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3-11-01
1311 瀏覽
秋意來,添起涼意,人人也必定想食暖笠笠的邊爐、羊腩煲、煲仔飯來暖一暖肚子。位於西環的坤記煲仔飯店,即使天時暑熱,每一到晚飯時段,門外總排著一堆人龍慕名來吃煲仔飯。還記得上年冬天,一班同事十一人原本也想預約來吃,但得回的答覆是"人太多,很難預留位子"而拒絶我們的訂位。可見,就算有錢也買不到心頭好,同時亦證明了煲仔飯的矜貴。是日上班的同事又聊起去吃宵夜,繼上年未能有機會親身品嚐,今次唯有再續未了緣吧。黑椒牛仔骨($70)酷愛牛肉的小妹,專程叫了一碟黑椒牛仔骨。可惜,以煲仔飯的煲來盛著的牛仔骨只有三分一,就要索價七十大元,較不化算。而且鑊氣不足,拌碟的洋蔥也偏少欠爽口;牛仔骨的味道像吃京都骨般偏甜,但肉質尚算軟糯。不過,黑椒味不夠濃厚,整體欠缺了刺激新鮮感。沙嗲肥牛粉絲煲($70)計前兩天由朋友介紹之下就吃了這個沙嗲肥牛粉絲煲,實在美味得今天要再來encore一次。肥牛薄身熟透而不老成,粉絲完全吸收了沙嗲汁的精華,香濃味美,香而不辣,再混有金菇,青椒,菠蘿粒作配料,酸酸甜甜,十分開胃,單純靠這道小菜已叫人添多一碗白飯呢!枝竹羊腩煲($180)這店除了馳名的煲仔飯外,羊腩煲也是它的名物。不過,
還記得上年冬天,一班同事十一人原本也想預約來吃,但得回的答覆是"人太多,很難預留位子"而拒絶我們的訂位。可見,就算有錢也買不到心頭好,同時亦證明了煲仔飯的矜貴。是日上班的同事又聊起去吃宵夜,繼上年未能有機會親身品嚐,今次唯有再續未了緣吧。
酷愛牛肉的小妹,專程叫了一碟黑椒牛仔骨。可惜,以煲仔飯的煲來盛著的牛仔骨只有三分一,就要索價七十大元,較不化算。而且鑊氣不足,拌碟的洋蔥也偏少欠爽口;牛仔骨的味道像吃京都骨般偏甜,但肉質尚算軟糯。不過,黑椒味不夠濃厚,整體欠缺了刺激新鮮感。
計前兩天由朋友介紹之下就吃了這個沙嗲肥牛粉絲煲,實在美味得今天要再來encore一次。肥牛薄身熟透而不老成,粉絲完全吸收了沙嗲汁的精華,香濃味美,香而不辣,再混有金菇,青椒,菠蘿粒作配料,酸酸甜甜,十分開胃,單純靠這道小菜已叫人添多一碗白飯呢!
這店除了馳名的煲仔飯外,羊腩煲也是它的名物。不過,只怪自己下單時沒有問清楚,眼見羊腩煲比起其他小菜貴成一倍有多,就以為份量也不會很少。可惜端上桌,羊腩煲只是比平時食開的煲仔飯稍為大一點點,六個人分享根本是到喉不到肺。
羊腩煲裏全被枝竹、竹荀、荸薺、九菜、蔥等等鋪得密麻麻,羊腩肉就沉在底更廖廖可數,但置在瓦斯爐上邊淆邊食,勝在燜得夠淋身軟熟,一點也不肥膶,若果羊羶味再濃烈一些相信更加惹味。
金黄色的炸物令人眼前一亮,炸粉厚度適中,外層炸得鬆脆,內𥚃肉質彈牙無比,配上乾蒜和喼汁,更是惹味無窮。
相反,這件炸物的厚度厚得有點驚人,皆因生粉漿和蛋漿也下得太多,雖然蠔仔的數目也不少,但粉餅吃下去的質感有如吃pancake般鬆軟,失去應有薄身脆口的滋味,但經香蒽稍加爆一爆後,仍能帶出蠔仔的鮮甜味。
從不吃田雞的小妹亦未嚐這道田雞煲,所以不便評論味道如何,不過眼見同事們亦吃得津津有味;田雞除了腿部仍連著骨之外,其他部位已被拆骨只餘厚厚的肉,相信愛吃田雞的朋友亦會因啖啖肉的滋味而愛上這道田雞煲。
滑雞是名副其實的滑身,一點也不嚡口,亦非雪藏貨色,同樣地份量少之有少;但與臘腸一齊烹調後,雞肉完全吸收了臘腸的膶香,倍覺香甜。
煲蓋一打開,魚香飯香的熱力直攻撲鼻,未食先為自己暖一暖身。白鱔一共六件切片鋪在飯面上,雖然略嫌不夠肥美,但卻醃得入味嫩滑;川椒、香蔥更增添辛辣麻香之感。
最令人期待就是那一煲底脆卜卜焦楬色的飯焦,米飯粒粒分明油潤反光,雖然感覺像一堆已被煮熟的禾蟲,但用匙羮勺一勺,飯焦經已乖乖離底,口感帶點煙韌的飯香,像吃薯皮的一樣脆口,還帶點豉油的甜香,真的愈吃愈過癮,吃完也懶理之後有多熱氣或喉嚨痛了。
吃完熱騰騰的煲仔飯,人也變得溫暖起來,亦為秋意驅一驅寒。整體而言,這店的煲仔飯當真馳名得無可挑剔,唯小菜卻顯美中不足,很多別店也比它出色得多,相信下次再臨,專攻煲仔飯便足矣!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