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08-07-05
19 瀏覽
這家是由海都員工「自立門戶」的酒樓,而一向喜歡海都點心的我們當然極有興趣試它一試。酒樓開在灣仔駱克道近謝菲道的一間大廈的一樓,若非知道地址一定不會自行摸上門來。酒樓的樓面不算大,大概是星期天的緣故,檯排得頗密,幸好我們訂的檯是在一間廂房內,空間稍為多一點,但鄰桌的人客入座時也碰了我的椅背。除此之外其他諸如七彩的點心紙,侍應的制服等都非常有海都的色彩,我甚至認得一兩位前海都的僱員。點心的款式比海都多,有很多款我們喜歡吃的東西,傷了一輪腦筋作出取捨後,決定點了在海都、甚至很多其他酒樓也很少提供的鴨下巴和牛雜,另外要了這裡人手一只的脆皮叉燒餐包和我最愛的雞扎。等了好一會點心才上桌,廚房的速度真是慢得可以。先來脆皮叉燒餐包,還是溫熱的叉燒餐包很美味,餡料和醬汁都做得好,最精彩的是包面的脆皮,有點像墨西哥包的那種製法,鬆化得來咬下去又不會龜裂和掉下來。接著吃鴨下巴,這是鴨頭下截、嘴連舌及一小截頸的部份,很少中菜館會賣這個,而我上次吃是在專賣懷舊點心的大喜慶。富聲的做法是塗上叉燒醬紅燒,結果是比較乾身,比不上大喜慶用鹵水浸那麼好吃。是日的大驚喜是蘿蔔牛雜。原煲上的牛雜,被濃濃的鹵水汁炆至極之入味;
酒樓開在灣仔駱克道近謝菲道的一間大廈的一樓,若非知道地址一定不會自行摸上門來。酒樓的樓面不算大,大概是星期天的緣故,檯排得頗密,幸好我們訂的檯是在一間廂房內,空間稍為多一點,但鄰桌的人客入座時也碰了我的椅背。
除此之外其他諸如七彩的點心紙,侍應的制服等都非常有海都的色彩,我甚至認得一兩位前海都的僱員。點心的款式比海都多,有很多款我們喜歡吃的東西,傷了一輪腦筋作出取捨後,決定點了在海都、甚至很多其他酒樓也很少提供的鴨下巴和牛雜,另外要了這裡人手一只的脆皮叉燒餐包和我最愛的雞扎。
等了好一會點心才上桌,廚房的速度真是慢得可以。先來脆皮叉燒餐包,還是溫熱的叉燒餐包很美味,餡料和醬汁都做得好,最精彩的是包面的脆皮,有點像墨西哥包的那種製法,鬆化得來咬下去又不會龜裂和掉下來。
接著吃鴨下巴,這是鴨頭下截、嘴連舌及一小截頸的部份,很少中菜館會賣這個,而我上次吃是在專賣懷舊點心的大喜慶。富聲的做法是塗上叉燒醬紅燒,結果是比較乾身,比不上大喜慶用鹵水浸那麼好吃。
是日的大驚喜是蘿蔔牛雜。原煲上的牛雜,被濃濃的鹵水汁炆至極之入味;最重要是牛雜款款有齊,除肺、腸、肚等之外,連一向少有的牛膀也有好幾件,不像一般酒樓般放幾件金錢肚便稱之為牛雜。雖然賣五十多元一鍋,但吃得令人感動。
雞扎則一反傳統,一碟有三件,除了不可少的雞件、魚肚和腐皮外,這裡用上了大蔥和海參。典型的雞扎味道,唯一要彈是海參弄得不夠腍。
最後追加了馬拉榚作甜品,又等了十五分鐘才上桌。馬拉榚蒸得鬆化,亦不會過甜,製法非常正宗。
由此可見這裡的師傅是有心和有功夫去做一些好的點心去奉客的,在妖邪味和怪形點心當道的今天,實在非常難得。這裡已成為我的點心新貴。
補充一句,富聲的點心和海都一樣,數量是可以自訂的,兩人來不想吃三個叉燒餐包的話,可以要兩個,也可以蝦餃燒賣各要兩只。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