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12-11-25
936 views
為食兵團的九龍城泰菜團說了多年終於成事,十一月生日會終於在食肆林立的九龍城舉行,眾多泰菜館中選了金麥泰,只因自己及朋友都吃過,大家對其水準皆有信心。小店沒有黃珍珍般大規模,長桌加圓桌剛好容納九大二小為食團團友,座位是稍稍迫狹但也更親密,只是自己的位置剛是大門附近,雖然天氣漸涼仍有點暖意,每當有客人打開大門,"陣陣熱風昏昏吹"的情況連隨出現,要是天氣炎熱的日子更為難受。恃著人多點呀點,轉眼間長桌及圓桌也堆滿各款泰菜,為食團就是這樣為食,泰國菜生日宴正式展開。小火鍋般的冬蔭功湯最搶眼是那幾段巨型紅紅蝦段及蝦頭,這麼補身的海鮮一於全送兩位男仕碗中,以那麼巨型大蝦、鮮草菇及大量香茅、辣椒、檸檬葉等的香料煮成的冬蔭功湯相當濃香鮮甜,稍強辣度及一點酸度令人胃口大開,最重要是有火加熱, 熱乎乎的總比溫吞吞的好飲。易放姐姐訂座時已訂的兩客生蝦以冰塊冷藏著,看到兩碟生蝦在極短時間裡消失,相信蝦肉新鮮好吃才會如此。先點的青咖喱雞原來只是一飯碗的份量,立即追加另一款紅咖喱牛腩才可滿足團圓需要,青咖喱辣度比較溫和,只香不辣的咖喱連小朋友也可以享用,有點椰香的配飯更好,雞肉被咖喱煮過也不太濃味,最讚還是那惹味金
小店沒有黃珍珍般大規模,長桌加圓桌剛好容納九大二小為食團團友,座位是稍稍迫狹但也更親密,只是自己的位置剛是大門附近,雖然天氣漸涼仍有點暖意,每當有客人打開大門,"陣陣熱風昏昏吹"的情況連隨出現,要是天氣炎熱的日子更為難受。
易放姐姐訂座時已訂的兩客生蝦以冰塊冷藏著,看到兩碟生蝦在極短時間裡消失,相信蝦肉新鮮好吃才會如此。
泰式魚餅混了不少香草在魚肉裡炸熟,令本來魚味甚重的魚肉多了一點香草香,感覺不會太魚腥,魚肉香口但不是太有彈力,也許不如中國人做魚肉般用力撻至爽口之故;春卷餡料有點模糊,總之一片香脆外皮包著一堆肉餡,食味也不會太難食;另一款較長型的蝦春卷反而有更佳食味,爽口蝦仁比春卷餡料來得突出;炸蝦餅為史迪家不住說要吃的菜式,幸這裡的蝦餅也不令他們失望,香酥外層跟帶有蝦汁的微彈力蝦膠也很不錯,要是蝦膠可以再彈力一點定更出色;數量最少的香葉包雞自己沒試,食味不詳。
除了印尼串燒,泰國串燒一向也出色,沒有點牛肉全碟也是串燒豬肉,豬肉燒烤後仍保持一定肉汁,食味則是來自另配的沙爹汁,只是近月在印尼館吃印尼沙律飯次數較多,驚喜感沒那麼高,印象反而平平。
吃了那麼多肉也要吃些菜,自己必點的炒椰菜苗雖然油份稍重,椰菜苗的清甜卻令人忘掉多油缺點,簡單的清炒已很美味;另一道咸魚炒芥蘭濃香很多,芥蘭段也是幼嫩爽口,還有大大粒惹味濃香的咸魚粒同炒,兩款泰式炒蔬菜也很精彩。
另一款椰汁西米糕跟一般以斑蘭葉摺成小兜的不同,這裡是用上較方便但不環保的小膠盒,只在盒底加入一小段斑蘭葉了事,外觀是沒那麼傳統及漂亮,況且那片斑蘭葉也沒有額外地散發清香,像裝飾品似的躺在盒子裡;西米糕裡的西米略為軟身,加入砂糖煮後有點甜味,反而帶鹹味的椰漿味道更吸引注意力,鹹甜交集的泰式甜品令我們增加了不少話題。
熱茶雖源源不絕地添加,泰國啤酒、椰青及自己的龍眼冰這些泰式飲料仍放滿一桌,這裡的龍眼冰是飲過的最濃郁,單從顏色也知道不是水水淡淡的,去核龍眼肉沒有新鮮龍眼般爽脆食感較為軟淋,甜度也較為濃郁,當作一點水果看待也無不可。
扣除壽星,每人吃到捧著肚子離開,每位也只是二百多元相當實惠,這位金麥基雖不及其他著名泰菜館般有名氣,事實上也是水準不俗的。
幾位泰姐服務不過不失,代為將蛋糕冷藏,但只會原封不動地上桌,所以沒有切餅費這回事,可是店裡雪櫃不太夠凍, 生日蛋糕竟雪至出水,水水的蛋糕看來好怪怪哦!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