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1-09-05
74 瀏覽
像我這輩在末世殖民年代長大,還能沾上一點點大英帝國餘暉之人,在九十年代初還未盛行互聯網,連有線,衛星電視也沒有,要得到外國的音樂消息,只能靠聽電台,或看音樂雜誌。Chichung choices,豁達音樂天空等電台節目,是我們的寄托,音樂殖民地,豁達音樂志向等雜誌,是我們的精神食量。。。還有,位於尖沙咀清真寺對面商廈二樓的Music Union,一間有碟借,有樂手表演的會所。。。當年身份是一名中五學生,不時上過去吸收靈氣,對一位喜愛音樂的年青人,看見面前CD櫃上過千隻唱片,如劉姥姥進入大觀園,令人留連忘返,最為可惜的是,一個沒有收入的學生哥,何來拿錢交過千銀會費?當初出來社會做事,MU便在香港回歸大陸之前結業了,慨嘆生不逢時。。。這天小弟受到香港國際爵士音樂節主辦單位之邀請,在中環卑利街的"Le Moment"出席這個以爵士,美酒為主題的Blogger Gathering。當年MU的創辦人,正是現今知名酒評人Ronny Lau,十多年後的今天,輾轉在這個場合相遇,因為他是這個午餐會其中之一個嘉賓。有看過小弟的食評的話,也會知道我喜歡用歌名為題,也經常引用歌曲內的歌詞,加插在食評上,而且
Chichung choices,豁達音樂天空等電台節目,是我們的寄托,音樂殖民地,豁達音樂志向等雜誌,是我們的精神食量。。。還有,位於尖沙咀清真寺對面商廈二樓的Music Union,一間有碟借,有樂手表演的會所。。。
當年身份是一名中五學生,不時上過去吸收靈氣,對一位喜愛音樂的年青人,看見面前CD櫃上過千隻唱片,如劉姥姥進入大觀園,令人留連忘返,最為可惜的是,一個沒有收入的學生哥,何來拿錢交過千銀會費?
當初出來社會做事,MU便在香港回歸大陸之前結業了,慨嘆生不逢時。。。
這天小弟受到香港國際爵士音樂節主辦單位之邀請,在中環卑利街的"Le Moment"出席這個以爵士,美酒為主題的Blogger Gathering。當年MU的創辦人,正是現今知名酒評人Ronny Lau,十多年後的今天,輾轉在這個場合相遇,因為他是這個午餐會其中之一個嘉賓。
是日午餐會有三道菜,頭盤為帶有希臘風情的Spinakopita,是一道希臘式的餡角,包著混合了橄欖油,洋蔥,大蒜,羊芝士碎的菠菜餡,味道香濃得來帶清新。
此道菜配上意大利TERRE di GER的Pinot Grigio,帶有清新的花香,初入口比較酸,但喝下去則果香與酸度兩者之間取得平衡。
張貼