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6-08-18
1232 瀏覽
懷舊粵菜逐漸消失,與現代人近年飲食習慣不無關係,加上煮法複雜,已經越來越少餐廳會供應,相信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對不少老饕來說是個福音。今晚有老點心系列,又有老菜系列,可以回味一番獅子山下的集體回憶。「滑雞球大包 / 千層腐皮夾」現在已經很少酒樓供應雞球大包,因為人客吃一個已經會飽,是以前體力勞動人士的至愛。包以雞肉、冬菇作為餡料,加入醬油調味,包身大而鬆軟,互相分享最好。「米皮白水角 / 豬肚雞燒賣」白米皮是用乾米粉磨成粉末製成,不用薄至 0.03 也很幼滑,包裹筍粒、馬蹄、豬肉、香菇,像粉果。豬肚雞燒賣是以前食材沒有現在豐盛,就多會用內臟入饌,豬肚爽脆,好吃。「懷舊灌湯餃」$45,很多時出街飲茶食的灌湯餃都是「湯在餃外」,而古法的傳統是「湯在餃內」,現在也很少見:傳統製法是用大菜糕,撈蝦肉、豬肉、芫茜等,釀在薄薄的皮裡面,灌湯餃放入蒸爐後大菜糕遇熱就會溶化變成汁,在碗中戳穿湯皮混吃,滋味。老菜「西關大少桂花扎」$58,此項源自廣州荔灣燒臘名菜,製作工序繁複,師傅先用糖及玫瑰露醃肥豬肉,迫出肥油做成所謂「冰肉」,再以瘦肉及冰肉捲著膶腸及鹹蛋黃入爐吊燒,切片。現代人講求飲食健康,令這個
「米皮白水角 / 豬肚雞燒賣」
「懷舊灌湯餃」$45,很多時出街飲茶食的灌湯餃都是「湯在餃外」,而古法的傳統是「湯在餃內」,現在也很少見:
老菜「西關大少桂花扎」$58,此項源自廣州荔灣燒臘名菜,製作工序繁複,師傅先用糖及玫瑰露醃肥豬肉,迫出肥油做成所謂「冰肉」,再以瘦肉及冰肉捲著膶腸及鹹蛋黃入爐吊燒,切片。
「鳳城鍋貼蝦多士」$48,原隻爽口大蝦,與方包一同炸至金黃,入口鬆脆不油。面頭的金華火腿絲我覺得是畫龍點睛,可以用來引出鮮味。
「鮮果沙律煙鯧魚」$238,現在鯧魚已變成貴價魚,煙鯧魚更是有錢都未必可以吃到靚的。
「金盞碧綠鴛鴦魷」
「家常雞蛋焗魚腸」$98
「瑤柱蝦乾節瓜筒」
最後甜品「梳乎厘燉蛋」是在薑汁燉蛋鋪上梳乎厘,再加入果仁粒一同焗,一雞兩味的甜品。
題外話/補充資料:
供應至九月底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