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0-04-17
53 瀏覽
(最近要寫的太多, 在未忘記之前趕快清掉一些古老食評!)記牛年年尾的一頓團年飯聚。搞手為了遷就吃素的同事, 便訂了來這裡吃齋。南蓮園池的確是清幽脫俗, 充滿古都風情 (不過拍照時偶爾會穿崩), 而龍門樓就位於水車旁, 外面還有個瀑布, 很有情調。門口不算好找, 穿過門外的長廊, 地下用餐的地方其實跟普通酒樓差不多。一行16人分了兩張長枱坐。點菜方面, 大家也懶得想, 見有個什麼園池素宴的八人套餐, 便一邊點了一套。這裡的齋菜走精緻風格, 還要標榜健康, 食油是用葡萄籽油的, 都幾迎合外地遊客的口味。甘香扎蹄 芥辣柚子粉皮: 這個頭盤不錯, 粉皮少少酸少少辣, 扎蹄基本上是腐皮褢些沙葛蘿蔔絲之類。竹笙燉湯: 我挺喜歡的一味素湯, 菇菌味很濃郁; 同事吃到底下煲腍了的腰果頻呼怕怕, 我又沒所謂喎, 還覺得幾得意呢。龍門大齋煲: 一鍋不算很大的雜菜煲, 除了賣相還可以之外就沒啥特別了。酥炸海苔卷拼玉蘭絲: 兩樣都是炸物, 大家興趣不大; 玉蘭絲其實是加了海苔的脆漿炸冬菇絲。翡翠素粒角: 其實是豆腐切薄充當餃子皮, 內褢甘筍冬菇粒等的豆腐角, 食味清淡 (其實是太淡了), 不過肯定夠健康呀,
記牛年年尾的一頓團年飯聚。
搞手為了遷就吃素的同事, 便訂了來這裡吃齋。南蓮園池的確是清幽脫俗, 充滿古都風情 (不過拍照時偶爾會穿崩), 而龍門樓就位於水車旁, 外面還有個瀑布, 很有情調。門口不算好找, 穿過門外的長廊, 地下用餐的地方其實跟普通酒樓差不多。
一行16人分了兩張長枱坐。點菜方面, 大家也懶得想, 見有個什麼園池素宴的八人套餐, 便一邊點了一套。
這裡的齋菜走精緻風格, 還要標榜健康, 食油是用葡萄籽油的, 都幾迎合外地遊客的口味。
甘香扎蹄 芥辣柚子粉皮: 這個頭盤不錯, 粉皮少少酸少少辣, 扎蹄基本上是腐皮褢些沙葛蘿蔔絲之類。
竹笙燉湯: 我挺喜歡的一味素湯, 菇菌味很濃郁; 同事吃到底下煲腍了的腰果頻呼怕怕, 我又沒所謂喎, 還覺得幾得意呢。
龍門大齋煲: 一鍋不算很大的雜菜煲, 除了賣相還可以之外就沒啥特別了。
酥炸海苔卷拼玉蘭絲: 兩樣都是炸物, 大家興趣不大; 玉蘭絲其實是加了海苔的脆漿炸冬菇絲。
翡翠素粒角: 其實是豆腐切薄充當餃子皮, 內褢甘筍冬菇粒等的豆腐角, 食味清淡 (其實是太淡了), 不過肯定夠健康呀, 我吃了不少但同事們似乎不太欣賞。
雜菌焗豆腐: 餐廳阿姐叫這道菜的名字好像是什麼「焗蠔」的, 聽了也啞然失笑; 焗盅裡先有一層烘得微黃的白汁, 下面是一片冬菇和豆腐。白汁很濃郁幼滑, 也有點奶香, 好奇下問阿姐素食店如何做出這個效果, 原來是用了植脂奶。可是吃到後來菇菌和豆腐都有少許出水了。
碧川石菌: 我覺得是全晚做的最好的一道菜, 以炸雲吞皮為碗盛著炒雞脾菇和雜菜, 配料的表面薄薄的鋪上一層金黃的東西, 好像是黃金蝦的做法; 我想該不會是鹹蛋黃吧, 但又不知是啥, 總之是很香口惹味, 在其他同事呈半放棄狀態下吃了半碟!
金絲扒時蔬: 單尾前的過場之物, 芡汁較多, 吃少少意思一下便算。
炒飯/炒麵: 來的是炒飯, 有點松子仁, 炒的不夠乾身。
餐牌上本來寫著有甜品和果盤的, 但不知怎麼沒有來。大家也懶得追究了, 因為都未夠飽, 只在想著之後去哪裡溝貨!
如果日間來吃點心, 坐窗旁看看園景瀑布相信是不俗的選擇, 也是招待外賓的好地方, 但晚上來吃飯的話就不太抵了, 當是給這裡添點香油錢吧。而且這裡收得早 (九時左右便關門), 離開的時候園區也幾乎全關了燈, 要找路出去也要花一番工夫。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