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3-06-16
723 瀏覽
為了找還我遠行之前到澳門工作的時數入港澳碼頭。有時會相約朋友一同晚飯, 有時只匆匆吃過便算。這天完結了工作, 本來應承了朋友到氹仔美酒佳餚節逛逛支持, 兼且去吃吃喝喝。可是當去到發覺這個跟香港的規模好像有太意想不到的落差時, 心中已經沉了一下。後來看到些香港的朋友陸續現身, 並道一同吃個晚飯回港, 於是在快去快走的情況下, 大家便來了這裡吃吃。這次來吃, 沒有太大的指引, 只是隨一個香港人的角度心憑而發。咖哩全, 相信有名的也是咖哩吧! 這個咖哩崩沙腩所用到的咖哩底並非印度尼泊爾般香料極強的; 又不是馬來西亞式椰香味重的; 更不是香港的只用黃薑粉咖哩粉的種類; 而且富有緬甸西亞特色與澳葡人口味結合的特別品種。咖哩汁不濃稠, 但加上洋蔥蓉後又不算太稀。紅油露面, 黃薑粉較少, 咖哩粉香料味不太重。吃下來, 無論拌飯還是拌法飽薄餅都是不錯之選, 唯伴以薄餅怕太稀的汁流到手中。牛腩聲稱是用上崩沙腩這個極好的部位, 炆至晶瑩的水晶邊, 帶給人無限的彈性與口感。可是試問一隻牛又有多少崩沙腩位呢, 然而看其肥膏比例和甘香, 相信混上一部分肥腩亦不稀奇。可是兩者味道十分好, 只是略嫌肉質未炆得夠稔,
為了找還我遠行之前到澳門工作的時數入港澳碼頭。有時會相約朋友一同晚飯, 有時只匆匆吃過便算。
這天完結了工作, 本來應承了朋友到氹仔美酒佳餚節逛逛支持, 兼且去吃吃喝喝。可是當去到發覺這個跟香港的規模好像有太意想不到的落差時, 心中已經沉了一下。後來看到些香港的朋友陸續現身, 並道一同吃個晚飯回港, 於是在快去快走的情況下, 大家便來了這裡吃吃。這次來吃, 沒有太大的指引, 只是隨一個香港人的角度心憑而發。
牛腩聲稱是用上崩沙腩這個極好的部位, 炆至晶瑩的水晶邊, 帶給人無限的彈性與口感。可是試問一隻牛又有多少崩沙腩位呢, 然而看其肥膏比例和甘香, 相信混上一部分肥腩亦不稀奇。可是兩者味道十分好, 只是略嫌肉質未炆得夠稔, 如果再多一小時, 相信會炆得更好味。
整體餐廳水平都可稱滿意, 同場香港的朋友都吃得津津有味。而且更讓我們值得推介的是他們的細心服務, 看我們幾人大汗淋瀰的樣子, 餐廳掌櫃專程跑過來幫我們安排冷氣, 由進店, 轉枱到埋單, 都享受著日本人般的細心服務態度, 這是難以置信的。就連在五星酒店服務多年的朋友都不相信在這小菜店中也可有如這般的服務, 說回來真叫那些香港自以為厲害的餐廳店員為之汗顏。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