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2-10-13
85 瀏覽
不知大家有沒有聽過Big Mac Index?我是唸經濟學的,幾乎是入們第一課便會教到剛說過的「巨無霸」指數,詳細不述,一言以蔽之就是以世界各地巨無霸價格來換算實際匯率,用以測量名義匯率有否偏離真實狀況。今天無聊在想,巨無霸指數誇國界誇文化量度匯率,或許,我們也可以以街角的咖啡香量度一個社會的文化深度。所說的咖啡香,當然不是存在了多少咖啡廠,而是養活了多少家具特色又有獨立風格的咖非店。這樣說當然帶點偏頗,但從咖啡店數目起碼我們可以摸着邊皮,隱隱覺察到這個社會有幾多有心人願意為文化出一分力,又有幾多有心人願意支持這種小咖啡店,再者,還有多少空間讓我們靜下來喝口咖啡,呼一口氣。有想過在旺角邊皮也可以找到靜謐的一隅嗎?今天跟你介紹The Squirrel。說是旺角邊皮,準確一點應該叫在何文田,The Squirrel在梭椏道,在旺角火車站下來,往熱鬧的反方向走,走過太平道,勝利道,再一條便是梭椏道。也是某天在網上飲食網站細閱別人食評時,偶爾發現這家甚具特色的小店,跟女主人說了說,她也覺得這家店非去不可。挑了平日休假一天,趕在午餐時間前到達。才剛轉入梭椏,遠遠就看到The Squirrel的大
我是唸經濟學的,幾乎是入們第一課便會教到剛說過的「巨無霸」指數,詳細不述,一言以蔽之就是以世界各地巨無霸價格來換算實際匯率,用以測量名義匯率有否偏離真實狀況。
今天無聊在想,巨無霸指數誇國界誇文化量度匯率,或許,我們也可以以街角的咖啡香量度一個社會的文化深度。所說的咖啡香,當然不是存在了多少咖啡廠,而是養活了多少家具特色又有獨立風格的咖非店。這樣說當然帶點偏頗,但從咖啡店數目起碼我們可以摸着邊皮,隱隱覺察到這個社會有幾多有心人願意為文化出一分力,又有幾多有心人願意支持這種小咖啡店,再者,還有多少空間讓我們靜下來喝口咖啡,呼一口氣。
有想過在旺角邊皮也可以找到靜謐的一隅嗎?今天跟你介紹The Squirrel。
挑了平日休假一天,趕在午餐時間前到達。才剛轉入梭椏,遠遠就看到The Squirrel的大落地玻璃。座落在馬路旁,店主特意把面向馬路的一面改成落地玻璃,配上方格窗框,帶濃濃的書卷味。店子不算十分大,全店也大約只能容下二十人。店內全部家具也以木製成,木檯,木椅,再加上一室昏黃燈光,讓人溫暖又放鬆。
我本來也看中這幾款早餐,十二點多來份早餐,這才有放假的feel。我也不愛奪人之美,就讓點點來吃。早餐包括多士,太陽蛋(可轉炒蛋),香腸,煙肉和茄汁豆。多士烤得香脆可口,不是軟趴趴或沒生之類,不抹牛油我也偷吃了一整片。太陽蛋也不會難吃,煙肉煎得香脆之餘帶點肉汁,油脂也不算過份,喜出望外。女主人說香腸有點太羶,或許某些重口味朋友會喜歡。整體是合格的味道,雖不至驚喜,但絕不難吃。
我就來一客扁意粉試試水準。蒜蓉包先送上來,現烤的蒜蓉多士香脆也帶蒜蓉香,水準不錯。大蝦扁意粉送上來,我是暗叫了一聲,賣相好美。大蝦開邊橫陳在意粉之上,自家製香草醬羅勒下得夠,每條意粉送入口都帶滿滿的香草味,扁意粉韌度還好,在我而言可以再硬一點。是帶點油,但配點蔬菜吃就剛好消膩。回家翻看食評,有人逅病這道意粉太油,我看店家也發現問題後,作出微調了。
吃完正餐,女主人就急不及待衝去買甜品吃。她說早看中了這個以店家起名的甜點。看名字也猜到和Tiramisu有關,實際是在Tiramisu以上在作出變奏,多添一份橙和芒果啫喱(果凍)。Tiramisu的手指餅泡得夠濕潤,奶油打得也夠細滑,質感和味道也是水準之上。我個人特別喜歡多添的啫喱,橙香芒果味互相配合,清新芳香,不論單吃或是配上Tiramisu同吃,也讓人回味。
看到白晳的奶泡,還有在外面圍上翠綠的一圈,己教人心花怒放,難怪,近年抹茶甜品或飲料旋即成為女生最新竉兒。這杯抹茶泡抹牛奶,不單奶泡打得細滑,我特別喜歡它抹茶味夠濃厚,入口甘醇帶點澀,呷一小口,慢慢細味,這才叫泡咖啡館。
我最愛點沒聽過試過的東西,看到這個名字,幻想一下味道,就決定點來品味。這裏的茶包用上英國老品牌Taylors of Harrogate,以大吉嶺茶混入峰蜜調配而成。先用小匙拌勻奶泡和蜂蜜,茶味香濃之餘甚有英式奶茶感覺,甜味來自天然又舒坦的蜂蜜,還可以嘗到雲呢拿(香草)的香氣,像甜品的味道,卻又是飲料,我不是甜人,也迷上這杯甜甜蜜蜜的茶。
我最愛店內兩個窗台位置,靠着大咕𠱸半倚在窗旁,順手挑一本店主放在店內讓客人細閱的私人蔵書,陽光斜斜灑進內,捧着書,呷口咖啡,偶爾呆望一下恬靜的街道,差點忘了自己還身處香港。
後記:
文章開首提及,倒不如用咖啡館數目來量度一個社會的文化深度,縱觀兩岸三地,無容置疑,台北是走在最前,咖啡館遍地開花,我猜若我放一個月假,一天泡一家咖啡館,也泡不完台北的特色小店。放眼內地,上海北京早興起了不少文化胡同/區域,咖啡館也是多不勝數。我最近留意到蘋果日報的副刊每天都報道廣州或深圳的特色咖啡館,這個專題已做了個多月,真的長做長有。
反觀香港,不用說是兩岸三地中最落後的一個。你說是租金埋沒了生存空間,但台北和內地,咖啡館也不是開在黃金地段,偏遠一點,甚至樓上店,我想,在香港還是有讓咖啡種子埋下的淨土。再者,你說香港沒有市場嗎?大家不見只要有新而又具特色的咖啡店冒起,旋即成為萬人坑,人龍不絕。
那麼,究竟我們還欠的是甚麼?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