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20-06-17
1507 瀏覽
自九十年代,深圳的湘、川菜因外地人湧入而遍地開花,而近年風潮更南移至香港,但多數都是小館為主。但川菜的「一菜一格,百菜百味」其實變化多端,「麻」、「辣」、「香」的互補,食材的運用,足以令人回味。而位於尖沙咀的「映水芙蓉」,就是主打四川家常菜及成都官府菜。個人其實很喜歡餐廳開揚的位置,午間用膳時,陽光透過落地玻璃,把整間餐廳照得明亮動人。大門入口處的古董雕花木門,帶來古樸的調子,菜色更是揉合了傳統與創新,每每令人有驚喜。今次品嚐店方的官府菜,亦夾雜了街頭小食。餐前先來一杯中國風的Mojito,以「郎酒」取代冧酒,效果也不錯。往日只會在深圳街頭巷尾接觸到的小食「串串香」,經包裝後,變得纖巧可愛,每串都戳上不同的食材,未拎起都不知,倒是有點猜謎的氛圍,加上辣度輕微,消滅一串話咁易。把成都路邊小食「崇州沖沖卷」加以改良,用米紙包著不同的素菜及海鮮絲,入口清新怡人。想不到川菜的賣相都可以如此亮麗,一道「椒麻南非鮮鮑」,加入乾冰元素,營造仙氣縈繞的效果,伴碟的醬汁,以青花椒加菠菜調製,清新中夾雜一陣辛鮮,鮑魚柔韌有彈性,更使人愛不釋「口」。另一道顛覆固有印象的,大概是「溏辛鵪鶉蛋」,在傳統的風味中
自九十年代,深圳的湘、川菜因外地人湧入而遍地開花,而近年風潮更南移至香港,但多數都是小館為主。
但川菜的「一菜一格,百菜百味」其實變化多端,「麻」、「辣」、「香」的互補,食材的運用,足以令人回味。
而位於尖沙咀的「映水芙蓉」,就是主打四川家常菜及成都官府菜。
個人其實很喜歡餐廳開揚的位置,午間用膳時,陽光透過落地玻璃,把整間餐廳照得明亮動人。
大門入口處的古董雕花木門,帶來古樸的調子,菜色更是揉合了傳統與創新,每每令人有驚喜。
今次品嚐店方的官府菜,亦夾雜了街頭小食。
餐前先來一杯中國風的Mojito,以「郎酒」取代冧酒,效果也不錯。
往日只會在深圳街頭巷尾接觸到的小食「串串香」,經包裝後,變得纖巧可愛,每串都戳上不同的食材,未拎起都不知,倒是有點猜謎的氛圍,加上辣度輕微,消滅一串話咁易。
把成都路邊小食「崇州沖沖卷」加以改良,用米紙包著不同的素菜及海鮮絲,入口清新怡人。
想不到川菜的賣相都可以如此亮麗,一道「椒麻南非鮮鮑」,加入乾冰元素,營造仙氣縈繞的效果,伴碟的醬汁,以青花椒加菠菜調製,清新中夾雜一陣辛鮮,鮑魚柔韌有彈性,更使人愛不釋「口」。
另一道顛覆固有印象的,大概是「溏辛鵪鶉蛋」,在傳統的風味中,注入了日本溫泉蛋的概念,小小的一粒鵪鶉蛋,外層沾上了辣椒粉,而剖開兩半時,竟然呈流心狀,時間的拿捏精準。
論賣相「蒜泥白肉」是最能保留原有色彩的菜色,五花腩切得薄薄的,肉香依然豐盈,醬汁更是靈魂的所在,麻油的香氣、辣油的辛勁加上大蒜的幽香,層次分明。
起初還以為「墨魚子酸辣湯」味道跟滬菜中的酸辣湯相近,但選料是矜貴得多,以墨魚子、黃花菜、木耳、筍及冬菇絲,最喜歡薄薄的一層玻璃芡,可以吃得出湯料的味道。
個人最愛的川菜之一,莫過於「沸騰桂花魚」了,滿滿的花椒與乾椒,把海湯碗口都蓋過了,下邊是燙得粉嫩,肉質細緻的桂花魚肉,大家只要撥走花椒籽,辣度還是親民的。
川菜中有龍蝦又真的少見,對上一次已經是澳門米芝蓮店風味居,這道「老麻龍蝦」說真的絲毫不落下風,以辣椒及萵筍等製成的老麻醬汁,陣陣醇厚甜香的感覺,緊扣肉質爽甜的龍蝦肉,兩者相輔相成,滋味無窮。
一道接一道的川菜後,都要有令舌頭稍休的片刻,送來了以海燕窩、陳皮、雪梨及冰糖熬製的「雪梨爽」,小小的一杯,卻起了潤喉的作用。
再來的「椒麻一口和牛」,選用日本薩摩和牛,令人意想不到,大概是「日材中用」吧!
此刻,椒麻醬再度登場,滿帶油香的和牛粒,配以獨特的醬汁,享受真的停不了。
「四川紅燒龍皮黑毛豬」以四川特產的郫縣豆瓣醬調味,用上紅燒手法烹調軟腍的黑毛豬面頰,而龍皮是指龍躉皮,煮至起膠後把豬面頰包裹,同一時間,可以享受兩種口味。
以濃稠的雞湯泡浸的「金湯白菜」,菜蔬蘸滿了雞湯,煮得又夠腍同入味,難得的是就算在不顯眼處,都看得出心思。
單尾有兩款,先是以日本薩摩和牛作主打的「重慶牛肉小麵」,完全不會令人失望,牛肉有嚼口而湯底濃香,麵條若非花太多時間拍照,應該會更有嚼勁。
第一次接觸「蝦膏泡瀘沽湖紅米飯」已經驚為天人,如無記錯,蝦膏是以河蝦所釀,蝦味更濃,炮製成蝦膏湯底,注入300度的石鍋中,紅米飯蘸飽了湯汁,惹味到一個點。
當地人在喜慶的日子中,都會吃上「紅糖糍粑」,或許就似結婚時吃一顆湯圓,寓意煙煙韌韌,甜美一生。
黃豆粉加入紅糖,將糯米糰包裹,形成外脆內軟的口感,作為一道壓軸的甜品,找不到挑剔的地方。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