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2-04-02
20 瀏覽
先說個小故事還記得很久以前,在銅鑼灣景龍街,有家名為〈越興園〉的越南菜食店。不稱她為「餐館」,因她實在地方淺窄。外面等位的人多,即使被安排座位,也要坐得很「屈就」。除了大名鼎鼎的牛油雞翼外,對她的「空中輸送帶」也是印象猶新。短短的景隆街,除了〈越興園〉賣越南菜外,還有她斜對面、由其表親開的〈燕萍〉。您無印象?那也許不及我老了。後來,她搬到了對面,更易名為〈清亭〉。那醒目的門口知客,除了應付門外的等位人潮,還幫他/她們先點菜,以便坐低即刻有得食,加快流轉。再後來,〈清亭〉與〈燕萍〉竟一同關掉地舖,搬到附近謝斐道的樓上舖,合力經營。同行敵國變成同仇敵愾。這回,店面大多了,賣的還是一直賣那些。「我們分手了」這天,在雜誌中看到〈越南蔡〉的介紹,就像突然發現失散多年老朋友的下落般興奮。地點還是不離銅鑼灣,就在E-House後面、鵝頸橋旁。晚上,我和同伴馬上造訪。到埗一看,嘩,以地舖而言,舖面算是很大。那租金也該不菲啊。座位很寬敞,裝修簡單而明亮,延續了樓上舖的風格。舖裡客人不多,老闆娘有空,便找她來聊聊。「樓上舖關了,樓下的酒吧把那層也要了。」那之前合作的〈燕萍〉班底呢?「沒再一起做了...店名
先說個小故事
還記得很久以前,在銅鑼灣景龍街,有家名為〈越興園〉的越南菜食店。不稱她為「餐館」,因她實在地方淺窄。外面等位的人多,即使被安排座位,也要坐得很「屈就」。除了大名鼎鼎的牛油雞翼外,對她的「空中輸送帶」也是印象猶新。短短的景隆街,除了〈越興園〉賣越南菜外,還有她斜對面、由其表親開的〈燕萍〉。
您無印象?那也許不及我老了。
後來,她搬到了對面,更易名為〈清亭〉。那醒目的門口知客,除了應付門外的等位人潮,還幫他/她們先點菜,以便坐低即刻有得食,加快流轉。
再後來,〈清亭〉與〈燕萍〉竟一同關掉地舖,搬到附近謝斐道的樓上舖,合力經營。同行敵國變成同仇敵愾。這回,店面大多了,賣的還是一直賣那些。
「我們分手了」
這天,在雜誌中看到〈越南蔡〉的介紹,就像突然發現失散多年老朋友的下落般興奮。地點還是不離銅鑼灣,就在E-House後面、鵝頸橋旁。晚上,我和同伴馬上造訪。
到埗一看,嘩,以地舖而言,舖面算是很大。那租金也該不菲啊。座位很寬敞,裝修簡單而明亮,延續了樓上舖的風格。 舖裡客人不多,老闆娘有空,便找她來聊聊。「樓上舖關了,樓下的酒吧把那層也要了。」那之前合作的〈燕萍〉班底呢?「沒再一起做了...店名也要改新的,因為〈清亭〉在機場還有一家,名字不能用。心想我們家姓蔡,就起名『越南蔡』吧!」
老闆娘說,自己的班底沒怎麼變,但原本的知客被樓下的酒吧「撬」走了。她說著這件事,表情還蠻落漠的。菜館和酒吧,招客的方法一樣嗎??
「升呢」雞翼和「老」牛肉
說罷,我們即細閱餐牌。其實不用看,我倆都能點出最愛的菜式:牛油雞翼、醋鍋牛肉。原來現在還有香辣版的牛油雞翼(聽說以前是熟客專享的),老闆娘稍怔,說:「你們又知有這道菜?」的確,我們不算是老饕,以前也未嘗過。
香辣牛油雞翼上桌了,相比不辣的傳統版,碟面多放了蔥段和洋蔥,看起來像避風塘做法。四十五塊四件(其實是兩隻全翼的份量),件頭比以前小了;這倒明白,百物騰貴(巴依的羊肉串,以前賣四十,現在加至六十,更誇張),地舖租更難捱。那陣味,還是從前的;不過除了香脆,更有惹味的辣。以前一定會沾的青檸角加鹽,這回不沾了,因為雞翼有辣味,再沾味道就太複雜了。 醋鍋牛肉也來了,這一味,還是長那老樣子。牛肉紅紅的,店員囑不要焯太久;但同伴不喜太生的,所以出來的都比較韌。把下面的粉絲都吃完了,最後把湯喝掉才是節目最高潮。 跌Watt撈,驚喜糕
最愛之一的香茅豬扒飯,這次沒有吃:後會總有期!反而要了蒸扎肉撈朦。端來時稍有失望:以前舖滿表面的花生和菜絲,今回少了,而生菜絲更有放久了的帶黃。扎肉倒算給足了份量,咬落彈口有精神,扳回了些分數。 要埋單了,老闆娘突然提出:送你們一點 甜品如何?不禁驚喜。她送上了平時較少做的綠荳糕,有典型南洋糕點的味道,但「彈力」太厲害了,用叉切小片也要很用力! 離席了,連加一也未過二百,性價比算是中規中矩。但還是那老話:人情分,爆棚了。下次再見!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