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2-04-23
1439 瀏覽
我有一個愛吃懂吃的「憤青」朋友,常常都對香港人的飲食愛好/潮流鄙視不已,我記得他其中一個最典型的例子是:「許多香港人都說自己喜歡吃tiramisu,卻根本不知道tiramisu是甚麼,總之吃一口撤了可可粉的cream cheese就當自己是在吃tiramisu。真正的tiramisu是用超濃郁的mascaprone(當然也很貴,很多本地餅店當然不會用),加上強勁的酒味。這樣真正的tiramisu大概沒多少香港人真吃過,吃過也不會喜歡。」我不敢評論香港人有多懂吃,始終在OR也不時看見一些有質素的食評,但是朋友說得對,假的tiramisu真的充斥周圍,不只是街坊餅店,有時某些酒店自助餐的也是令人慘不忍睹。當然,如果食物做得好吃,其實它是否正宗,對我來說反而是其次。例如說,香港茶餐廳的凍鴛鴦、瑞士雞翼,街邊的格仔餅等,都是「不正宗」的西茶,但偏偏卻做出香港特色的美食。講到尾,最重要還是要好食。而且,不要掛羊頭賣狗肉。太子餅店是中產住宅區太古城內的街坊餅店,路過看見櫥窗裡的糕餅都做得比一般街坊餅店較精緻。當然跟銅鑼灣/尖沙咀那些人氣餅店的質素有段距離,但太子的價錢也便宜一截,似乎不妨一試,於是
我不敢評論香港人有多懂吃,始終在OR也不時看見一些有質素的食評,但是朋友說得對,假的tiramisu真的充斥周圍,不只是街坊餅店,有時某些酒店自助餐的也是令人慘不忍睹。當然,如果食物做得好吃,其實它是否正宗,對我來說反而是其次。例如說,香港茶餐廳的凍鴛鴦、瑞士雞翼,街邊的格仔餅等,都是「不正宗」的西茶,但偏偏卻做出香港特色的美食。
講到尾,最重要還是要好食。而且,不要掛羊頭賣狗肉。 太子餅店是中產住宅區太古城內的街坊餅店,路過看見櫥窗裡的糕餅都做得比一般街坊餅店較精緻。當然跟銅鑼灣/尖沙咀那些人氣餅店的質素有段距離,但太子的價錢也便宜一截,似乎不妨一試,於是便買了一件tiramisu cup cake 和一件raspberry macaron。心裡已有準備不好太高期望,但還是比我想像中更差。 Tiramisu杯蛋糕($14): 這個蛋糕,除了跟tiramisu的顏色有點相像,基本上真的與tiramisu沒有關係。芝士當然不是mascaprone,沒有奶香,也沒那種油然軟綿的質感。沒有酒香也沒有咖啡香,只有可可粉帶苦的味道十分突出。而且,可可粉一早已撒在cream/蛋糕上,放了一整天,不潮濕變成一舊舊就假啦。
另一方面,輕輕的一層“tiramisu"跟下面的”cupcake”就像兩樣分開的東西,沒有互起作用。這個蛋糕底貌似sponge cake,但沒有海棉的鬆軟,口感硬實。味淡如水,只有十分輕微的一絲咖啡味。 老麥跟星巴克的muffin大概都是$15一個,大小差不多大小,也許用muffin跟cupcake 不完全公平,只是,比連鎖餐店難吃的,我都很難給予合格的分數。
法式桑莓杏仁餅($20): 是的,這裡的“macaroon"很大,一個比平時吃到的macaroon大2﹣3倍,但我真的寧可買那些$10-$20一件小巧但味道香濃一百倍的高質素macaroon!太子這件macaroon比tiramisu略好,但還是不太真實。沒有杏仁餅的香,而且偏乾,中間的cream沒有果香也不幼滑,而且跟它的cupcake一樣,cream跟餅是沒有關係的,廚房沒有把這兩種”材料“當成同一件食物的兩個部份,因此它們沒有”化學作用“,沒有相得益彰的效果。 是次挑戰的結果慘不忍睹。法式意式 甜品是否做得跟從歐洲入口一樣純正已非重點,重點是用料不好(礙於成本),加上廚房功力不夠,卻越級挑戰,外表縱扮得有幾分似,放入口就難以騙人了。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