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1-11-08
154 瀏覽
秋天是吃蟹的季節,食友在明星食店避風塘興記搞了個海鮮局,有幸敬陪末席。我一去到興記就出了個搞笑的狀況,就是我竟然無意中走了一層樓梯「走後門」入去,一推開後門就見到食友們了!原來正門在有電梯的那一邊。有說此店出現在報紙的娛樂版的次數比在飲食版還要多,應該不假,看看那些明星簽名,真是有牆的地方都有呀!點菜這回事當然已由食友代勞了:竹蔗水、酸梅湯這些解渴飲品當然少不得,我自己是比較喜歡喝酸梅湯的,酸酸咪咪嘛。頭盤先來避風塘六小福,就是店家馳名的六款白灼小食,包括海蜇、豬脷、魷魚、粉腸,盤中間還有菜心,其下墊著豬肚。陣容是頗為鼎盛的。每款內臟都處理得很乾淨,沒有很強的臊味。單沾醬油都已經好吃。內臟始終不宜多吃,那麼菜心也不錯,挺爽甜的。跟著就正式進入海鮮環節了。豉椒炒蜆一向是食殼食汁多過食蜆的一味,大家都努力地在一堆蜆殼中玩尋寶遊戲,汁還算惹味。油鹽水浸泥鯭雖叫油鹽水,但那浸魚的奶白色的湯是超重胡椒味的啦!好辣嗆的說。泥鯭我不常吃,這次吃到的比起以前吃的大條一些,肉質還真嫩滑,我怕吐骨才沒有多吃。蒜茸粉絲蒸蟶子出場的時候,豪爽的阿姐說要給我們分碟,我們急忙阻止,因為要給牠們留下倩影嘛!當然阿姐
點菜這回事當然已由食友代勞了:
竹蔗水、酸梅湯這些解渴飲品當然少不得,我自己是比較喜歡喝酸梅湯的,酸酸咪咪嘛。
來到避風塘興記,主角自然是避風塘炒蟹,據說這裡是全港唯一一家真正由艇家做到上岸的辣蟹店,那就真要見識一下了。
是晚食友發辦點了兩款蟹,分別是
前者的賣相甚為壯觀,兩隻大蟹雄踞於一大堆炸辣椒金蒜粒之上,兩隻蟹猶如躺在沙灘上(跟外國朋友來,可笑說這道蟹名為 "Sex on the beach"!)。
點菜的食友吃不得辣,所以只點了小辣,其重點也其實都不只是蟹,而是那些香脆味濃又帶少少辣的金蒜,正如前面有食友寫過,拿去拌麵當是絕配。我吃到的是蟹腳,蟹肉甜美,但我仍然比較喜愛那個金蒜。
古法避風塘炒蟹,歌仔都有唱:烏卒卒,好似好似一隻黑蟋蟀,也是小辣,但吃下去是濃濃的豆豉味,偏鹹,卻是不辣的。同檯好些食友也有同感,看來應不只是我嗜辣而覺得不辣了。
想不到單尾也是非常強勁,有三樣東西,包括
是十分的滿足,當然吃那麼多海鮮,價錢也不會太便宜,是晚每人五百多。但既然吃得高興,偶爾來一趟也無傷大雅。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