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7-05-12
1519 瀏覽
在筲箕灣東大街,食過「北X韓食館」的韓國炸雞和炸雞飯後,我轉乘電車(講句題外話,用殘疾八達通坐電車是沒有票價優惠的),去到我以前很熟悉的老地方,大坑近着「香港中央圖書館」附近的分子雪糕店「Lab Made Ice Cream」。「香港中央圖書館」是我十多年前中學畢業後,升讀珠海學院之前,曾經做過的第一份正式工作,是伊利沙伯醫院當時的「青少年醫療中心」轉介我去上班的。其實我在「香港中央圖書館」工作了不久,圖書館就不滿意我的表現,幾個月後就辭退了我。講真的,我在圖書館這段工作期間,工作亦不見得很稱心如意。總而言之,「香港中央圖書館」沒有留下任何美好回憶給我。離開「香港中央圖書館」後,我曾經頹廢了一段時間,直到重返校園,才能忘記「香港中央圖書館」的不愉快歷史。到了今日,我重新上路,拖着已經受了重創的殘廢身軀,重回我人生第一份正職的地方。十年人事幾番新,現在的「香港中央圖書館」的職員都換了不少人,已經面目全非了。慶幸現在「香港中央圖書館」的人大多都不認識我,否則我怕我會遇到,很難堪很難過的事。離開「香港中央圖書館」後,我走到樓下附近,位於「布朗街」樓下的雪糕店「Lab Made Ice Cre
「香港中央圖書館」是我十多年前中學畢業後,升讀珠海學院之前,曾經做過的第一份正式工作,是伊利沙伯醫院當時的「青少年醫療中心」轉介我去上班的。
其實我在「香港中央圖書館」工作了不久,圖書館就不滿意我的表現,幾個月後就辭退了我。講真的,我在圖書館這段工作期間,工作亦不見得很稱心如意。總而言之,「香港中央圖書館」沒有留下任何美好回憶給我。
離開「香港中央圖書館」後,我曾經頹廢了一段時間,直到重返校園,才能忘記「香港中央圖書館」的不愉快歷史。到了今日,我重新上路,拖着已經受了重創的殘廢身軀,重回我人生第一份正職的地方。
十年人事幾番新,現在的「香港中央圖書館」的職員都換了不少人,已經面目全非了。慶幸現在「香港中央圖書館」的人大多都不認識我,否則我怕我會遇到,很難堪很難過的事。
離開「香港中央圖書館」後,我走到樓下附近,位於「布朗街」樓下的雪糕店「Lab Made Ice Cream」。其實「Lab Made Ice Cream」情況跟我有點相似,曾經在香港不同地方開了很多分店,奈何都結業收場,最後就只剩下大坑這間總店,同樣有種經歷劫難後,休養生息等待機會的樣子。
其實「Lab Made Ice Cream」我以前曾經遇過,他們在將軍澳坑口「東港城」的分店,可惜當然我沒有太留意他們,所以直到「東港城」分店結業,我也遺憾沒有幫襯過他們的分子雪糕一次。
不過真的很奇怪,「Lab Made Ice Cream」跟九龍城「清X牛肉館」店內一樣,都貼滿大量在開飯網食店選舉的「輝煌戰績」,還有其他雜誌食店選舉的獎狀。
實在很難想像,擁有如此亮麗成績的分子雪糕店,開分店卻遇上近乎「全軍覆沒」的悲催景況,究竟「Lab Made Ice Cream」遇上甚麼問題,令所有分店都關門結業,只剩下大坑這個「總壇」大本營慘淡經營運作呢?
