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5-08-15
1356 瀏覽
銅鑼灣一家冰品店,雪條雪冰齊全,而且口味不時轉換。在Instagram上留蹤處處,基本上每隔數天就有友人會貼相。看過一篇報道,寫招牌的士多啤梨牛奶雪條一日售出200支。總覺得誇張失實,想想I See I See一支雪條都叫價三四十元,有夠奢侈。並非平時喝咖啡和看法國電影的中產人士,食費大多用於正餐。要不是友人要來這家,我大概不會花這個錢去試了。 明明是平日晚上,又不是Happy Friday,店內也是人頭湧湧。我們邊吃邊聊天,離去時都已經九時多約十時,仍有客人到訪。對比價位,同區有不少選擇,亦是頗有名,曾掀過熱潮的。性價比上有那麼高嗎? 店內座位全是高枱高櫈,其實正合我意,莫論擺放行裝的小麻煩。不過會溶化的東西捱不了多久,主要做速食,那就不是大問題。環境開揚,對外的門口位沒有加到玻璃。有日光時應該很舒適寫意,前提是閣下要喜歡陽光。其中一面牆繪上黑白文字藝術,為拍照熱點。 入口旁邊就有木質餐牌板,富設計感夠新潮,但字就不夠清晰了。黑板條寫上的為價錢,更有數款新口味,非固定,不時會轉換。當晚我們想吃的牛油果味已經售罄,難得一場來到,不禁有點遺憾。若看品名都未能下定主意,可以一覽雪條櫃
Handcrafted Icepops 手製雪條
$42
30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Cheesy Raspberry 芝身野紅莓 $42
到底一條雪條可以如何Cheesy?而且Cheesy指的庸俗一義,也不是什麼正面形容詞。在雪糕櫃那頭一督,白紅對比,明顯看出是芝士配上紅莓的誘人配搭。味道,還是要一嚐才清楚,但這家的果味出品廣受歡迎,讓人不禁抱點期待。 芝士一定不是什麼車打芝士或是藍芝士這些重口味款。忌廉芝士芝香濃郁,沒有那份鹹味,仍是豐潤可口。友人之前已經嚐過這款,提醒我說有點膩,擔心我會不喜歡。怎麼可能會飽滯?酸香清新的紅莓果味正正中和了芝士厚潤香味。冰感不重,清涼醒胃,比起平常吃紅莓芝士蛋糕要清新個十倍。
$42
27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開心果碎沒有受潮,還是那種香脆質感。用上真正果碎去調味,不是什麼香精,味道不用多說就是清新自然。單是雪條近木棒的部分就已經有大量的開心果碎緊緊黏附。近看之下,原來雪條面都有沾上細緻如粉的果仁屑。加上紙杯中另加的開心果碎,整個感覺足料大方。 雪條呈微啡米色色調,當然就是伯爵茶的功勞。入口未有想像中粗糙刺口的冰感,反而細膩滑順得很。又不會太過奶膩,並非單以大量牛奶去營造緻密質感。伯爵茶味清香燻幽,濃度適中,配上開心果果仁的獨特香味,兩者相輔相成。
Hokkaido Milk Snowflakes 北海道牛奶初雪
$58
50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Classic 傳統韓式初雪 $58
先來最基本的傳統版本,以黃豆粉、紅豆蓉、南瓜籽及白玉作配料。黃豆粉濕潤之後微微結塊,不過無損其香味。不過若果下得更多會夠味一點,因為加上配料後雪冰本味變得極淡。紅豆蓉並非豆沙那麼細滑而油膩。這個帶點豆皮,微微沙感頗自然,甜得順口,且不膩滯。南瓜籽的硬脆嚼感竄進來解解膩,深綠色調也作裝飾之用。原本以為跟在韓國時友人帶我吃的一樣,用上韓式那種軟滑軟身的麻糬。但這邊用的是大大粒日式白玉,韌勁較大,也比韓式麻糬紥實一點。 底下藏著的不用多說,就是北海道牛奶雪冰。看過一份報道,指出店方購入的韓國刨冰機於-40°C低溫下製成雪冰。出來的效果頗為細碎,綿綿絲絲不遜於其他主打韓國雪冰的餐廳。吃到底都沒有大舊結塊的硬冰,可惜用到3.6牛奶都未夠濃郁突出。 另外細絲之間藏著一球雲尼拿雪糕,甜香自然。不會太重奶膩,也沒冰感,讓雪冰更可口。混著點點黃豆粉及紅豆蓉一匙入口,也許雪冰的淡味就這樣中和掉了。
$58
58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物如其名,整杯高貴紫羅蘭色的冰雪送上面前。也許要配合名字中Harvest一詞,在頂端插上小小的薄荷葉,有如種植植物時冒出的嫩葉。而散落的南瓜籽就是那尚未發芽的小種子。表面不是泥土,讓小葉茁壯成長的是一大堆紫薯粉。粉感重又沒有濕得結漿,清雅的紫薯香不怕膩人。 冰底沒有變化,還是北海道牛奶口味,不過這次似乎粗糙了一點。白玉藏於冰雪之間,有小驚喜,可是溫度低,白玉稍為變得硬身。幸好攤放一會,留待最後吃的時候開始軟化,糯感仍在。說到紫薯,其實不只有表面灑上粉末那麼簡單隨便。初雪裏頭還有紫薯蓉,色澤天然,就像以往我家人買來蒸熟那種。味道固然清新自然,泥蓉厚稠,細緻帶香,甜度不太高。不過還未結束,最底更有點燕麥及煉奶的香甜纖維嚼感,不突兀而添趣味。
$58
36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當天提供的最後一款口味,不過冰底仍是北海道牛奶味,非朱古力味道。鋪上不少配料,豐富精彩,但賣相不太討好。那塊糖片脆感十足,只是看上去未夠美觀,個人認為倒不如直插於雪糕旁更好。朱古力雪糕帶點苦香,還是以細滑甜蜜為大前題。滿密的Oreo碎其實不會太甜,幼粉得不太能感受脆度。 要脆的話,就寄望黑漆Oreo碎之上的光明,即是葵花籽碎。雪冰中間的朱古力穀麥片亦增強甜脆食味。當雪冰本身味道低調隱然,重口味如我就靠配料調味了。 然而這是一個大問題,因為三款均以配料為主,雪冰本味易被忽略。友人也說吃到後期已經不覺雪冰是有味道的,猶如在吃空氣。若說冰味的微弱是為了成就配料,襯托其香味,那就是另一回事。可是說到用上3.6北海道牛乳,估計有些客人會期望濃郁的牛奶香氣吧? 喜歡店方以小杯盛上雪條,而初雪則以兩個紙碗盛起。吃的時候就不怕會發生周圍滴漏的狼狽景象。再者跟冰花的距離遠了,手心溫度都不會直接傳到及溶化雪冰。還可以寫上客人的名字,方便分辨又添點個人特色。雪條棒盡頭又內藏心情短句,有數款,但要吃完才能辨出。我想是應用到Cosmetic和Transparent Customization吧?有錯請指正。
雖然出品相同,但包裝上加點心思,獨立地對待客人需求。讓人感覺自己是特別,有專屬的出品,不會跟別人一式一樣。至少,對於我這樣面子比麵包更重要的人而言,這點子簡單直接低成本。開業不久的小店,似乎早已找到了待客之道。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