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2
2
等級4
2010-01-07 402 瀏覽
執筆之時,正是陳真兄大喜前夕,趁現在便回憶一下,陳真在月前,最後一個單身的生日局吧.他在月前的生日局,設宴在中環的五陵會,在小時候已經聽過五陵之名字,全因是賽馬,當年有匹"五陵駒",一生贏多場頭馬的好馬,但後來的"五陵驥","五陵輝華",只不過是平庸之輩.在五陵會所之內廳,可見掛著昔日的拉頭馬相.平日加上天氣突然轉冷,大廳差不多給我們十多人全包.事先已免腳開瓶費,自然惹來不少紅酒白酒甜酒.早前人數左改右改,幸好經理譚先生能夠作出配合,為我們安排好菜單,十八人坐滿一檯,首先品嘗羊家兄妹自製的燻蛋,論自家製水準是不錯.實在多謝她的無私分享.當大家吃完自家燻蛋之後,便到紫薑糖心蛋,大家可能說在鏞記吃過最好的溏心皮蛋,但是五陵會的皮蛋,也是隻隻有溏心,流沙質感而味道濃厚,實在不下於鏞記.不過紫薑如過切得薄一點,會更加好.接下來的三小碟,蜜汁鴨胸肉,煎羅漢腐皮卷,美極排骨,三種結合著不同感覺.腐皮卷香脆可口而不油淋淋,內裏的餡料同樣帶點爽口感.鴨胸肉並不是外間的煙鴨胸,是另外再加工,加了蜜汁再去煎,所以這個鴨胸既有煙燻味之外,亦有蜜香.至於美極骨,一向覺得美極醬油,是有種點石成金之作用,加一小滴
更多
執筆之時,正是陳真兄大喜前夕,趁現在便回憶一下,陳真在月前,最後一個單身的生日局吧.

他在月前的生日局,設宴在中環的五陵會,在小時候已經聽過五陵之名字,全因是賽馬,當年有匹"五陵駒",一生贏多場頭馬的好馬,但後來的"五陵驥","五陵輝華",只不過是平庸之輩.在五陵會所之內廳,可見掛著昔日的拉頭馬相.

平日加上天氣突然轉冷,大廳差不多給我們十多人全包.事先已免腳開瓶費,自然惹來不少紅酒白酒甜酒.

早前人數左改右改,幸好經理譚先生能夠作出配合,為我們安排好菜單,十八人坐滿一檯,首先品嘗羊家兄妹自製的燻蛋,論自家製水準是不錯.實在多謝她的無私分享.

當大家吃完自家燻蛋之後,便到紫薑糖心蛋,大家可能說在鏞記吃過最好的溏心皮蛋,但是五陵會的皮蛋,也是隻隻有溏心,流沙質感而味道濃厚,實在不下於鏞記.不過紫薑如過切得薄一點,會更加好.

接下來的三小碟,蜜汁鴨胸肉,煎羅漢腐皮卷,美極排骨,三種結合著不同感覺.腐皮卷香脆可口而不油淋淋,內裏的餡料同樣帶點爽口感.鴨胸肉並不是外間的煙鴨胸,是另外再加工,加了蜜汁再去煎,所以這個鴨胸既有煙燻味之外,亦有蜜香.至於美極骨,一向覺得美極醬油,是有種點石成金之作用,加一小滴,菜式的味道會突然不同.用美極醬油來煎排骨,香口又惹味.假若汁多一點,又可用來送白飯吃.

頭盤之後便到主菜,第一道是七彩炒老虎班片,所謂的七彩,是露荀,西芹等配菜,再同班片炒埋一碟,配菜爽脆鮮甜.而班片的肉質嫩滑,沒有過老的情況出現,火喉較得恰到好處.另一道是富貴鴛鴦大明蝦球,一蝦兩味,記得上一次吃過類似的菜式,是在君怡閣.一邊是油泡,另一邊是沙律明蝦球,用"雀巢"上.油泡的一邊吃出蝦肉的鮮味,而沙律蝦球就酸酸甜甜,很開胃的.

一大班人的飯局,總要一大盅燉湯,是夜的淮杞响螺花膠炖竹絲雞,聽個名字已經很補.材料甚豐,湯水清甜滋潤.而且在天寒地凍的日子,喝一碗亦有助保暖之作用.

事前陳真兄大力推介五陵會的蝦子柚皮扣鵝掌,果然不錯.蠔汁將柚皮扣得入味,好像海綿一樣.而柚皮沒有那種苦澀味,吃下去皮肉豐厚,雖然蝦子份量不多,但扣柚皮的醬汁,已經可用來伴白飯吃.另一位主角鵝掌,慘被冷落.砵酒焗桶蠔煲,也有水準,此道菜用的蠔夠大隻,經過砵酒焗過之後,依然juicy,味道鮮甜.砵酒味反而不算很出,因為薑荵的辛辣略為霸道呢.

天氣冷得合時,正好遇上煲仔飯.上桌時飯同料分開上.其實油鴨,臘腸,潤腸,蠟肉等精華,已經吸收在白飯之內.充滿臘味精華的煲仔飯,每粒分明,不會出現黐埋一舊的情況出現,隱約滲出的臘味味道,甘香非常,而用上的臘味,全是靚貨.最後煲底的飯焦,更是兵家必爭之地.

鮮蟹肉竹笙豆苗不過爾爾,純屬有一點葉綠素點綴著.最後的脆皮炸子雞,徒具皮脆,肉質略粗.更加奢望有沒有雞味.

作為壽局,自然少不了壽包,經理直認壽包是外來貨,當然不能期望有幾好吃,你話壽包可以有幾好吃呢?甜品為蛋白杏仁茶,完全不行,杏仁味只是蜻蜓點水般,吃下去越吃越淡.

去到最後,是主人家廣發英雄帖,二零一零年一月八日,來見証陳真大日子的一刻.眾人也不忘先送上一連串的祝福.

作為朋友,也替你將會步向人生的另一階段而高興,現今正期待著,明晚親身見証這個重要一刻.
28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25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28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26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21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31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33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64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張貼
評分
味道
環境
服務
衛生
抵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