「Lab Made Ice Cream」店內雖然燈光昏暗,但仍然坐着很多客人,餐廳的餐牌很大張,很明顯地展示在我的面前,包括雪糕店是日提供的四款「分子雪糕」不同口味。
四款口味分子雪糕,我橫看豎看也看不出,「Lab Made Ice Cream」的分子雪糕,跟「分子料理」有甚麼直接關係。「分子料理」我都略知一二,即是將食物原材料,製造成另一個樣子的料理菜式。食客無法從製成品外貌,聯想到菜式跟原材料,兩者之間原來有不可分割的關係。
但是看「Lab Made Ice Cream」的分子雪糕,雪糕無論怎樣製造,都不可能製造成,其他食物原材料的樣子,跟「分子料理」完全沒有關係,那麼「分子雪糕」實際是甚麼的道理呢?
以下資料是我根據「維基百科」資料提供而得知:所謂「分子雪糕」, 其實即是由液化氮氣 (Liquid Nitrogen) 所製作出來的雪糕。由於氮氣的沸點極低,只有約攝氏 -196 度左右,氮氣的化學原理會令雪糕迅速凝固,這種製作方法除了令雪糕的質感更加幼滑外,亦能大幅減少忌廉和牛奶的用量 。
亦即是話,所謂「分子雪糕」的製造過程,用上了大量沸點極低的「液化氮氣」製造出來。所謂的「分子雪糕」的製造過程,我作為一個對科學認識不深的文科畢業生,聽完還是一點霧水,感覺如在霧中。
更重要的是,「Lab Made Ice Cream」的分子雪糕產品,用上很複雜,很難理解的科學方式製造出來。「分子雪糕」製成品,在千辛萬苦的情況下製造完成,代價是要收港幣四十六元一客。
「分子雪糕」如此「離地」的價錢,吸引一些貪新鮮的食家,或者學生哥就很容易。但吃完第一次過後,失去新鮮感的同時,亦會令慕名而來的食客,開始對標奇立異的「分子雪糕」感到厭倦。
$46
43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就正如我第一次在大坑品嚐「Lab Made Ice Cream」,我點了一客「焦糖醬海鹽牛奶脆脆」口味分子雪糕。區區一杯份量不多的雪糕,已經足足收了我港幣四十六元的「天價」。
拿着這筆錢,我應該可以在意大利雪糕店,買到一客美味,又大份量的意大利「Gelato」雪糕。又或者在便利店,用港幣四十六元買到差不多兩杯「哈根大師」名牌雪糕。難怪「Lab Made Ice Cream」曾經在外面開過這麽多分店,到最後還是關門收場,我估計價錢可能是一個重要因素。
「Lab Made Ice Cream」的「焦糖醬海鹽牛奶脆脆」味道分子雪糕,我無疑是食到,雪糕中的焦糖味和海鹽味,海鹽味是為了增加雪糕內的甜味而來的。
但是,我始終想不到,為什麼我要花上四十六元,買一杯可能十啖內吃得完的「分子雪糕」?因為貪一時好奇和新鮮,而花上港幣四十六元買「分子雪糕」,是情有可原的辯解,但是這樣對「Lab Made Ice Cream」實在很不利。
雪糕上面那些,一粒粒的啡色脆粒小食,我直到現在這一刻,還是搞不清楚是什麼玩意。如果說雪糕內的甜味,是來自於海鹽牛奶的原味。那麼我明白了,雪糕表面的疑似黃色糖漿,才是雪糕「焦糖」甜味來源。
「焦糖醬海鹽牛奶脆脆」的甜味,原來有一部分是來自於表面的焦糖醬,雪糕內的海鹽味和牛奶味,反而被焦糖醬的甜味所蓋過了。再試食那粿「脆脆」,「脆脆」似乎跟雪糕的味道失去了關係。
不是說「Lab amade Ice Cream」的「焦糖醬海鹽牛奶脆脆」分子雪糕不好味,只是試食「分子雪糕」後的感覺,反而沒有試食前的感覺那麼強烈。
或者很多人跟我一樣,都是抱着「獵奇」「貪新鮮」心態去試食所謂「分子雪糕」。打開真相後換來看透事實,興趣自然大減,難怪「Lab Made Ice Cream」現在只剩下一間大坑店啦……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