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
44
10
等級4
600
8
2017-09-17 540 瀏覽
「甚麼叫絕望,抬起眼望望,如今我在你面前呈堂隨便收看。靈魂被抽乾,殘留著軀幹……」耳熟能詳的歌,原來已經追溯到1999年。傅佩嘉的《絕》,十多年後仍能隨口哼起,完全暴露九十後的年齡之餘,也標誌著廣東流行曲的輝煌。金曲依然膾炙人口,歌手原來轉戰到食肆,跟台灣丈夫在銅鑼灣開了這家台灣菜。雖然歌詞有點誇張,但也道出了我不停工作、很久很久很久沒有放假的絕望感。 不能放假旅遊,來家台灣小館吃吃台菜小吃,也當是去了半個台灣,慰藉一下疲累的心。銅鑼灣一向都是美食天堂。一段時間沒來,原來銅鑼灣廣場附近有棟L Square,幾乎全棟都是餐廳,就如尖沙咀厚福街H8和旺角彌敦道726一樣,每層都有佔地不大的餐廳,能容納不大連鎖和規模較小的餐廳。三星台菜食堂就在L Square的頂樓,一出電梯便是餐廳。簡單木板裝修,帶點文青氣氛,有約八張雙人桌子,還有吧台望著市區景色,因為樓層夠高的關係,有點居高臨下的感覺,雖只是看著高樓大廈卻也有另一番風味。有別於其他台灣牛肉麵館如鐵牛、小王、茶木、程班長,這裡的前菜非常多,有些是小吃,有些則是餸菜般可以送飯;反而主食選擇少。畢竟台灣是「小吃天堂」,多點小吃就沒錯了。星期日
更多
「甚麼叫絕望,抬起眼望望,如今我在你面前呈堂隨便收看。靈魂被抽乾,殘留著軀幹……」
耳熟能詳的歌,原來已經追溯到1999年。傅佩嘉的《絕》,十多年後仍能隨口哼起,完全暴露九十後的年齡之餘,也標誌著廣東流行曲的輝煌。金曲依然膾炙人口,歌手原來轉戰到食肆,跟台灣丈夫在銅鑼灣開了這家台灣菜。雖然歌詞有點誇張,但也道出了我不停工作、很久很久很久沒有放假的絕望感。
不能放假旅遊,來家台灣小館吃吃台菜小吃,也當是去了半個台灣,慰藉一下疲累的心。

銅鑼灣一向都是美食天堂。一段時間沒來,原來銅鑼灣廣場附近有棟L Square,幾乎全棟都是餐廳,就如尖沙咀厚福街H8和旺角彌敦道726一樣,每層都有佔地不大的餐廳,能容納不大連鎖和規模較小的餐廳。三星台菜食堂就在L Square的頂樓,一出電梯便是餐廳。簡單木板裝修,帶點文青氣氛,有約八張雙人桌子,還有吧台望著市區景色,因為樓層夠高的關係,有點居高臨下的感覺,雖只是看著高樓大廈卻也有另一番風味。
23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有別於其他台灣牛肉麵館如鐵牛、小王、茶木、程班長,這裡的前菜非常多,有些是小吃,有些則是餸菜般可以送飯;反而主食選擇少。畢竟台灣是「小吃天堂」,多點小吃就沒錯了。星期日的下午,睡到日上三竿才起來,肚子也餓扁了。於是我們二人行一口氣點了六款前菜、兩個主食。
217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主食
坐了不久,食物很快一個一個到來。先來的是招牌的三星牛肉麵。
三星牛肉麵
$82
29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畢竟索價$82,這碗麵的份量好像有點太少。不過昂貴之處在於用上牛腩、牛筋和牛肚,每樣也有兩件,兩人分著吃剛剛好。先呷一口湯,深楬色的湯頭卻是很清澈,用上稀醬油和牛骨淆製,有淡淡的牛香但不會太濃味。甚至可以加附上的鹹菜送著吃,也不會過鹹。麵條用上粗切的刀削白麵,掛湯能力不錯,但可能有點厚度的關係,麵條煮得不夠透,中間還有點硬。
三星牛肉麵
$82
18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淡色的牛肚,要讚的是沒有漂至雪白,仍洗得很乾淨,沒有異味。咬下去非常有嚼頭,但一點也不會痴牙,也容易吞嚥,絕對不是「鞋過擦膠」的那種。

三星牛肉麵
$82
23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再來牛筋,炆得非常非常軟林,膠質很重,就像是將整口骨膠原吞進肚裡。而味道也很入味,將牛骨湯底的味道完全煮進裡頭。

三星牛肉麵
$82
31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牛腩非常大塊,都有整隻中指的長度。夾下去已知非常軟林入味,就算沒有甚麼肥膏,也不會有一絲絲「鞋烚烚」的質感。


阿嬤魯肉飯
$42
19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第二道來的也是主食,魯肉飯相對性價比較高。有異於肉燥飯,魯肉飯是用上炆煮過的五花腩,再手切成一條條,相對較肥膩,也更為惹味。這裡的魯肉選材相對沒有那麼肥膩,較易入口,醬汁濃稠而不過鹹。不要看飯的份量這麽多,其實魯肉汁也足夠伴飯,不會要吃純白飯的。平時我不大好醃漬物,但這裡的味道不會鹹酸得過嗆,尤其喜歡紅醃菜,非常爽口。

