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22-03-09
2315 瀏覽
上次去元創方,離開後沿着鴨巴甸街往下走,已經發現這間門面帶點神秘、外觀裝修簡潔的小拉麵店。由於當時有10多人在排隊,所以沒有等位,但已決定遲些再來一探究竟。今日就趁長假前夕,專程出城食麵。雖然刻意提早在中午左右到達「○de▽ 鯛白湯らーめん」,但已經有6至8人在排隊。門面牆身掃上淡米白色,襯以暖色櫸木門框及低調招牌,加上日本料理店專有的暖簾;設計簡約。如果不是鋪位轉角處改成一大幅落地玻璃,差點以為是頂級鮨店或者高級料理亭。雖然拉麵店其中一邊面向橫巷,但與毗鄰暗灰色的大廈牆身對比下來,仍然顯得明亮突出;加上從落地玻璃透出的室內柔和燈光,整體外觀設計更顯細緻優雅。落地玻璃上貼了帶著東瀛特色的紅色魚形圖案,同店子名字的「鯛白湯」呼應,隱然透露了此拉麵店別樹一幟的特色。店門外有一台自助售票機,但只收取八達通,所以基本上沒有客人採用。排隊期間,店長會向客人講解餐牌,並且安排提前落單及信用卡結帳。只有10個拉麵吧座位及另外兩張小餐枱,最多只可以招呼15個客人。正值疫情復熾,需要用透明膠板分隔成兩個座位一組;但店主有點小心思,膠板貼上同款紅色魚形圖案,可說苦中作樂。室內裝修同樣明亮簡潔,可以選擇的話
只有10個拉麵吧座位及另外兩張小餐枱,最多只可以招呼15個客人。正值疫情復熾,需要用透明膠板分隔成兩個座位一組;但店主有點小心思,膠板貼上同款紅色魚形圖案,可說苦中作樂。室內裝修同樣明亮簡潔,可以選擇的話一定要揀拉麵吧座位;皆因舖位的先天原因,開放式廚房較吧座低了二級,食客可以更清楚看見廚師炮製拉麵的過程。 招牌用符號取代名字中的「丸(maru) で三角(sankaku)」,除了玩噱頭之外;實際也隱喻「圓形的叉燒在熱騰騰的拉麵湯碗內」,很有意思。 拉麵店來自大阪,同附近歌賦街的「座銀」同系。兩者同樣以半新派拉麵店的形式經營,裝修風格新穎;沒有自助冰水壼,亦沒有生蒜蓉、七味粉、芝麻磨、漬物等。「座銀」以雞白湯突破日式拉麵傳統,「○de▽ 鯛白湯らーめん」就調配了以天然真鯛為主材料的湯底。據香港分店店長透露,湯底由日本總店熬制後真空包裝空運抵港;麵條亦由日本同一麵廠供應 ⋯⋯ 保證味道與日本總店一樣。一如日本的傳統拉麵店,款式選擇少,只供應三款拉麵及四款小食。拉麵全部採用鯛魚湯,「鯛清湯」、「鯛白湯」及「鯛沾麵」的分別在於湯底的濃稠程度及熬煮方法;但定價一律是日本大阪總店的一倍! 鯛清湯拉麵($138 )的湯頭採用天然真鯛先慢火烤香,引出魚鮮味後再煲煮而成;之後再將所有雜質過濾,顏色金黃清澈。配合鯛清湯,拉麵配料也作出調整,只保留薄切日式叉燒,重新配搭紫洋蔥碎、切成圓形及三角形(配合餐廳的圖案)的酸筍及真鯛魚蓉。
$138
48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138
21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138
52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138
16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48
64 瀏覽
0 讚好
0 留言
$48
42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