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07-11-29
10 瀏覽
每每經過這頭總記掛這裡的靚燒鵝脆燒肉,見一段時間沒來幫襯,就在到青衣之前在這裡落腳。記得上次過來,一碟碟頭飯只能清掉一半,是趟都是碗上較為有衣食,仍是燒鵝火肉飯配例湯,不二之選。燒鵝還是甘香豐膩,燒肉皮仍舊脆口非常,難怪一面趴飯一面看著外賣人潮不絕;而金銀菜例湯依然香甜,喝後像在一塊燒紅的鐵板上澆上一盤冰水一般。後記一:看到三位太太來賣外賣,其中一位高聲說這帶的燒臘檔算這間最好味,就算價錢貴一點都值得,不知就裡的會以為做碼!後記二:看到一位顧客上門提取乳豬,問過老板娘說是用作婚嫁的金豬回門;想以前是用大紅金豬整體回門,師傅送貨之餘當場斬件,而據老板娘說現在不小人家都只是以乳豬回門作禮,由此可見香港的家庭結構起了很大的變化。以古老思想的我,日後非光顧她大紅金豬或最起碼的中豬回門才能成體統!
記得上次過來,一碟碟頭飯只能清掉一半,是趟都是碗上較為有衣食,仍是燒鵝火肉飯配例湯,不二之選。
燒鵝還是甘香豐膩,燒肉皮仍舊脆口非常,難怪一面趴飯一面看著外賣人潮不絕;而金銀菜例湯依然香甜,喝後像在一塊燒紅的鐵板上澆上一盤冰水一般。
後記一:看到三位太太來賣外賣,其中一位高聲說這帶的燒臘檔算這間最好味,就算價錢貴一點都值得,不知就裡的會以為做碼!
後記二:看到一位顧客上門提取乳豬,問過老板娘說是用作婚嫁的金豬回門;想以前是用大紅金豬整體回門,師傅送貨之餘當場斬件,而據老板娘說現在不小人家都只是以乳豬回門作禮,由此可見香港的家庭結構起了很大的變化。以古老思想的我,日後非光顧她大紅金豬或最起碼的中豬回門才能成體統!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