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4-03-04
24 瀏覽
宅女從來不是新界人, 總是覺得沙田這個地方說遠不遠, 但近又談不上. 想當年年少時周末心情好就會上個往沙田市的巴士, 遊遊車河, 繼而慢步城門河吹吹風, 再吃下附近的大排檔, 好不寫意. 不過近年的沙田變得越來越興旺, 但人也越來越多. 不過另一角度想想看, 購物飲食方面比起從前無疑是方便得多, 對於在此區的居民來說也算是好事吧? 而新城市廣場作為這區最著名的地標之一, 近期也開始改頭換面, 引進更多新餐廳. 其中一家就是吃中菜點心為主的明珠閣.單聽餐廳名字有點陌生, 不過其幕後JC GROUP大有來頭, 除了是上市公司, 旗下餐廳更包括了HARLAN'S跟田舍家等等, 質素向來有保證.餐廳位於新城市廣場內地下的一角, 原以為廣場大找起來會很花時間, 但其實只需出了地鐵站直走進商場看到電梯落兩層往右手邊便會看起了, 門面看來較為開揚, 不過看起來地方都幾寬敞. 走的是大眾化一點的格調, 但不失簡約企整, 整體環境令人舒服.坐下來當然先看看餐牌有什麼好吃了. 這裡吃的原來都是以廣東菜為主, 包括有老火湯, 豆腐羹等, 又有燒味小炒等, 款式偏向懷舊家庭式一點, 包括買少見少的金錢雞, 西
餐廳位於新城市廣場內地下的一角, 原以為廣場大找起來會很花時間, 但其實只需出了地鐵站直走進商場看到電梯落兩層往右手邊便會看起了, 門面看來較為開揚, 不過看起來地方都幾寬敞. 走的是大眾化一點的格調, 但不失簡約企整, 整體環境令人舒服. 坐下來當然先看看餐牌有什麼好吃了. 這裡吃的原來都是以廣東菜為主, 包括有老火湯, 豆腐羹等, 又有燒味小炒等, 款式偏向懷舊家庭式一點, 包括買少見少的金錢雞, 西檸雞和涼瓜燜火鴨煲等等, 不過如想吃豪一點的, 這裡亦有百多元一隻蠔皇鮑魚跟海皇燉翅等等. 價位的話如不點最貴那些, 一般小炒平均大都是八十多元一碟, 以商場餐廳來說也算合理了.
*以下菜式實際份量以餐廳最後公佈作準.
咖啡栗子 (HK$55) 平日吃中菜有栗子的菜色不算新鮮事, 但以厚厚的咖啡醬裹上原粒栗子當前菜吃倒是第一次見. 聞一聞咖啡味的確幾香, 入口醬汁沒想像中濃郁, 吃了兩三顆都沒有很滯膩的感覺, 不過如果栗子可以做得再淋身一點吃起來就會更軟棉口感更好了.
醬皇鴨舌 (HK$88) 鴨舌從來都是佐酒的佳品. 不過是夜沒有酒, 正好就來細味一下這鴨舌中鹵水汁的鮮香. 原以為在這種地方吃到的鹵水物不會怎樣突出, 但這個鹵水汁又意想不到的好, 味道甜香中帶點溫醇感, 咸度也恰到好處, 鴨舌入口外皮柔軟且骨帶脆, 此刻就算沒有啤酒都仍是一件接一件的送進口中.
櫻花蝦南瓜芋頭糕 上桌時看到蒸籠內放了兩磚黃黃橙燈的糕點驟眼看來以為是甜點. 但原來是由南瓜跟芋頭合併成的雙層糕, 表面還洒了不少櫻花蝦, 單看賣相果真夠新鮮感. 南瓜糕質感棉香清甜, 加上底下帶有粒粒口咬的芋頭糕, 果真是平衡得宜, 當中的櫻花蝦帶出的鮮香亦居功不少.
豬肚燒賣 平日在茶樓吃到的燒賣大多是以普通不過的款式, 誰想到這裡居然還有豬肚燒賣供應? 頂層的豬肚十分厚身但入口很軟不韌又沒異味, 底下的豬肉餡肉質亦夠彈牙可口, 喜歡吃豬肚的朋友值得點來試試.
蜜汁叉燒皇 (例 HK$98) + 化皮乳豬 (例 HK$168) 平日在普通中菜館對燒味這環都沒有太大期望, 不過聽聞這裡的燒味原來是請來前西苑酒家的郭師傅來當顧問. 眾所周知西苑的叉燒最為人津津樂道, 想不到是夜在這裡竟然能再嚐到! 只見叉燒肥瘦勻稱, 入口肉質非常有彈性, 邊位帶著點點焦脆感, 中間連著的絲絲肥膏吃起來絕不膩口, 蜜汁更是下得份量剛好, 果真是個令人難忘的叉燒呢!!
除了叉燒這裡的乳豬做得也不錯, 咬下去外皮薄脆夠鬆化, 底下的肉亦不會過乾, 沾少許甜醬吃巳覺滿足了~
千絲萬縷海虎蝦 用了絲絲脆條包裹著大大隻的虎蝦上來果真夠視覺效果, 同席友人說竟然有點像女生被困縛的模樣, 想像力可真豐富. 不過脆條的確裹得細密, 一咬下去非常香脆, 而且油份亦不多, 中間的蝦肉質地彈牙, 整體來說味道不算很有驚喜, 但各方面均做得不錯.
淮山杞子燉螺頭湯 吃到差不多就要來一碗湯品潤一潤好了. 這個淮山杞子燉螺頭湯單看舀上來的湯料巳夠豐富, 除了有不少瘦肉粒, 螺頭肉, 更有雞肉, 杞子, 淮山等等配料, 喝起來清甜順喉亦夠味, 喝罷也沒覺口渴, 不錯.
花膠野菌伴鴨掌 不知怎的從來都很喜歡吃雞腳鴨掌的菜色, 接觸得最多鴨掌的時候不期然就會想到飲宴時的鮑魚扣鴨/鵝掌. 是夜沒有用鮑魚來扣, 換來的是同樣貴價的花膠, 再加上不少野菌和紅蘿蔔等作伴, 構成一個相當豐富的菜色. 鴨掌炆得頗入味, 質感軟淋骨肉亦能輕易分離, 花膠入口黏稠帶點彈性. 不過如果玻璃茨做得少一點會更理想.
明珠炒飯 宅女出外吃飯一向很少點炒飯吃, 皆因自問要求頗高, 太乾或太油或太濕通通不收貨. 這裡的出品用上的配料也頗多, 非常豐富, 吃起來頗有獲氣, 而且飯粒炒得分明, 油份不算多, 而且當中更加有紅米, 感覺更健康. 個人尤其喜歡加有不少提子乾, 越吃越有勁.
馬拉糕 想起童年時吃馬拉糕多是在假日飲茶才能接觸到, 想不到來到現在不少點心店 酒樓餐廳都有供應, 而且更是熱騰騰出籠的!! 這個馬拉糕拿上手非常燙熱, 但入口實在鬆軟非常, 甜味恰到好處, 雖然吃得很飽但仍忍不住的吃了大半, 實在值得番吃.
感謝店方跟公關們之邀令宅女過了一個愉快的開年夜.
感覺這裡做的點心比小菜更勝一籌, 至於燒味更是不用多說, 單是那個叉燒巳足以令宅女會再掏腰包番吃了.
如果是住在附近, 假日不妨來試試點心及燒味吧.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