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10
0
等級4
2013-11-10 5257 瀏覽
與一班大哥到酒會, 原來碰到熟悉的酒行及很久不見的朋友。呷著好飲的Barolo和Brunello di Montalcino, 一邊與商界大哥聚聚舊, 談談近況。酒會過後, 一齊吃個晚飯聊聊。之前一個星期才跟一對朋友去到重開的Lawry's吃吃, 感覺依舊, 只是地點不同了。同日, 見到對面紫玉蘭亦重開, 先是入內打個招牌, 發覺班底大致一樣, 只是裝潢不同了, 便著他們回來再一試究竟。這家曾是米一星的餐廳, 從原來在和記大廈一樓的廣闊門面的位置, 搬上了一層。如電梯上去, 需先經潮庭門口左拐偏巷, 然後再屈到後門。餐廳與Lawry'門對門的安排, 感覺挺有趣。醬牛展, 肉質厚重, 而水晶肉可口, 入口飽滿感甚足。醬汁偏甜而稠, 入口有點漿, 感覺還可以。醉雞件, 味道清香, 酒香淡淡而沒有過強。雞件肉質軟淋, 吸入酒香, 令香味更好, 加上雞皮夾有輕輕的油脂香味, 味道可以。然而這個菜式卻是在新的紫玉蘭第一次見, 這是一個青蘋果條沙律, 配上合桃及其他什錦菜等。口感清新, 有種爽口嚼勁, 能清淨口的味道, 來迎接下一道菜式。素鵝就表現一般了, 外層腐皮雖然脆, 但是顯得有點乾。中層冬
更多
與一班大哥到酒會, 原來碰到熟悉的酒行及很久不見的朋友。呷著好飲的Barolo和Brunello di Montalcino, 一邊與商界大哥聚聚舊, 談談近況。酒會過後, 一齊吃個晚飯聊聊。之前一個星期才跟一對朋友去到重開的Lawry's吃吃, 感覺依舊, 只是地點不同了。同日, 見到對面紫玉蘭亦重開, 先是入內打個招牌, 發覺班底大致一樣, 只是裝潢不同了, 便著他們回來再一試究竟。

這家曾是米一星的餐廳, 從原來在和記大廈一樓的廣闊門面的位置, 搬上了一層。如電梯上去, 需先經潮庭門口左拐偏巷, 然後再屈到後門。餐廳與Lawry'門對門的安排, 感覺挺有趣。
320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醬牛展, 肉質厚重, 而水晶肉可口, 入口飽滿感甚足。醬汁偏甜而稠, 入口有點漿, 感覺還可以。
174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醉雞件, 味道清香, 酒香淡淡而沒有過強。雞件肉質軟淋, 吸入酒香, 令香味更好, 加上雞皮夾有輕輕的油脂香味, 味道可以。
179 瀏覽
2 讚好
0 留言
然而這個菜式卻是在新的紫玉蘭第一次見, 這是一個青蘋果條沙律, 配上合桃及其他什錦菜等。口感清新, 有種爽口嚼勁, 能清淨口的味道, 來迎接下一道菜式。
175 瀏覽
2 讚好
0 留言
素鵝就表現一般了, 外層腐皮雖然脆, 但是顯得有點乾。中層冬菇絲調味不錯, 惹味吸引, 而且有粒粒嚼勁, 不過夾起便散開, 整體差了一點。
164 瀏覽
2 讚好
0 留言
脆鱔原來是滿心期待的, 因為他們以往做得薄薄的脆皮甜漿, 鱔身脆如薯片般香口, 夾上薑絲同吃, 口中還多一份清爽。可是原來疊得好好的脆鱔卻被輕率的服務員攪倒了, 賣相完全失格, 可是味道依然是好。看來這次回來, 換了的是裝潢之外, 還有前線的服務心態。
160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最後一個前菜或涼菜類就是這個涼拌的萵苣絲。清涼爽口, 利落分明而味道不多, 可是健康得可以, 還是要吃多一點點。
166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上湯豆苗, 嫩滑而有鮮味, 菜苗軟而嫩, 菜梗也不韌。上湯味道帶進菜中, 雖有點鹹, 但是還可以。
133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而點心方面, 首先要上是這裡灌湯可口的小籠包。小籠包皮薄精緻, 透光的皮中看到充滿份量的湯汁。入口, 皮漫漫趟開, 肉汁, 油與湯汁湧出, 口中一陣濃鮮肉香。然後慢慢再分解肉餡, 湯汁餘味還停留口中一陣。
152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而另一個點心是一個我們叫作“龍眼包”的東西。真不知為什麼叫作龍眼包, 然而裡面根本沒有龍眼。包的外層雪白而軟, 內餡有些乾醃菜及肉絲。雖然湯汁不及小籠包, 但是惹味程度卻有過之而無不及, 口感味道也都很不錯。
191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接下來還是要找些煮食來充充場面, 炒個飯, 雖講不上乾爽一流, 但飯粒都算分明, 表現可以。其他配料基本簡單, 沒有令炒飯變得特別起來。
188 瀏覽
1 讚好
0 留言
最後一個來一碟上海粗炒, 粗粉麵線厚重, 入口有份量。醬油熟油用得比其他菜式要多, 麵條吃下仍有彈性, 感覺可口。味道不算太鹹, 還算可以。

吃畢這餐, 雖從前的管理經理還在, 可是前線服務及菜式味道水平已隨從前的舊裝潢而去了。現在再想回來, 好像有點格格不入。希望這只不過是他們剛開的臨時情況, 遲下會好一點吧!!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張貼
評分
味道
環境
服務
衛生
抵食
用餐日期
2013-10-28
用餐途徑
堂食
人均消費
$250 (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