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8-10-23
599 瀏覽
說起以炒(滑)蛋為重心的一種常餐,「光速餐」那邊似乎是一切的起源,而把它帶離「獨家村」,繼而「開枝散葉」、百家爭鳴的,好像就是華星。基本上,我奉「光速餐」為此類炒蛋之元祖,因而也以它作黃金標準。然而,也不止一次覺得兩處出品難分高下,有時甚至覺得這裏的炒得沒那麼散,質感更厚更滑,雖然我明知它們兩家都並沒有以「滑蛋」自居。上星期有一晚來華星,看到他們賣埋碟頭飯,某些時段會供應滑蛋飯、咖喱飯之類,心頭頓是一冷,究竟那是「創新求變」還是「掙扎求存」呢?我是保守,又或是念舊,來到想吃的始終是炒蛋常餐和晚市的番茄燴意粉。常餐選配的自然是烘得微脆的多士,牛油早已抹好,拿在手上隨即便送進口中。的確,比「光速餐」的方包,驟眼看是薄一點,但吃下去軟熟、綿密絕不輸蝕。兩片火腿一貫的斜放於炒蛋之上,勉強充當上炒蛋的一道保溫屏障。吃了半份多士,番茄牛肉燴意粉也上來了,我麻利的連蛋帶腿移植到燴意上面。用叉子一卷,二話不說,嗦嗦入口。吃了一口腔盡是汁甜肉嫩,茄醬淡淡的鮮酸纏繞在條條意粉的前後左右,而炒牛肉和蔥段的香味,抱緊了經高熱洗練過才迫出的可口甜度。吃過了意粉,腦海卻又泛起剛才那多士的香鬆適口,決意要再來一份奶
基本上,我奉「光速餐」為此類炒蛋之元祖,因而也以它作黃金標準。然而,也不止一次覺得兩處出品難分高下,有時甚至覺得這裏的炒得沒那麼散,質感更厚更滑,雖然我明知它們兩家都並沒有以「滑蛋」自居。
上星期有一晚來華星,看到他們賣埋碟頭飯,某些時段會供應滑蛋飯、咖喱飯之類,心頭頓是一冷,究竟那是「創新求變」還是「掙扎求存」呢?
我是保守,又或是念舊,來到想吃的始終是炒蛋常餐和晚市的番茄燴意粉。常餐選配的自然是烘得微脆的多士,牛油早已抹好,拿在手上隨即便送進口中。的確,比「光速餐」的方包,驟眼看是薄一點,但吃下去軟熟、綿密絕不輸蝕。
兩片火腿一貫的斜放於炒蛋之上,勉強充當上炒蛋的一道保溫屏障。吃了半份多士,番茄牛肉燴意粉也上來了,我麻利的連蛋帶腿移植到燴意上面。用叉子一卷,二話不說,嗦嗦入口。
吃了一口腔盡是汁甜肉嫩,茄醬淡淡的鮮酸纏繞在條條意粉的前後左右,而炒牛肉和蔥段的香味,抱緊了經高熱洗練過才迫出的可口甜度。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