的膠質夠厚兼彈牙。碟上的牛筋數量頗多,原來我這碟是最後一碟,所以才毫不留情地奉獻給我,
多次在「玉葉甜品」與「民園麵家」之間作決擇,最後也因同行友人的關係而傾向了前者,今天自己一個人來,終可來個自己話事。
時間不早不晏,剛好在午市高峰時段前半小時,其實店內已坐滿了人,但又不想在天氣開始又熱又濕又曬的中午在後巷進餐。
幸運地有位顧客離開,位置正好在冷氣風口位下的風水位,認真好彩。店員正在忙著招呼近大門的一整檯食客,我趁此空檔環顧一下四周。
店子確實是細小,如不計室外坐位,只能容納十五人左右。但在盛夏的日子,相信不會有太多人喜歡在露天地方吃一碗滾熱辣的麵食。
經過對店子的一輪打量後,店員將目標轉向我,點了「豉油豬手牛筋撈麵」($34.00),等了數分鐘,清湯跟主菜同時送到。
湯底夠清澈,有數十顆蔥花在湯中浮沉,先呷一口湯,夠清甜,是沒有特別但正宗的湯底,而剛巧在旁的那位男食客向店員要求多添一碗。
「骨膠孖寶」中先試牛筋,味道濃郁,膠口腍身,咀巴有點被黏著。豬手瘦了點,皮有嚼勁而沒香,還好關節位的膠質夠厚兼彈牙。碟上的牛筋數量頗多,原來我這碟是最後一碟,所以才毫不留情地奉獻給我,其後進來的客人便「與筋無緣」了。
久聞此店的麵的鹼水味甚重,所以點「豉油撈麵」其實是避重就輕之策,麵入口後沒感到太重的鹼水味,而豉油味亦不覺得特別重,從而估計鹼水味應該在自己可接受範圍內。麵質夠彈牙,蛋香被豉油覆蓋著,故未能感到。
撈麵的豉油上得不太平均,有些沒甚色水,但有些就深得要命。味道方面不只是死鹹,是帶著點點豉油香味。本來已預計吃豉油撈麵後會頗為口渴,但卻沒有出現,看來味道內的「師傅」調較得不錯。碟內有數條菜心,夠鮮嫩青甜,有質素。
雖不是驚為天人的美食,但數十元可以吃得心滿意足,絕對值得翻兜之店。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