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
7
6
等級4
109
2
2018-05-04 1327 瀏覽
江户前壽司一直最為人熟悉,多得媒體報導,就算不是常吃壽司的普羅大眾或許都聽過這個派系,但壽司並不是限於江户前而已。九州的天寿し(Tenzushi),就是有名的九州派系,用上不少特別而精美的點綴,如七彩芝麻、梅粉等,與傳統的江户前壽司走不同的風格。回到正題,今天午間吃的Kishoku楽,有很多細節位能感受到壽司在香港如何變奏。Deluxe Sushi Platter午市提供的壽司套餐超級抵食,9件壽司連一碗小拖羅蓉丼,不過是$368,還有前菜沙律、蒸蛋、湯品及甜品。而這裏的壽司都是用上油脂較重的魚材,加上體積不小,所以更容易飽腹。九貫壽司包括真鯛、帆立貝、魬、縞鰺、鯖、金目鯛、大トロ、鰈縁側及海膽。真鯛壽司上場的次序依舊是由淡到濃,第一貫是白身魚九州產真鯛,魚肉緊實,白中帶粉,用以新鮮海苔點綴,不過鯛本身的甘味不算突出。舍利為白醋飯,溫度較暖,其他方面則未能留下印象。帆立貝與平常一樣,用上了岩塩及柚子皮末為帆立貝帶味,口感是我喜歡的,平衡於柔軟和實在之間,也不用特別追求偏厚。另外整貫壽司形狀也甚得我歡心,是很標準的扇形。魬(油甘魚)回想起來一直吃的都是鰤魚,已甚少吃到油甘魚,今次碰上,反
更多
江户前壽司一直最為人熟悉,多得媒體報導,就算不是常吃壽司的普羅大眾或許都聽過這個派系,但壽司並不是限於江户前而已。九州的天寿し(Tenzushi),就是有名的九州派系,用上不少特別而精美的點綴,如七彩芝麻、梅粉等,與傳統的江户前壽司走不同的風格。回到正題,今天午間吃的Kishoku楽,有很多細節位能感受到壽司在香港如何變奏。
20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Deluxe Sushi Platter
午市提供的壽司套餐超級抵食,9件壽司連一碗小拖羅蓉丼,不過是$368,還有前菜沙律、蒸蛋、湯品及甜品。而這裏的壽司都是用上油脂較重的魚材,加上體積不小,所以更容易飽腹。九貫壽司包括真鯛、帆立貝、魬、縞鰺、鯖、金目鯛、大トロ、鰈縁側及海膽。


真鯛
壽司上場的次序依舊是由淡到濃,第一貫是白身魚九州產真鯛,魚肉緊實,白中帶粉,用以新鮮海苔點綴,不過鯛本身的甘味不算突出。舍利為白醋飯,溫度較暖,其他方面則未能留下印象。
19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帆立貝
與平常一樣,用上了岩塩及柚子皮末為帆立貝帶味,口感是我喜歡的,平衡於柔軟和實在之間,也不用特別追求偏厚。另外整貫壽司形狀也甚得我歡心,是很標準的扇形。
15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魬(油甘魚)
回想起來一直吃的都是鰤魚,已甚少吃到油甘魚,今次碰上,反而喚起味覺記憶。對比起鰤,油甘魚味道沒有那麼濃,脂肪含量也比較不重,可以放於淡味及濃味的轉折。特別在Kishoku這裏,綴以蘿蔔蓉,開始湧現更多偏離江户前傳統握壽司的路線。
21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縞鰺(深海池魚)
吃慣壽司的老饕們應該對深海池魚不陌生,而鮟肝的出現亦趨普遍,但這貫縞鰺配上它的肝,就稍有不同。可是這樣的配搭會被肝的味道搶去魚身原味,所以就算這貫縞鰺魚肉光澤佳,順滑漂亮,也可惜被搶風頭。
19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炙過的鯖並沒有我討厭的腥氣,加上紫蘇碎、芝麻碎及漬過的白昆布,很是迎合喜歡吃「熟壽司」的港人口味。我個人嫌魚身炙得焦了過頭,這也是香港鮨店常犯的問題,動不動就拿起火槍,過度處理。
13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金目鯛
接著又是一貫香口的壽司,炙り金目鯛腹位配以芽蔥及一點蒜蓉醬,在層次上有細微變化,像吃料理。同樣問題,炙燒過度令飯粒也焦了。
11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大トロ
上兩回吃壽司,大トロ油得有點過份,今天終於遇著比較正常的。去掉筋位的大腹入口潤滑,油脂及魚味比較上平衡,加上有些漬過山葵莖部碎中和,有見心思。
14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鰈縁側
隔著吧枱聽見火槍聲音,想必又是一貫油膩之物。炙右口魚縁側的油脂爆發程度,令旁邊客人望見也卻步,立刻請師傅準備另一款代替。就算加入紫蘇葉墊底,也絲毫不影響油份滋味。另外漸見鮨店將黑松露醬應用於較淡的帆立貝壽司上,有人可能會稍嫌搶味,不過今次用在炙り縁側之上卻不顯違和。
16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海膽
與Tokami一樣,Kishoku滿滿的海膽山也是頗有名的。因料理台的設計是被前方的吧枱遮住,所以無法看到料理過程,暫時窺探不到用料。到師傳呈上這貫海膽軍艦壽司,才估計到用的是加拿大海膽。加拿大海膽瓣塊大而厚,顏色偏泥黃,中間那條凹線非常明顯,與常見的北海道馬糞海膽有很大區別。上這個貨色,未免令人心底一沉,跟北海道產海膽的甘甜味和口感都無法相比。
18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拖羅蓉丼
吃畢壽司,還有一碗小的拖羅蓉丼。雖說是收尾一道,都沒有馬虎,起碼也加入了些三文魚子及一瓣海膽,味道不過不失。
18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雖然餐廳裝潢雅緻大方,但吧台的座位比較擠逼,甚至容易與鄰座客人踭碰踭。侍應們的動作也有點讓人尷尬,收碟時兩位在左右兩邊各伸一手,要客人左閃右避,表現得太急促了。食評前段提及過,這裏的壽司偏離江户前風格,甚至有人說是迎合港人口味的「港式」風格,怎樣都好,最緊要吃得滿足。Kishoku的午市套餐能說是在銅鑼灣一帶屬CP值較高的,訂位容易,不失為一個選擇。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張貼
評分
味道
環境
服務
衛生
抵食
用餐途徑
堂食
人均消費
$420 (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