前菜
說起蒜泥白肉和皮蛋豆腐,倒令人想起滬菜多於台菜。本來擔心魯肉飯會淨很多白飯,所以也點了些小菜來送飯。雖然後來發覺這份擔心都是多餘的,但就這樣吃小菜也很滿足。
蒜泥白肉
$38
30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豬肉切得十分薄,肥與肉一層一層間著,烚得剛好不會過鞋,也不會油膩,是標準的白肉。不過用上冰鮮豬肉關係所以少了點肉的鮮味,幸好蒜泥份量很多,醬汁也非常惹味,完全主導了白肉的味道。
肉鬆黑白配
$42
17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叫肉鬆黑白配,原來就是皮蛋豆腐。這裡的皮蛋豆腐整磚上,雖與皮蛋分開放,淋上肉鬆覆蓋兩者卻像是加添了之間的連結之餘又帶點不經意。用上盒裝豆腐,非常滑溜;但因用漿粉製造,豆味比傳統豆腐欠奉。幸好加上甜甜的醬汁,還有肉鬆調味。肉鬆也沒有油益味,偏甜而不辣不鹹的,很易入口。皮蛋竟是溏心,非常抵讚,即使單獨吃皮蛋也不會過膩,加上淡味豆腐一起吃就更是加分。
椒鹽四季豆
$38
18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點了這麽多肉類,還有之後的炸物,還是點個菜感覺健康一點。餐牌上的蔬菜只有肉燥青菜和椒鹽四季豆,兩者之間我們選了後者,好像較為特別。油泡過後的四季豆相對較油膩,但也不會過份得剩下於碟的底部。這樣做法的四季豆倒是第一次吃,原來可以保留咬口,更加爽脆。椒鹽味道帶稍鹹而不太過,是個香口惹味的蔬菜選擇。


小吃
小吃基本上都是炸物,用上不同材料作不同變奏。
真的好蝦捲
$42
35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蝦膠鮮味彈牙,加入青蔥碎更有口感。外邊炸皮薄,炸得金黃但偏軟身,相對沒那麼熱氣。淋上甜辣醬調起蝦捲味道,很是惹味。雖然切成薄片更容易分享,但若然能一整條上,可以用竹籤拿著來吃,會更爽也更有小吃風味。

第一鹽酥雞
$48
26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台灣菜又怎能缺少鹽酥雞呢!這裡炸得非常非常乾身,但外皮不會太硬,能夠做到鹽酥雞的酥香。內裡用上雞胸肉,雖然沒有肥膏但也沒有很鞋,炸後仍然有肉汁。最讚之處在於灑在周圍的炸蒜片,十分香口好吃,也為炸雞增添蒜香,跟平常只用味粉調味的鹽酥雞很不同。


炸甜不辣
$42
37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常常在台灣街頭看見甜不辣但也不知道是甚麼,原來用國語讀出來就是Tempura的意思。跟日本的天婦羅當然有距離,這個是平民版的小吃,不會用這麽多海鮮做。台式的甜不辣就是魚漿加粉漿搓成一條條,再下猛油炸至脆口的小吃,看上去就像薯條一樣,用來送酒一流。這裡的甜不辣炸得夠乾身,澀油工序做足,不會有剩油。外面稍稍的脆,裡面則是煙韌的口感,好像混有糯米粉似的,很是特別。不過相信魚漿的比例佔很少,不覺得有海鮮的味道,只有些微味精的甜,多吃會有點口渴。

飲品
左: 仙草奶綠 ($38); 右: 香芋拿鐵 ($31)
15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一人來一杯台式飲品,也是台灣菜最深入香港的一種飲食。這裡飲料的定價頗高,這樣的size在外頭就算是連鎖店也不用$30。不過勝在選擇多,奶類、果茶、益力多、latte、傳統清熱飲均有選擇,配料也像台式飲品店般任你選加。最貼心的是餐紙已供一欄給客人選少甜少冰,迎合了普遍香港人想要飲甜又想健康點的選擇。我的仙草奶綠仙草份量很慷慨,也有咬口不會太爛;奶和茶的比例適合,不過奶綠比奶茶應該多有的綠茶味真的不太覺。另外友人點了跟上潮流的紫薯拿鐵,雖然看下去的紫色好像有點過份,但喝下去味道不算假;要留意台式的拿鐵是只有奶沒有咖啡成份的,所以相對上會較飽滯。兩杯少甜少冰均有做到,尤其是甜度真的剛好,較合香港人的口味。

「寧願滯留在此處,寧願叫時間中止……」
星期日的下午能這樣悠閒的吃著台灣小吃盛宴,看著店內大電視播著台灣中天電視台節目,還真的有點放假的錯覺。如想多吃台灣的小吃多於主食,這裡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光點小吃已經可以點得整枱滿。我們二人都沒想過小吃原來這麼大碟,都要捧著腹離開,其實胃口小一點的話這個可以是3-4人份量,所以價錢一點也不貴,銅鑼灣旺區來說性價比頗高。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張貼
評分
味道
環境
服務
衛生
抵食
用餐途徑
堂食
人均消費
$250 (午餐)
用餐優惠
試食活動
推介美食
  • 第一鹽酥雞
  • 椒鹽四季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